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节日饮食—巴里坤带花的馍馍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巴里坤馍馍很好吃,做法也讲究。许多馍馍都带有花,有的画上花,有的夹成花,有的卷成花,有的做好后甩上花、点上花。馍馍带上花不但美观好看,而且表现着浓郁的风俗。

  锅盔和蒸饼是巴里坤最大的带花馍馍,有多大的鏊子就能烧出多大的锅盔,有多大的笼就能蒸出多大的蒸饼。巴里坤有的家户有直径为60厘米的鏊子,50厘米的笼,他们就能做出同样大的锅盔和蒸饼。

  锅盔是八月十五和过年不可缺少的馍馍。八月十五的锅盔很有讲究,传统的花样是在锅盔中央画上一盘圆月,圆月中画一只猴子,猴子一手托寿桃,一手摸脑勺。猴子为孙,桃为寿,这幅花有“人寿年丰、子孙满堂、合家团圆”之意。过年的锅盔一般都要画上牡丹、石榴、水莲、太平花,表示“富贵入门,安居乐业,岁岁平安”。

  蒸饼是五月端午的馍馍,蒸饼所带的花既在表皮又在内里。做蒸饼时,把面先擀成一张张薄饼,上面抹上清油,撒上红、黄、绿、褐等几种颜色的食料,然后卷成长卷,盘在笼里,最后在上面盖一个白面饼。蒸熟后,要揭掉最上面那层薄皮,然后在蒸饼上甩花、点花。手艺高的能甩出牡丹水莲,手艺不高的也能甩出个云鳞满天星。蒸饼内的花是做时卷出来的,要看你怎样切开蒸饼,有的喜欢切成正方形,有的喜欢切成菱形。所切的形状不同所露出的花也不同,切开时几种颜色交错呈现,又加蒸饼内是层层卷心,那色彩鲜美得让人馋涎欲滴。蒸饼的花表意更为深刻,牡丹水莲表示“居富贵要一尘不染”,满天星表示“万众一心才能富国”,内里花是万卷为一体,紧围一个,邦国才繁荣。

  巴里坤最有特色的带花馍馍是喜饼子和莲花卷卷子,它们是用筷子夹出来的花。

  喜饼子是姑娘出嫁时带的馍馍。一是过去交通不便,娶亲路途遥远,要走半天一夜,姑娘可在路上食用;二是娶亲途中遇上又一家娶亲,两家要交换喜饼子,不仅祛邪还有相互祝贺之意;三是新婚夜与新郎共食表示“早日得喜”。做喜饼子时,先将面团擀成一张饼,上面抹上清油撒上带色食料,然后卷成长卷,再将其切成2厘米厚的饼竖起稍加按压呈圆形,然后在圆饼四面用筷子夹,一直将饼夹成像一朵四瓣梅花为止,蒸出的喜饼子就是一朵彩色的多层梅花,喻“媒成”之意。

  莲花卷卷子在做法上前面与喜饼子一样,只是喜饼子用一块饼夹,而莲花卷卷子用两块饼夹,夹出的形状不是四瓣梅花,而是四瓣尖角平莲,它比喜饼子大,出笼的莲花卷卷子如同一朵彩莲。莲花卷卷是一种供盘,是干女、侄女、外甥女在长辈去世、过寿时奉献的孝敬品。

  巴里坤带花的馍馍还有大斋与小斋。大斋是在一幅大供盘的三个馍馍上做上牡丹、莲花、菊花。花要做得有枝有叶、有瓣有蕊,还要涂上不同的颜色,形象逼真。

  小斋是在供盘的一个馍馍上做上一块兔子平卧形或荷叶形的饼,再在饼上做七种小动物,有天上飞的鸽子、蜜蜂等,水中游的青蛙、蛇等,能钻土入地的鼠、龟、穿山甲等,饼被染成土黄色,各种动物都涂上与动物一样的本色,蒸出来动物就活灵活现。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