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古迹寻踪—糜伯芹与花将军庙楹联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在雪浪镇庙桥村庙桥街的北街头,原有一座花云将军庙,主要是祭祀元末跟随朱元璋抗击元军的花云将军而建的庙宇,1954年以前庙里香火甚旺,在锡南地区 颇有影响。每年农历8月12日庙会,其场面与静慧寺、成性寺、方湖寺等毫不逊色。

据村里老人回忆,花云将军庙的将军殿中,有花云将军及夫人的塑像,而花云塑像是个大花脸,因而地方上多称他为花脸将军。塑像坐北朝南,东西各置几个差役 塑像,手里还拖着一根竹棒,人称“拖竹爿”的,十分威武的站立着,此外还有两块“肃静”、“回避”的牌立在殿门之两侧,整个将军殿正像一座府,引人注目的是在殿 中两根庭柱上,曾挂着硬匾半圆楹联一副,黑底红字,字体苍劲有力,颇有功底。

楹联的内容为:

何佛非人,得悟三生便入圣;

即空是色,能持半偈便超凡。

下面的落款为:里人糜宗让谨撰并书。

此联是清末时期重修花将军庙时,由庙里的方丈专门约请地方名士糜伯芹题撰书写而成的。糜伯芹先生运用佛经中的内容起联,将善男信女崇神拜佛的本意描述得 一清二楚,是一副难得的佳联。为此,此联挂在庙里殿堂之中十分得体合适,深受当地文化人和信佛者的好评。

糜伯芹,字宗让,号敏行,乳名又叫福培,故地方上都喊他福培先生。生于1867年,卒于1929年,享年53岁。其父糜倬云是清朝秀才,他博览群书,学 问很高,常为百姓做好事,伯芹是其长子。伯芹自幼聪颖过人,又受其父亲谆谆教诲,也有着很高的学问,加上他品行端正,办事公正,又有一手好字,所以邻里乡亲均愿 意与他家往来,而他又常为里人排忧解难,凡遇红白喜丧事,常请他参与帮忙,并请他写对联、拜帖、诉状之类,而他总是乐于帮忙,决无拒绝之时,同时他又经常帮助贫 穷之家,经常慷慨解囊,在村里修桥补路,深得乡亲们的爱戴。

糜伯芹是雪浪镇庙桥村南糜巷人,出身书香门第,上下几代都出读书人。其子糜定一自幼也受其父亲善做学问的熏陶,勤奋学习,幼时入无锡县第三小学读书,并 以优异成绩考入辅仁中学读书。辅仁中学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教学水平无锡最高的一所中学,就读者大多学有所成。毕业后考入当时的华新丝厂工作。1935年,他26 岁时被厂里选派往日本留学,专门研习缫丝新技术。回国后在华新丝厂担任技术工作。抗日战争开始后,他于1939年回到家乡,在南糜巷上创办小丝厂,并运用在日本 学到的新技术,采用锅炉蒸汽煮茧技术和机器缫丝法,所以当时丝厂虽小,但产量高,质量优,经济效益高,在南三乡及无锡市场上颇有名气,产品远销沪宁线各埠。抗战 胜利后,他又回到华新丝厂任总工程师,积极而潜心推广缫丝新技术。由他主持攻关的AAA级白丝质量享誉国内外。解放以后,他的新技术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应用,他 的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国丝绸》、《浙江丝绸》等大型专业杂志上。五十年代末,他服从国家轻工业部的安排,带领部分技术人员和职工奔赴河北省承德市去创办中国第1 1座中型丝绸厂,帮助新桑区就地消化蚕茧发展经济。1966年,他57岁时在“文革”之中因病逝世,从而使我国缫丝界失去了一位高级专家,定一先生对我国缫丝工 业现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前后一百多年时间里,糜氏三代在地方上乐善好施,颇受乡亲们的崇敬,留下了不少佳话。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