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无锡使节第一人华察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小 中 大】
在无锡历史上,最早出使国外的,要数明代的华察了。这是嘉靖十八年(1539),要比清光绪十六年(1890)出使英、法、意、比的薛福成早351年。 华察当年出使的朝鲜,是中国的属国。嘉靖皇帝有8个儿子,在他即位后的十八年二月初一,册封次子朱载壑为太子。为向属国宣谕,皇帝命翰林院侍读华察为使节,赐一品服;副使为薛廷宠(字萃轩)。他俩带着大批丝绸和珍宝,作为朝廷恩赐之物,浩浩荡荡过了鸭绿江。
朝鲜国王带领皇子和一批文武官员,在边境迎接。当天,华察就写了一首《渡鸭绿江》诗:
春来三月送浮槎,
日落潮平两岸沙。
天地本来分异域,
风尘此去愧皇华。
波翻鸭绿初经雨,
柳带鹅黄未看花。
四海车书今一统,
东藩文物自商家。
朝鲜的大臣苏世让,是朝鲜第一才子,善于诗词文辞。当时的朝鲜盛行汉文,也崇尚我国的格律诗词,所以,华察和苏世让等一路唱和。
最为惊人的,是华察和朝鲜国王对答联语。国王出了一句上联:“皂荚倒挂千锭墨。”他不加思索,随口应答:“芭蕉斜卷一封书。”这不禁震惊四座。说也怪,据《锡金识小录》说,华察在十年寒窗时,常常在梦中听到有人朗读“芭蕉斜卷一封书”。他觉得这句话很形象化,而且比喻贴切,也就牢记心头。不料,在此刻竟然解了急。
这次出使,本来是为宣谕朝廷大事,定期一个月。华察一行从鸭绿江到大定江、晓星山、大同江、汉江、平壤、开城、汉城,一路观光,在朝鲜的京城——汉城停顿了5天,宣谕完毕便回国。朝鲜国王对华察的才学十分满意,三月二十七日亲自送别,并赠以一万多件金银珍宝,华察婉言谢绝,两袖清风回到北京。
使团回京复命没几天,朝鲜国王派大臣呈献给嘉靖皇帝一本诗文集。这是华察在朝鲜的唱和诗词,由朝鲜吏曹判书兼五卫都总府都总管成世昌写了序。序中高度赞扬了华察的人品和才学,说: “今者,帝命翰林院侍读华公察、工部左给事中薛公廷宠,赉擎二诏,来布德意。……二公受不遑,宁处每怀,靡及帝京至于下国三千有余里,而甫浃三旬,竣事旋车,不曾有迟留淹滞之色。……”这就是《皇华集》。 朝鲜在《皇华类编序》中,称华察是“倚马思捷,屠龙技精。……李谪仙生花梦笔,字字俱香;孙公绰掷地鸣金,句句皆响。……” 皇帝命华察加了一篇《序》,随即付梓印行,分发给满朝大臣。 这次出使,给中朝两国留下了深刻印象。
事隔17年,华察的族侄华重庆和12位同伴被倭寇绑架,装上贼船,突然遇到狂风,把船刮到了朝鲜。国王得知他是华察的亲属,立即盛情款待,临别还派员护送到鸭绿江边。一位大臣特地赠诗四首,其一是: 异国逢秋早,金风落井桐。
乡闾江浙乡,身世海天东。 阻折干戈地,依稀魂梦中。 愁多宋玉恨,谁慰远人衷? 到万历年间,朝鲜受人蹂躏,华重庆闻讯后要求随王师出征,前去救援。这不能不说是一段佳话。
至于华察受人诬陷,那是出使回国后的事,主要是拒绝了奸相严嵩的拉拢,遂节外生枝。不过,到嘉靖二十二年他又被重用,奉命主持应天府乡试。“后七子”文坛领袖王世贞就是那时中的举人。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人物春秋—钱绅归隐漆塘山
- 下一篇:人物春秋—国学大师唐文治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