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人物春秋—杂剧作家杨潮观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杨潮观,字宏度,号笠湖,无锡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自称是东汉时以廉洁著称的太尉杨震的后代。

杨潮观于乾隆元年(1736年)中举,先在实录馆供职,其后历任数十地的地方官。他为官清正廉明,爱护百姓。《无锡金匮县志》称他“为政廉敏有声”,确非过誉。比如他在固始县任上,埋头清理前任积案,严肃认真,周详细致地工作,为很多受冤枉的老百姓平反了冤狱。他还创设了书院、修建了学舍,家境清寒的学子还资助衣食,当地老百姓感恩戴德,竟用固始县名来称呼他为“杨固始”。 又如他年近七旬时,本打算告老还乡,但当他知道泸州老百姓正遭着饥荒,饿死的人无数,为了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毅然接受任命,并说:“见义不为无勇也。”不顾远道跋涉,慨然而往,到任后即设置了义渡,修起了养济院,增加了学田额,并动用库银办了三个粥厂,施舍救济。不足之数,由自己的俸银填补。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拯救了数以万计的饥民。

杨潮观任邛州知州时,在相传是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的夫人卓文君妆楼遗址上,建屋数栋,取名“吟凤阁”。落成的时候,请来梨园子弟,亲自教他们排演他自编的杂剧。他所作的杂剧一书后来就用这个楼名作书名,以表纪念。

杨潮观的杂剧突破了当时专写风流韵事的局限,题材广泛,具有讽喻劝惩的意义,而其中最有价值的却是《却金》、《罢宴》、《夜香台》这一类反映官宦生活的作品。比如《却金》写的是东汉清官杨震的故事,一次杨震住于昌邑馆驿,他的学生、县令王密为了巴结杨震,深夜拜谒,并赠送金银,遭到拒绝。王密即说此事只有“天知,地知,我知”,可是却为杨所训斥:“算若干尔俸,几多尔禄,够得罄囊讨好?料无非膏脂剥削层层扰,好待半去肥家半奉高!”此剧恰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当时官场的积弊。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