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艺术的辉煌—伊犁青铜武士俑介绍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伊犁州博物馆珍藏着一件国宝级文物———青铜武士俑。它于20世纪80年代初出土于巩乃斯大草原。
说到伊犁,大家自然会想到滚滚西去的大河———伊犁河,诞生《东方小夜曲》的可克达拉草原,蒙古铁骑西征时凿通的果子沟天险,玄奘取经路过的天山冰凌达坂以及蓝蓝的天空,耸入云霄的雪山,茫茫的草原,奔腾的天马,如云朵般的羊群, 伊犁的美景让人折服。
伊犁各地发现的大量青铜器很有特色,那些青铜方盘、对虎铜环、对翼兽铜环、三足铜釜等个个都是精品,它们器形一般都比较大,铸造工艺水平都很高,其数量之多,堪称全疆之冠。在诸多青铜器中,青铜武士俑就是其中的一件精品,它高40厘米,头戴尖顶小毡帽,上身赤裸,腰系短裙,赤足,左腿弯曲,右腿跪地,两手环握放在腿上。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面部表情,你看他双目凝视前方,眉宇间显示了草原武士的威武与自信。
这个头戴尖顶帽的青铜武士俑到底是什么民族?据《史记》、《汉书》中的《匈奴列传》、《大宛列传》、《西域传》记载,并根据×文物考古工作者的考古发掘证明,最早进入人们视线的是一个叫“塞人”的游牧部落。“塞人”,亦称“塞克”,是最早见于我国《史书》的伊犁民族,有多种称呼,《穆天子传》中称“西膜”,古代波斯称“萨迦”,古希腊文献称“斯基泰”。塞人分布极广,是一个由多个部落组成的庞杂的游牧部落联盟,据典籍中有关塞人体型特征的描述,可以看出他们是一群白种人,是典型的雅利安人种,广泛分布于中亚、西亚广大地区。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以及波斯阿契门尼德王朝楔形文字碑刻中也提到水塞克、尖帽塞克和牧地塞克,同时代的贝希斯顿碑铭中也有头戴尖帽的塞人武士的形象。其中,游牧于伊犁河流域的就是尖帽塞克。历史文献资料、碑刻文物以及青铜武士俑的出土恰好也反映了这一点。这个游牧民族在这片土地上跃马扬鞭,自由驰骋。他们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狩猎时代,走进了游牧文明时代,成为真正的马背上的民族,过着“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生活,是他们铸就了早期的游牧文明,孕育了灿烂的草原文化。
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和考古发掘的欠缺,我们对塞人的生产生活、文化习俗等所知不多。就以这尊青铜武士俑为例,这尊武士俑手上所握的是火把还是兵器呢?据史料记载,与远古民族一样,塞人在诸神中崇拜太阳,他们把马作为祭品奉献给太阳神,他们认为,只有人间最快的马才配得上诸神中最快的太阳,所以他们把马作为献给太阳神的最重要的祭品。献祭马和塞人武士俑的尖顶帽,都旨在与天上的太阳神沟通。塞人的这种信仰实际上就是拜火教。他们认为火是太阳在地上的化身,是具有巨大神秘力量的神灵,可以祛除一切魔鬼和秽气,保证人畜不受猛兽瘟疫的侵害,使人畜生存繁衍,从中透露了先民们在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时,向往光明、温暖的生活,驱走黑暗和寒冷的迫切愿望,所以他手持火把精心保护火种,使其延续不断。
青铜武士俑的出现以及伊犁河塞人青铜器的大量出现,说明塞人的青铜冶炼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那么,在当时落后的生产工具条件下,铜是从哪里来的呢?又是如何加工和提炼的呢?这个答案也在×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找到了。上世纪80年代,在尼勒克县喀什河南岸奴拉赛沟中发现了一处古铜矿遗址。这就是名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尼勒克奴拉赛古铜矿遗址。据碳14同位素测定,奴拉赛古铜矿遗址距今2500年左右,它是×境内保存最好、年代最早的一处铜矿遗址,包括采矿遗址和冶炼遗址,它为伊犁丰富的青铜文物找到了答案。现在让我们共同来复原一下塞人冶炼铜的场景。矿工们在井下用木炭烧铜矿,烧到一定的温度再用冷水泼烧热的矿壁,导致矿石炸裂崩落,然后把矿石运到洞口进行初步加工提炼。矿石经粗炼后就是白冰铜锭,经测定铜含量达60%左右,说明这是一处品位很高的富矿。一位老地质工作者告诉笔者,只有奴拉赛古铜矿所在位置是富矿,其他地方矿石含铜量都很低,这使我对塞人的找铜矿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几年,各矿业公司对奴拉赛沟的矿业开发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青铜武士俑的出土地域恰好在塞人活动的时间和地理范围之内,那么青铜武士俑肯定就是奴拉赛古铜矿中的一块铜锭所铸造成的;像这样古老的采矿、冶炼遗址不仅在×属首次发现,就是在全国和中亚范围内也是比较罕见的。
青铜武士俑铸造工艺水平如此精湛,堪称塞人青铜文化的代表作。表明距今2500年前后,伊犁河流域有着一个青铜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这为我们认识塞人的文化,了解当时社会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根据,对研究草原文化的源流与发展有很高的价值。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