民间文化—原始彩陶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彩陶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器物,是我国最早以彩绘纹样与造型结合的民间艺术。这些具有历史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珍贵作品,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这些彩陶制作的年代在大约距今3000年至5000年间,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最集中的地区是青海、甘肃,陕西南部和河南北部。彩陶大多是红色陶质的盆、瓶、盘、豆一类盛器,原始艺术家用一种刷笔,醮了黑色、白色以及红色画在器表上。原始社会的陶器一般根据它的色质可分为红陶、灰陶和彩陶。彩陶纹有两大类,一类是抽象的图案,一类是具象的人、动物或昆虫一类的形象。图案类的纹饰数量很大,种类也非常多。常见的有水波纹、旋转纹、圈纹、锯齿纹、网纹等十几种。线条画得规整流畅,图案的组织讲究对称、匀衡、变化,疏密得体,并有一定的程式和规则。
西安半坡彩陶就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充分反映了当时先民们的艺术水平。1958年在遗址建成博物馆,现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半坡彩陶里众多的生活用具上绘画的几何纹、弦纹、方格纹图案,以及那些张口邀游的鱼,急促奔跑的鼠、翘首展翅的鸟、口中衔着鱼的人头等,构思新奇,形象生动,表现出一定的综合概括能力和强烈的装饰性。彩陶上的动物纹虽然非常简练,有自由自在游动着的鱼、奔跑的鹿、站立吠叫的狗等等动物图像,生动的表现了远古人们捕捉动物能力。原始艺术家们已经开始把具体的物象变形成装饰性的图案,并在其中注入某种观念。尤其是人面鱼纹,反映了当时绘画者的形象思维能力。他们把一条鱼的侧面分割为鱼头、鱼身、鱼鳍几部分,用直线、孤线、三角形和圆圈等来表现,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创造。这也颇使考古学家费解,他们猜测,这些图像不仅仅是美化器物而已,很可能与祈祷丰收的祭祀活动有关。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就是艺术史上最早带有原始×意义的艺术作品了。
半坡彩陶盆也有绘相对应的蛙纹的图样,两只蛙纹之间又以两相对应的双鱼纹相间隔,构成一条纹饰带。而蛙纹、环抱双鱼形纹的组合形式,以传统文化观念去审视,又将展现给我们另一番情景。中国古代就有月中有蟾蜍的神话,以蟾蜍为月亮形象的比拟,在传统文化中比比皆是,汉代帛画和画像石艺术中,有关月亮的图形中常绘有蛙的形象。"鸡叫太阳蛙叫月",以蛙喻月成为过去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民间谚语。所以专家推测彩陶盆口沿三角纹与短线纹所组成的周圈纹饰也应是与月亮出没、圆缺相关的另一形式,短线纹之数情与每月可见月亮的日数相一致,因而应是一月之中可见月亮日数的实录。也就说明当时的半坡人们已经对月亮的出没及圆缺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作为一种崇拜的形式表现在彩陶艺术之中。少数陶器口沿外刻画有 20多种110多个笔画简单的形状符号,可能是半坡先民用来记事的。这对于研究我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异彩纷呈的原始彩陶为我们揭示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民间文化—中国古代陶器的种类
- 下一篇:民间文化—印染花布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