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古迹寻踪—荣巷老街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荣巷老街,是我国著名民族实业家荣德生先生的旧故所在地,她位于无锡市西郊梁溪路南,原属荣巷镇的管辖地。老街全长约200多米,街宽不到10米,老街的建筑大都是晚清风格的,老街住着约百户人家。我从小生长在荣巷,整整25年,天天走在荣巷老街上,日复一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每当骑车穿梭于喧哗嘈杂的繁华都市,我便不免留恋起荣巷老街的生活情景。老街生活虽然有点原始,但她记录了上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那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尽管她没有现代化的美容院,只有两爿国营理发店,星期天小孩剃头要等候半天,但决没有现代所谓的多样化服务项目。尽管在荣巷西街一爿油条大饼店,买油条至少要排起二三十人的长队,那位瘦高的中年妇女不紧不慢地翻动着油锅中的油条,排队等候时嗅着油锅散发出的香味,至今令人回味绵长。尽管现在各种中外高档食品随时可以品尝,但总感到还是那时老街的酒酿、大饼油条、硬糖吃得最舒畅、最自在。还记得那时全家吃水靠抬挑,但小小扁担抬出了姐弟情,挑出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荣巷老街最热闹的是春节前夕,在那一切都要凭票供应的年代,春节前大家手持各种票证,争相来到老街购买肉、鱼、粉丝、油面筋、丁果条、恒大牌、大前门牌香烟……那种跟着父母亲上老街的喜悦感、满足感难于言表,尽管现在几乎天天都像在过年,但那时快乐在老街的情景不再重现,更多的为繁复的“人情礼仪往来”而叫苦不迭。每当我进出于现代化商场,看着收银员用POS机熟练地工作时,不禁使我联想到那个年代老街百货商店的收款方式:柜台同收款总台的半空中用铁丝连接起来,把顾客支付的钱额用小铁夹连同购物单一起手动推向收款总台,总台结算完毕连同找零再通过铁丝返送到柜台,营业员取下再给顾客。铁夹同铁丝“哗”的磨擦声,收款员噼啪的算盘声从屋内传向老街,构成了老街特有的音韵。

最使我难以忘却的是过年拍全家照,我们全家五口,穿着清一色的棉制中山装,戴着毛主席像章,兴致勃勃地来到当时老街唯一一爿国营照相馆照相,如今尽管常常有机会,但已找不到在老照相馆照相的那种心境。

朝夕相处的荣巷老街,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哎!老街,荣巷老街!几十载的沧桑,你依然保留在人们的心中,听到荣巷要作为文化遗产保留下来,我欣喜若狂,她不仅保留了我童年、少年、青年的美好回忆,更是保留了江南老街的风韵、文化……

我愿荣巷老街依旧焕发青春,让那独有的风姿展现给世人,早早成为中外游客观光旅览的好去处。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