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人物春秋—明代大画家王绂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明代的王绂(136-1416)是我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他字孟端,号友石生,无锡人。

王绂小时候勤奋好学,10岁能诗,15岁就游学于邑庠(县乡学)。永乐初年,因为善书法,他被荐入文渊阁,参加《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永乐十年(1412年),被提拔为中书舍人(内阁中缮写文书的官员)。永乐十一年和十二年,他两次跟随明成祖朱棣北巡,创作了著名的《燕京八景图》。永乐十四年(1416),在北京官邸病逝,墓葬惠山西面的钱桥。后人在惠山五里香塍建造王孟端公祠,来纪念这位明代画家的“开山手”。

王绂的墨竹画得特别好。他吸收宋元画竹之长,并得到石室先生、梅花道人的遗法,又独辟蹊径,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墨竹,随意挥洒,气势纵横,清翠挺劲,更添逸趣。董其昌称其墨竹是“国朝开山祖”。王绂画竹的成就,对明朝一代影响非常深远。

王绂的山水画也很出名。其水墨淋漓学吴仲圭,层峦叠嶂学王叔明,古木茅亭则学倪云林。他吸收前代画家水墨画法的专长,创造自己的新意。他的山水画,风格郁苍,随意所适,无比绝妙,对后来的“吴门画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王绂还擅长诗歌创作。他写的诗如作画,语言质朴率直,婉媚自然,随意渲染,感情真挚,有《有石山房稿》(又名《王舍人诗集》)5卷。

王绂博学多才,交游广泛。他没有做官时,在九龙山(惠山别称)下筑屋隐居,自号九龙山人,以诗画为伴。

洪武二十八年(1395),王绂从京城回到无锡,在惠山寺养病,他和高僧性海是老朋友。性海请他为竹炉作画题诗。王绂作《竹炉煮茶图》,写《竹茶炉》和《惠山煮茶》诗。至今,惠山竹炉山房的雨秋堂内壁上还保存着王绂的《竹炉煮茶图》和《晴雨竹图》石刻。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