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丝绸之路—探寻历史—贡瓜何能万里保鲜运京城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王建中   来源: 文化哈密   阅读 次  【    】【收藏

    享有盛名的哈密瓜,历史上就是哈密各族人民引为自豪的地方特产。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在他《晚度天山有怀京邑》一诗中写道:“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说明他上天山前正是瓜果飘香季节,离开时甘甜爽口的哈密瓜依然使他回味无穷,可没想到回来后,瓜期已过,深感遗憾。元代学者耶律楚材西游,对哈密瓜也印象很深,留下了“自愧不才还有幸。午风凉处剖新瓜。”“留得晚瓜过腊半,藏来秋果到春残。”到清时,赞美哈密瓜的诗词就更多了,诸如“午梦初回微渴后,嚼来真似水晶寒。”“玉浆和冷嚼冰松,崖蜜分甘流齿牙。” 当哈密瓜被定为献给清廷的贡瓜,年年按期送往京师后,古人又写下了“圣世安边开万里,年年瓜贡渡芦沟。”

    清初,正因为哈密回王能沿丝绸古道行程万里,把清脆甘甜的哈密瓜安运京城,皇上品偿后大加赞赏,名不虚传妙不可言,哈密瓜才进一步名扬京师,广传天下。

    但两百多年前,在既没有航路,也没有铁路,更没有高速公路,交通还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要把相距京城万里之遥的哈密瓜,通过漫长的丝绸之路运往京城,也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人们知道,哈密瓜指哈密甜瓜,品种较多,储如加格达、网纹香、克口奇、蜜极甘、黄皮可柯奇,锡克尔酥、香梨黄、红心脆、黄金龙、黑眉毛、炮台红、珍珠、含笑、一包糖等一、二十种。一般品种成熟后,若想存放一段时间,不但难易保鲜,还会生疮,如果不小心受到碰撞挤压,还会腐烂变质。所以两百年前,既便有最快的办法,通过古丝路的几十个驿站,向京城运送一趟哈密瓜也得几十天时间。

    尽管如此,古人为了使哈密瓜走出瓜乡,让天下人都能分享到色如琥珀,味甜如蜜的哈密瓜,还是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可是京城的路有万里之遥,古人又是如何解决运输这一难题的呢?

    这件事还得从头说起。

    公元1696年,康熙35年,哈密维吾尔首领额贝都拉率先摆脱准噶尔统治,归顺大清后,第二年额贝都拉又派长子郭帕伯克到巴里坤生擒噶尔丹之子及其部属,押解北京。清廷为表彰额贝都拉的忠诚与功绩,便册封额贝都拉为一等扎萨克达尔汗,为世袭哈密统治者。康熙37年(1698年),清廷派理藩院郎中布尔赛到哈密编设旗队,额贝都拉自然设盛宴款待,在席间,当侍者送来本地特产哈密甜瓜,布赛尔品尝后,赞不绝口,深感这甘美脆甜的哈密瓜风味独特,是百果中珍品,建议额贝都拉能设法运往京城让皇上、大臣一尝。额贝都拉为感谢圣恩,欣然赞同说:“哈密瓜九月收获,贮入暖窑,可放至翌年开春鲜味不变,只要轻摘轻放,小心包装,运至京城估计问题不大。”就这样,哈密瓜作为贡品便定了下来。

    为了办好这件事,回王在二、三、五堡、回城、花园、小南湖、大南湖领地首先选定了贡瓜地,把一些种瓜有经验的’瓜把式’作为专门种瓜户,按传统方式管理和生产哈密瓜。并把耐贮运的晚熟哈密瓜加格达等作为主要品种,在瓜熟6-7成时便选摘下来送王府包装启运;把甜而不腻的早熟黄皮可口奇等作为凉制瓜干的品种,由各村凉制优质瓜干,然后送王府备为贡品。

    当首次由哈密回王派专人快马把第一批哈密瓜运送北京后,由于丝路漫长,道路艰辛,加上缺乏管理经验有一些贡瓜还是受损,但这件事很快便引起清廷的重视,经过商讨,还是采纳了唐明皇时,由岭南组织快马快骑,由沿途各军台驿站负责,接力为杨贵妃进贡新鲜荔枝的办法,这既可减轻回王的负担,又可加快运送速度,并选定了最捷贡瓜路线,缩短了贡瓜里程。为此清宫下令实行了“年班燕赉之制”、“哈密年班朝贡每年10月20日以前抵肃州。”12月20日以前抵京。沿途各省地方官“到境即为应付车马,催令起程”不得有误。对哈密瓜的进贡则更有了改进和严格要求。在清人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作了这样的介绍:“然贡品亦只熟至六分有奇,途间封包闭东,瓜气自相郁蒸,至京可熟至八分”。清张寅在《西征纪略》中又这样描述:说他在清初来×途中,走到甘肃山丹地区,见“路逢驿骑,进哈密瓜,百千为群,人执小兜,上罩黄袱,每人携一瓜,闭目而过,疾如飞鸟”。民国六年出版的《西北丛编》记载“于瓜未熟时摘下,快驿传送,日行八百里,至十二日到京,而瓜刚熟”。《×纪略》又载:“结瓜后,由兰州总督处派官来将瓜号了,俟等有六成熟,就摘来装在木笼,以骡子驮至肃州,又将笼打开略为见风,再将此处之稻草揉软重新铺装好,驮到甘州与提台所贡之瓜一齐进京进贡也”。

    “龙迹漠漠风搏沙,胡驰万里朝京华,金箱丝绳慎饱匦,使臣入献伊州瓜。上林珍果靡不有,得之绝域何其遐。金盘进御天颜喜,飞章风藻为褒嘉”。显然,清朝皇帝吃了哈密瓜皆大欢喜,所以贡瓜年年不断,直至清未宣统年间,“圣主体恤藩臣,恐途长道远,解运维艰,不以口腹累人,罢之”。

    就这样,通过漫漫丝绸之路向清廷贡瓜的年制才告终止。而今,哈密瓜在当代先进交通工具的运载下,不但可以更快更好地销往全国,而且已走出国门,誉满全球,成为各族人民共享的圣果。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