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古国古城—探访巴里坤唐代烽燧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巴里坤人把烽燧叫墩,大墩、二墩、三墩、四墩……都是它们的名称。据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文物局的同志介绍,哈密地区尚存的51处古代烽燧中,巴里坤就有29处,有唐代的,也有清代的,大多保存完好。
烽燧,也叫烽火台,是古时候人们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捷的通信工具,据说通信光缆的发明者就是受到了烽燧的启示,才给我们今天的通信带来了如此的便捷。
沿着巴里坤县三塘湖乡向东行进,是一段百里风区,风很大,吹得越野车的方向直打偏。一路烽燧不断,或十里一墩,或二十里一墩,在视线中走来,又从视线中远去,仿佛古代的战火硝烟就在眼前掠过。这一次,带领我们的是该县原文管所所长、县文物局副研究员彭兴礼。
据彭兴礼介绍说,巴里坤的烽燧是呈散射状的,以县城为中心分四条线路。第一条向东,沿伊吾谷地经下马崖到明水,一直通往甘肃省境内;第二条向南,经南山口至哈密;第三条向西又分两路,一路至七角井,另一路至木垒县;第四条向北也分两路,一路经三塘湖、老爷庙,穿过茫茫戈壁,直抵蒙古国的阿尔泰省,另一路又折东至伊吾。1991年,这些烽燧被列为×级文物保护单位。
5月的山风越来越大,我们终于看到了此行探访的目标——那座唐代烽燧。汽车靠路边停下,我们徒步向路南面的山头攀爬,脚下的碎石在风中发出“岗岗”的声响。看山跑死马,山头上屹立的烽燧就在眼前,却费了我们近一个小时的体力。山脚下的坡度较缓,接近烽燧时,突然变成了陡坡,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据《巴里坤县志》记载:“三塘湖盆地气候炎热,干旱多风,年刮8级大风95天左右。”我们赶上的却是10级大风。可想而知,当年驻守烽燧的官兵是何等的艰难?
风大得站不住脚,我们不得不手脚并用,好不容易触摸到了烽燧,却无法想象,当初为什么选择在这样一个地势艰险的山头建烽燧。举目四观,视野开阔,前后约10公里的山头各有烽燧相望。烽燧的外体是用石头砌成的,从坍塌的一面看,除了石块,里面还有泥土和木棒。目测了一下,烽燧残高大约有七八米,呈梯形兀立于山头,底边长约8米,和巴里坤多数保存完好的烽燧相比,这算是一处损坏比较严重的。
坍塌的乱石堆里,有几堆灰白色的粪便,那可不是唐代的残存,而是野狼新近的残留之物,这倒让人想起了“狼烟四起”。据说,发现敌情,白天升烟叫烽,夜晚燃火称燧。通常情况下,如果有百余敌兵进犯,白天燃一烟,夜晚则点一火;要是有上千敌兵前来,就白天燃三烟,夜晚点三火;若有五千以上敌兵入侵,白天就燃四烟,夜晚则点四火。有效地运用光速,使几百公里外的敌情很快传递到各级衙属,又很快将敌情传递到皇宫。因为烽燧大多用狼、黄羊和骆驼等动物粪便作为燃料,而其中狼粪又是最好的,所以人们常常用“狼烟四起”来形容古时候的战争。
大风滑过烽燧的无数条石缝,发出的 “呼呼”声令人生畏,让人最担心的就是如果大风吹落烽燧上的石块,站在它下面的我们也许就会有灭顶之灾。可幸运的是,在我们停留的片刻,没有片石落地。本来我们是等着彭兴礼作解说的,可是风声盖过了喊话的声音,打出的手势都会被风吹得走了样儿。离开烽燧,我们钻进车里,彭兴礼才向我们作了进一步解说。他说,这座唐代烽燧建筑的年代可能在唐景龙四年 (710年)以后,因为烽燧的修建和城池的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巴里坤的大河古城就是唐代伊吾军的所在地,就是建筑于那个年代。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丝绸之路—古国古城—卑陆与卑陆后国
- 下一篇:丝绸之路—古国古城—“金奇台”三说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