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瞿秋白与鲁迅的同怀情谊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小 中 大】
瞿秋白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1931年初,他在受到王明等人的残酷打击,被排挤出中共中央领导之后,仍然以大局为重,从政治战线主动转入文化战线,与鲁迅、茅盾等密切合作,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在共同的斗争中,他和相差18岁的鲁迅成为忘年之交,结下了无比深厚的情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心灵相通,文章挚友。早在瞿秋白与鲁迅尚未见面之前,他们就已相互钦慕,正如瞿秋白在1931年12月5日致鲁迅的信中所说:“我们是这样亲密的人,没有见面时候就这样亲密的人。”1932年初夏的一个早晨,瞿秋白由冯雪峰陪同,到鲁迅家中拜访。两人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至晚始别。从此以后,他们时相往来,交流思想,切磋文章。有一段时间,往往是瞿秋白先讲述腹稿,两人进行商讨,加以修改补充,或者变换内容,然后由瞿秋白执笔写成文稿。鲁迅非常惊叹这些文情并茂的文章,为了使作品广为流传,便用自己的各种笔名寄出发表。现在保存在《鲁迅全集》中的《王道诗话》、《曲的解放》、《出卖灵魂的秘诀》等10多篇作品,就是这样问世的。
二是肝胆相照,文坛诤友。为了反击敌人对鲁迅的污蔑,消除党内一些人对鲁迅的误解,瞿秋白在深刻了解鲁迅思想发展过程和崇高品德的基础上,征得他的同意,经过专心研究,于1933年4月初,集中精力编辑了《鲁迅杂感选集》。并且接连化了四个夜晚的工夫,撰写长达一万七千字的“序言”,对鲁迅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思想的形成、发展与特点,其作品的战斗意义及不足之处,都作了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评价。当鲁迅在瞿秋白家中看到这束文稿时,不时陷入深沉的思索或露出会心的微笑。他诚恳地接受这种同志式的批评与战友式的鼓励,由衷地流露出感激之情,以致指间的烟蒂快烧到指头都不察觉。他望着瞿秋白苍白而清癯的脸庞,无限爱怜地说:“你的写作条件太苦了!”“只要拿着笔在写,再苦些也觉得乐在其中。”瞿秋白坚毅而乐观地回答,“和先生在一起,时时感到共同战斗的欣悦!”
三是患难与共,人生知友。30年代初的上海,完全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鲁迅连自己的安全都很难保障,但瞿秋白这位著名的共产党人,每当遇到敌人搜捕的危险时,总是奔向最可信赖的鲁迅家里避难。而鲁迅和许广平,也总是置生死于度外,予以热情保护,悉心照料。1932年11月下旬、1933年2月上旬,以及1933年夏天,瞿秋白和杨之华曾数次避居鲁迅家中,以摆脱敌人的追猎。1934年 1月初,瞿秋白奉命离开上海赴江西中央苏区。临行之前,他预料到今后与鲁迅天各一方,很难再有见面的机会,因此一定要当面向鲁迅辞行。为了安全,他于4日晚上到鲁迅家中。年届53岁的鲁迅,执意把床铺让给35岁的瞿秋白睡,而自己与家人则睡在地板上,以稍尽无限友情于万一。两人作竟日长谈,直到第二天夜晚,瞿秋白才依依不舍地辞别。
瞿秋白与鲁迅的情谊,集中地凝聚在鲁迅书赠给他的一副对联之中: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上款为“疑道兄属。”“”是“冰”字的古文。“疑”为瞿秋白的一个笔名。下署“洛文录何瓦琴句。”“洛文”是鲁迅的笔名之一,“何瓦琴”是清代人,长于金石篆刻,著有《益寿馆吉金图》。他集兰亭禊帖的字成上述联句,并请徐时栋(1814——1873,字定宇,又字同叔,号柳泉,浙江鄞县人。道光年间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专事著述)书写。徐时栋非常欣赏这副对联, 曾收录进他的《烟屿楼集》。鲁迅在1933年2月购买到这部书籍,对此联也极为赞赏,于是就录赠瞿秋白。由于这副对联充分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尽管鲁迅明确地写着他是“录何瓦琴句”,但长期以来,一些好心的读者,往往误认为是鲁迅自己所创作。这也堪称我国文坛上的一件趣事。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人物春秋—元代大画家倪云林
- 下一篇:人物春秋—画鱼宗师陈旧村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