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寻踪—运河,桥,水弄堂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小 中 大】
我朋友是一个十分感性的人,他家原来住在运河对岸,他想回去再看看,生怕下次回来时因为城市改建,就什么都没有了。我们向清名桥走去。
雨中的清名桥看上去格外清秀,经过雨水的冲刷,更显出它的气质:不像长江大桥那般宏伟大气,也不似赵州桥那样式样精巧,更没有卢沟桥那样厚重的历史背 景,它有的是江南独特的精致细腻。不奢华,不张扬,就像一位江南女子,彰显着独到的诱人魅力。拾阶而上,由大块石材组成的桥面稳重而古朴,路面并不算平整,看见 的是好多地方留下的重物造成的印痕,扶手上也没有精巧的雕刻,两边有许多地方已被磨平,作为这座桥沧桑岁月的见证,不知道多少人曾经走过,摸过。朋友告诉我,这 里就是他和童年玩伴的根据地,大家经常相约在此,开始一天的活动。现在,那些玩伴早已失去联络,不知还是否在这里,或者早就迁居别处。
不久前看到一本书,上面写有清名桥的由来。我想,无锡人都知道清名桥,但它的历史却不是人人知晓,容我现学现卖一下:据说清名桥原来叫清宁桥,始建于1 6世纪晚些时候的明万历年间。它是无锡“寄畅园”的主人秦火翟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的,这兄弟俩的大名分别是太清、太宁,因此叫做“清宁桥”。因为道光皇帝的名字 叫宁,古代人很讲究名讳,特别是皇帝,后来就将“清宁”改为“清名”,所以直到现在人们都叫它清名桥。清名桥在历史上多次重修,并有记载。1983年在桥东西 侧,发现清代石碑两方,一方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立,由礼部侍郎加尚书衔邹一桂撰写的《重修清宁桥记》,介绍桥梁和更改桥名经过;一方为同治八(1869年)立的《修建清名桥记》,介绍重建清名桥的始末。一为邹一桂所书,乾隆三十一年立;一为同治九年九月立。现在,清名桥历经数百年风霜,依然飞跨于古运河上, 一如既往地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许,它的作用比起先前降了许多,但它的存在就是价值,就是城市的韵力,无锡少了它,不就等于多了一处被历史遗忘的一个角落?
站在清名桥上,不远处还可见到一座单孔石拱桥,只是尺寸比清名桥小了一圈,它是伯渎桥。据介绍,伯渎桥的历史没有清名桥悠久,但桥下的伯渎河却大有来 头。传说伯渎河是商朝末年,吴泰伯在梅里建立勾吴国后,为了灌溉、排洪,在无锡开凿的第一条人工河流,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全长43公里,它流经坊前,梅村到鹅 湖。吴王阖闾攻楚,夫差北上伐齐,都曾通过伯渎河。听罢,我自己也思绪良多,当年我们无锡的先祖创造了这样的奇迹,为子孙后代造福,是否他们的英灵还是在默默守 护着我们呢?那我们又能为后代留下点什么?
顺着古运河再往远处眺望,可以看到运河两岸密密的房屋,虽然下雨能见度不高,但还是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住在河岸边是什么感觉?”朋友给了我答案,因为 当年他家就住在岸边,虽然早已搬走,当年的生活场景还是记忆犹新。他说,这就是著名的“水弄堂”。我很不解,弄堂就弄堂,何谓“水弄堂”。朋友解释道,这是因为 两岸鳞次栉比地排列着前店后坊的江南民居建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水码头,寺、塔、河、街、桥、窑、宅、坊……众多景观组成了无锡特有的景观,民间俗称“水弄 堂”。这些房屋,有些前面是店,后面住人,有些人家屋后有通往运河的码头。他小时侯就常常因在码头边玩耍而没少被父母责打。这些房屋都是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甚至更久远的年代陆续建造的。它们出自不同年代众多能工巧匠的巧手,因此它的形式具有多样统一的风格特色。“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周 边河浜纵横,幽曲深邃,延绵数里,构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在这里,还可以窥见江南水乡人浓郁的生活情趣,可以了解到江南水乡民风民俗,是活生生的 东方“艺术走廊”。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古迹寻踪—南泉古镇
- 下一篇:古迹寻踪—“南长”恋古韵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