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人物春秋—经济史册中的无锡英杰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地处苏南平原中心的无锡,濒湖临江,山明水秀,历来被人誉为人文荟萃之地。中国的商品经济最初在此萌芽,资本主义发展也发韧于此。因此,在无锡的人才谱上,除了文人墨客、经史大家外,更多的是经济学家。富商大贾云集让无锡人多了双洞察经济现象的眼睛;船来货往的繁华让敏感的读书人最先闻到商品经济的气息。于是,在无锡河道纵横,碧野如镜的土地上,诞生着现代中国最初的一批经济学家。陈翰笙、杨荫博、祝世康、潘序伦、唐庆增、张锡昌、薛暮桥、秦柳方、孙冶方、钱俊瑞、薛葆鼎、张仲礼……一个个活跃在现代经济史的身影,他们都来自富饶的无锡城。

随着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引进,无锡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之一。1895年,苏南第一家民族资本机器工厂--业勤纱厂在无锡创办。经过短短二三十年的发展,无锡形成了面粉、纺织、缫丝三大支柱产业,形成了雄厚的民族资本群体集团。工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无锡近代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研究的发展。一方面,民族工商业中的有识之士在无锡城乡创办各类工商、师范学校,自己培养经济与社会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一些文化世家的子女纷纷出国留学。当他们学成回国后,或投身于中国的政治革命,或兴办教育、发展实业,或研究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

(一)

在无锡近代的经济学家中,有不少是经历过欧风美雨的洗礼。或许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亲眼目睹,回国比较后的壮心宏志,正是这些少年意气的学子立誓从经济基础的角度要改变中国面貌的初衷。他们回国后或在讲台上挥洒自如,著书立说;或在金融界运筹帷幄,总揽大局。在中国经济史上用自己的实践镌刻下他们的名字。

金融学家杨荫博(1898-1966),字石湖,生于无锡城内留芳声巷。1918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高等科三年级。毕业后被公费选送美国留学,在美国鲁伦司学院经济系和美国西北大学商学院研究部学习,专攻银行学。获经济学硕士。1935年杨荫博回国后,曾在上海光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劳动大学、国立暨南大学、上海法学院、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中央政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大学任教授。曾参与当时金融方面的重要改进工作,如废两改元、推行新货币政策、发行统一公债等。撰写出版了《经济新闻读法》、《各国币制》、《中国金融研究》、《经济常识》等著作。1936年被国民政府外交部任命为驻日内瓦中国国际联盟代表团办事处经济专员,留欧工作四年。1941年起先后任邮政储金汇业首席秘书兼经济研究部主任,“四联总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联合办事总处)秘书等职,还在多所大学任教。建国后,主要从事财政金融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参加《中国财政史》编写与教学工作、《财政学》的重写工作,在文革中被迫害。

会计学家潘序伦(1893-1985),宜兴蜀山镇人。留学美国,获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致力于引进西式簿记和会计学。1927年在上海创办立信会计事务所、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并在各地设立分所、分校和分社。其中创办的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培养了10多万人的会计人才,为我国的会计事业作出了贡献。

经济学家唐庆增(1902-1972),字叔高。留学美国,获哈佛大学硕士。回国后,加入中国经济学社、中华学艺社。历任劳动大学、交通大学、国立暨南大学、浙江大学等大学的教授。期间曾任中国经济学社编辑主任。建国后,任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唐庆增长期从事经济学方面的教学工作,较早从事中外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政治经济学、银行学也深有研究。著有《中国经济思想史》、《唐庆增经济论集》、《经济学概论》、《国际商业政策史》、《国外汇兑》、《中美外交史》等作品。

经济学家张仲礼,无锡市人。1947年留学美国,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53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华盛顿大学经济系、远东研究所任职。1958年归国,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任职,直至担任院长,还兼任了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上海社科联副主席、上海生态经济学会会长等职。

(二)

在社会的变革中,往往最先变革的总是经济方面。在经济学家的名录中,不少是最先的革命家。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从最初对经济的探讨中,他们感觉到社会变革的强烈需求,继而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有些是在革命过程中,发现了经济的重要,转而研究起新体制的运行轨迹来。不管是何种方式,他们都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一批青年学者在无锡籍经济学家陈翰笙的带领下,开始了一场全国性轰轰烈烈的农村调查,把对中国农村经济的研究领域搅了个天翻地覆。而这些青年大都来自无锡,王寅生、孙冶方、薛暮桥、钱俊瑞、秦柳方、张锡昌……

经济学家王寅生(1902-1956)走上经济学研究之路,是从坐牢开始的。他在北京大学学的是历史。后当编辑,组织出版各种新文艺作品。旧中国严重的农村经济问题促使他关注国计民生问题。1927年被反动政府逮捕,拘禁两月,就在这时他开始思考农村经济问题,翻译了《美国佃农劳动者》一书,同时编译了《中国农民经济》、《世界农民经济》两种农村经济书籍。正是农村经济研究这一共同课题,把他和陈翰笙等一批年轻学者紧密联结在一起。他先后主持和参加过广东农村调查、陕北和关中的农村调查、山东潍县、河南许昌、安徽门台子烟叶产区、浙江吴兴和绍兴等农村经济情况调查,发表论文,与人合著《陕西农村调查》一书。抗日战争时期,曾主持成立战时农村问题研究所。在邹韬奋、胡绳等协助下,建立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重庆办事处,进行农村专题调查,撰写农村通讯,开展农村抗日宣传动员工作。王寅生长期战斗在党的经济工作战线上。建国后,到上海参加接管工作,任华东财经委员会顾问,兼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同时与马寅初等共同发起成立新经济学会。后调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编译室主任,财政经济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

经济学家张锡昌生于无锡钱桥周基头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小学任教。后从事工人教育。参加了中央研究院在无锡进行的农村经济调查后,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追随陈翰笙一起撰写农村调查报告,以事实证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发起创办了新知书店。加入共产党后,他一直从事党的地下革命活动。解放后,负责接管中国纺织建设总公司,在全国财贸、工交、民政和经济理论战线作出了显著成绩。

经济学家钱俊瑞1929年,年仅21岁的钱俊瑞参加了陈翰笙领导的农村经济调查,开始了他经济学研究的学术生涯。后来他创办了《世界知识》杂志,正是这一机缘,把钱俊瑞推上了世界经济研究的前沿,并使他逐步成长为我国世界经济研究的学科领头人。钱俊瑞主持召开了两次世界经济科学规划会议,把世界经济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筹建了世界经济资料中心。他长期从事世界经济方面的调查研究和著述,集中力量于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学的创建和发展工作。

经济学家薛葆鼎,无锡市人。早年就读于无锡辅仁中学、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与化学系。因参与领导南京“一二·九”学生运动,被迫转学,毕业于成都金陵大学化工系。后赴美留学,获美国匹茨堡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期间为中共在美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领导留美科技人员运动。归国后参加中央南下大队,以后长期从事经济工作。历任中国基本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顾问、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第一届理事长及专家委员会顾问等。在经济建设的实际工作中,薛葆鼎坚持工业经济、技术经济和建设经济方面的研究工作,著作有《现代化的整体论》、《中国区域经济概论》等书。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