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大漠黄河—宁夏历史上生态环境演变(二)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二、生态环境变坏的原因

  宁夏地区生态环境(森林、草原植被、水资源等)在古代是良好的,而今天大面积的荒山,主要是受到自然气候变化的和人类活动(过度放牧、开垦、砍伐和战争等)等的影响。

  1 、气候变迁

  自然气候变化是环境演变中最活跃的因子,在时间尺度不长的情况下,其它自然要素的变化主要受制于自然气候变化。自然气候变化是影响宁夏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因素。气候干冷时期,雨量减少,易出现严重干旱和蝗灾,对生态环境、农牧业生产等有较大影响,生态环境(森林、草原植被)易受到破坏。如殷末周初气候变干凉,使一些原始农耕部落难以维持水平很低的原始农业,或向南迁徙寻找适合农耕的地方,或脱离定居的农业生产,逐步演变为游牧部落;西周时期宁夏各地是“西戎”各部落居地,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畜为业,过着游牧生活,《诗经.出车》曰“昔我往矣,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记述了周宣王征伐今平凉、固原一带义渠戎时,从关中到六盘山沿途所见的物候景观。

  三国魏晋南北朝气候寒冷,自然灾害频繁。由于气候干冷,自然灾害和严重的饥荒、战乱,造成“安定、北地、上郡流人避凶者归之不绝”,以汉族为主的农业人口大量南逃,使得农业一落千丈,与此同时众多游牧民族相继进入宁夏,畜牧业受寒冷气候影响相对较小,成为主要经济成份。

  北宋西夏、明清气候寒冷干燥,雨量减少。宁夏境内一些地区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如前提到的野马记述,约在公元1000年左右就消失了,其消失的原因,除人为捕杀外,也与气候干冷及草场退化有关。同心、盐池至甘肃环县一带唐代原可农耕的土地,由于干旱少雨,已变成“七百里旱海”。公元993年宋朝陕西转运副使郑文宝修筑清远军城(今环县西北)时,因近地无水,要民夫从数百里外运水植树。

  明清时期气候总的趋势是寒冷,宁夏表现出来的气候灾害最严重和最频繁的是干旱。宁夏历史上灾情最重、影响最大的“崇祯大旱”、“乾隆大旱”,“光绪大旱”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2、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是影响宁夏地区生态环境的又一重要因素。秦汉时代,汉族人口逐渐在银川平原黄河两岸定居下来,农垦、放牧、建筑以及燃料等需求,开始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大片草原和森林为种植业所取代。六盘山两侧居民以木板建房。由于人口的稀少,技术的落后,人对自然界的影响微乎其微,森林植被没有受到根本性的破坏。

  宋、西夏、元期间,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战乱频繁,宁夏的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规模战争,部族纠纷,常常是切断对方水源,或改变河流流向,人们无法生存,只好背井离乡,迁往别处,农田、绿洲无水滋养,土地荒芜,终被风沙所吞蚀。据《宋史.夏国传》记载,夏军后撤三次,“凡百余里矣,每退必赭其地,辽马无所食,因许和”,夏军乘机反攻,大获其胜。这次战争使百里草原化未灰烬。西夏在贺兰山大兴土木,营造离宫别院,规模巨大,巨木良材取之贺兰山中,耗用自必不少;贺兰山东麓的西夏王陵,总面积40平方公里,规模与北京十三陵相仿,使贺兰山森林和植被受到巨大损伤。宋朝在宁夏南部大建堡寨,屯垦开荒,破坏了一些草场和森林。

  明代修造长城,数万兵丁役夫涌来,建造营房、炊事取暖、施工架木都要木材。派遣重兵把守长城,要用要烧,常年不断的樵牧采伐,加剧了贺兰山林木的消耗,于是形成了浅山区“陵谷变迁,林莽毁伐,樵猎蹂贱,浸浸成路”,林木“皆产于悬崖峻岭之间”的状况。在嘉靖十年,“役屯丁万人”,挖修壕崭,结果是“风扬沙塞,数日即平”,“随挑随淤,人不堪困苦”。说明部分地区,植被严重破坏,并出现沙化现象(或为腾格里沙漠东侵)。明代重视养马,六盘山森林此时受到畜牧业的严重影响,北段已成为濯濯童山。清乾隆年间,宁夏北部人口达135万,是宁夏人口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突破,意味着对贺兰山及周边地区森林、草原资源破坏的机会加大,同时破坏后,无法及时恢复,破坏程度只能与日俱增。宁夏南部同样人口大增,为求温饱,只得毁林开荒、伐木烧炭,六盘山深部的森林也开始受到破坏。晚清时,由于某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战争破坏、滥伐林木、滥垦过牧)或考虑不够周全的措施(如过量引水、大灌大排),带来某些不良后果,加上历史时期遗留问题的积累,环境承受压力越来越大,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此时的六盘山一带“童山如秃,求一木不得见”(祁韵士《万里行程记》)。民国年间,破坏依旧,在国民党的统治下,无情的斧头,使贺兰山低中山区以下的林木被破坏殆尽。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