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李金镛与养正书院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小 中 大】
在东北的吉林长春,有一座颇有名气的书院———养正书院,它建 于清光绪十年(1884),是由当时任长春厅通判的李金镛捐资建造的。 李金镛(1835—1890),无锡人,字秋亭,曾于光 绪五年(1879)任珲 春招垦事,参与重立中俄界碑事,光绪九年(1883)任长春厅通判。他 到任后十分重视地方上的教育风气,认为“教化者人才之原,人才者风 俗之厚。自来化民成俗,未有不 敬教劝学遂克臻上理者也。”而“教之 大端,正人心,厚风俗而已。求人心之正,风俗之厚,严义利之辨而已 ”。由此一端,“必阐先儒之学,乃兴节义之风,则书院不可不设印?。基于这样 的想法,他感到自己“未尝学问,然于朱陆两贤,高山仰止 ,心向往之。”因此,他在到任之后,即千方百计想办法筹措千余金, 捐资兴办书院。他在长春城的城北,“购民房二十多楹,买经 史数千卷 ,设立书院,额曰‘养正’。中奉朱陆栗主,即揭喻义喻利讲义于壁, 使士民有所观感。”
李金镛所创办的养正书院,结构颇为畅宏,大门5楹,进去是考棚 ,然后是5楹大的讲堂 ,上悬书有“敬业”两字的大匾。东西各为6楹, 是生童平时读书学习的场所。再进去5楹是奉祀朱熹的厅堂,厅堂东侧 为山长的居所,西侧为藏书室。光绪十一年又续建四斋于后,凡11楹, 为生 童的学舍。李金镛将书院名之为“养正”,是取“蒙以养正,圣功 也”之意命名。书院建立后,李金镛大胆选拔人才担任书院的教师,“ 聘请山长、主讲不拘科第,不以借才异地为嫌,惟择学 识闳通,文章祭 酒堪为经师、人师,由士绅商请。”养正书院于每年二月初,初次甄别 取定生童,七月初再甄定优劣,每年生取26名,童取44名。定额住院肄 业生员12名,童生23名。书院每月初 十为官课,十二为斋课。初二、廿 二上内课,由山长命题,考查学生。养正书院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同时兼 收武生童,教授武术课程。
由于李金镛在长春厅通判任内“注意兴学观风课士,优 予奖拔”, 因而使当地的风气为之一变,青年学子有了一种奋发读书的新气象。李 金镛在东北边远地区兴办教育,培养了一批人才,“士民称颂,政迹大 著”。养正书院后于宣统二年(1910)改 设师范传习所及高、初两小学 堂。除了热心兴办教育外,李金镛在长春还设立了牛痘局、养济所、同 善堂等,在民间留下了许多政迹。李金镛于1890年去世,卒赠内阁学士 ,并在无锡原籍建祠供祀。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人物春秋—元代大画家倪云林
- 下一篇:人物春秋—南宋两进士同时隐居马山中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