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民间文化—印染花布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民间印染工艺,归纳起来主要有印染、蜡染、扎染、拔染四种,其中印染和扎染最为突出,蜡染和拔染次之。
民间印染花布,从实用意义上讲,是物质产品;从装饰纹样来看,又是精神产品,它不但具有实用价值,也同样具有审美价值。同时它选用的纹样素材往往都会含有某种吉祥的意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传统的民间风俗和人民的审美情趣等。
印染花布分蓝印和彩印两种。
蓝印花布相传久远,是目前农村、城市都流行的一种富有乡土气息和中国民族特色的绵制印染品。它的生产工具简便,手工操作,虽然只用一套色彩且色泽经久不变,它的花纹都是些喜庆吉祥题材,富有变化而又实用。它是用油纸刻板,由于纸面的限制,线条不能互相连续,只能用短的断线、点或大块面的图形来表现纹样,不是白底蓝花就是蓝底白花这两种,可作门帘、被面、床单、头巾等等。
彩印花布多用于用作包袱皮、桌帘,是在白布或浅色布上用三四种色彩套印而成,绚丽多彩而又散发着泥土芳香。
蓝印花布和彩印花布大多以鸳鸯荷花、鱼戏莲、佛手、桃、松鹤、凤凰、牡丹等吉祥图案表现连生贵子、多福多寿、富贵等意思,如果用于门帘,还会配有贴题的对联、横幅装饰,构图饱满,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的情感。
在我国西北地区,就发现过汉、晋和唐朝的蓝底白花和多色彩印的一些棉布印染遗物。
扎染,古代称为""绞缬"。是将布、绸、纱用多变的线绳捆扎后,经过深浅不等的多色的巧妙蘸染,就显现出多种互不相同变化万千的拙朴典雅的自然花纹,适用于衣裙、头巾等。格子条纹土布,遍及农村,是农妇在土织布机上通过多彩的经纬线层次变化创造的艺术品,以色线有规律的交替使用而成,格式根据各地习俗多种多样,浑厚朴实,妇女、儿童衣物多采用。
扎染一般来说扎法可分为两大类(1)针扎:是在白布上用针引线扎成拟留的花纹,放人染缸浸染,待干,将线拆去,紧扎的地方不上色,呈现出白色花纹。这种方法能扎比较细腻的图案。 针扎主要有扎花与扎线两项工艺。扎线也有绞扎和包扎等不同方法,绞扎因布的折法和针的绞法不同,能产生线的粗、细、强、弱效果;包扎则在布中夹一根稻草,入染后能产生灰线条效果。(2)捆扎:将白布有规则或任意折叠,然后用麻线捆扎,人染后晾干拆线,由于扎有松紧,上色便有深线,呈现出多变化的冰纹,这种方法适合扎成段的布料。 扎染的方法千变万化,不同的方法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蜡染,古称"蜡缬"、"蔼缬",又称"点蜡幔"。蜡染始于汉代,尤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盛行。它是利用蜂蜡和虫白蜡作防染的原料,将其熔化后在白布或绢上绘出花纹,然后浸入靛缸,最后去蜡显出花形。由于蜡受热熔化、受冷凝结的特性,所以在描绘时要具备熟练的技能。蜡太热则线条化开,花纹变形,蜡太冷则不易流动,花纹断续不齐。因此,熬蜡的温度必须适当。因为蜡凝结后的收缩或加以揉搓,所以产生许多裂纹,入染后,颜料渗入裂缝,产生一丝丝不规则纹理,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俗称"冰裂纹"。蜡染有单色染和复色染两种,复色染有套色到四、五色的,因不同的颜色容易互相浸润,亦能产生丰富而奇妙的效果。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