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古迹寻踪—七秀才与开化文社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开化文社是滨湖区的一处文化古迹。

它成立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10月,由王星陛、王炳麟、王伯吹、肖焕梁、肖焕唐、庄少游、杨殿卿等七位秀才集体创办,初办时借用公房,社址在南 泉镇东街。关于文社名称的由来,鲜为人知,在初办时由七秀才发起组织本乡文人定期会集,作为交流学习的场所。两年后,在原有基础上发展成为招生办学,但名称一直 保持不变。据了解,文社曾有一段爱国爱民和创新办学的故事。

1886年初夏,在筹备办社期间,七秀才见义勇为,曾积极参加轰动一时的涉外斗争。此次事件的起因和经过是这样的:清末,自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 纷纷入侵,洋商借通商为名,仗势欺人,对我国提出各种特权要求,变本加厉,为非作歹,欺压剥削我国老百姓,激起爱国志士起来反抗斗争。由于无锡滨湖地区素以蚕桑 生产发达闻名,同治初年,清政府准许洋人有到内地采办土货加工制造的特权。光绪初年,英商在当时的开化乡许舍开设“其均”鲜茧行。到1886年,由于蚕丝出口量 剧增,洋商大量收购鲜茧。不法洋商施展剥削伎俩,其一是用大秤压低斤两,无锡丝市通用的是“四码秤”,一斤为十六两四钱,而洋商明目张胆地特制四种大秤,其中最 小的“贞”字号,一斤就有十八两,农民每售一斤茧,要亏损一两六钱。其二是在银元与制钱、铜元的兑换率上玩手法,在收进、付出方面任意作价,这样蚕农每得一元, 要蚀掉10文左右。蚕农在售茧时发现斤两和钱款均不相符,短少很多,受到了双重剥削,激起公愤,纷纷提出抗议,有的甚至冲进茧行发生争执。洋商蛮不讲理,立即派 人向县衙出具公函,诬告蚕农闹事,要求派兵到茧行弹压蚕农,以保护洋商利益。蚕农惨遭迫害,有苦无处诉。这消息很快传给七秀才,知道后人人义愤填膺,立即在文社 筹备处召开会议,商讨对策,并马上奔赴鲜茧行,唇枪舌剑,据理力争,当众戳穿洋商的阴谋诡计。但管事人员有恃无恐,置之不理,反而先发制人,把七秀才名单上报县 衙,要求官府查办“带头闹事”的七秀才。但七秀才表示决不示弱,派人在行内搜走一杆“贞”字号大秤,回去经过检验核实,即派人上送县衙。洋商在事实面前,理屈词 穷,暂停收茧,通过驻沪领事,要求县学查处率众闹事的七秀才。县学张云生答复:“事系公益,为民请命。”并上报南洋大臣曾国荃。他批示:“该生等仗义执言,深湛嘉尚,查问应无庸议。”把领事的“查问”给挡了回去。这事由于七秀才的挺身而出,奔走呼吁,感动了当官的,均能秉公办理,两次拒 绝了洋人的无理要求,逼使洋人屈服,以失败告终。在斗争中七秀才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爱国主义精神,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权益,取得了无锡最 早涉外斗争的胜利。

1888年,文社接受群众意见,开始招收学生,并坚持创新办学,注重基础教育,从“训童蒙”抓起。七秀才参与教育活动,改革过去只读不讲的教法,调动学 生学习积极性,较快提高学习效果,取得较大进步,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关于筹建教学用房方面,七秀才立志要集资自建,千方百计,广辟渠道。恰值裴大中调离两年后又 调回无锡,仍任知县原职,七秀才为了扩大与洋商斗争的成果,上书知县要求从茧商的收茧款中抽出一部分作为“文社经费”,获斐大中批准,并下令规定:“凡到开化乡 收茧的中外商人,应按每银元捐三厘,将此款充作文社经费。”当时又获知宁绍道台薛福成返锡探亲,秀才登门拜访,说明来意,薛捐出廉金,赞成建房。文社新房择址南 泉镇东街,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秋动工,翌年夏,建成一所三间二进主建筑,每进前有小庭院,带一间厨房的屋舍,占地约一市亩,坐北朝南,门额砖匾“开化文 社”。学生闻风而来,多至百余人,延聘岁贡薛元宇,举人陆绍云等社会名家前来讲学。光绪二十六年(1990年),由七秀才之一王星陛在文社创办养正学堂,创我省 新学风气之先,为锡金地区最早的学堂。这次改革创新的举动,在县省地区引起很大的轰动,有力地推动了创办新学堂的积极性,教育面貌为之一新,为培养人才开辟了旧 学无法比拟的广阔道路,受到当时教育界的一致赞扬。学堂大力培养优良学风,成效卓著,已造就众多社会英才,曾先后改办为乡第一初等小学、南方泉初等小学等。19 45年9月,在文社创办振业初级中学,即今南泉中学。

1994年秋,文社因年久失修和适应学校整体规划的需要,旧房全部拆除。文社在历史上已作出重要贡献,为保存文化古迹和发挥其传承价值,经研究采取措 施,决定筹建纪念性建筑———开化文社亭,地点在南泉中学最近扩充的后校园,将此作为滨湖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营造高品位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