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律教程(五、六)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秘书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第五讲 诗 律
学习律诗必须首先学会五言律诗,它的格律是唐代近体诗的基本形式。读者学习作格律诗也必须先学会五言律诗,此后再学七律和绝句则极容易了。近体诗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平起式,一是仄起式。我们以白圈○标注平声,以黑圈●标注仄声。现在且看下面两首杜甫的诗:
早 花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
○○○●● ●●●○○
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 ○○●●○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
○○○●● ●●●○○
直苦风尘暗,谁忧客鬓催。
●●○○● ○○●●●
猿
袅袅啼虚壁,萧萧挂冷枝。
●●○○● ○○●●○
艰难人不免,隐见尔如知。
○○○●● ●●●○○
惯习元从众,全生或用奇。
●●○○● ○○●●○
前林腾每及,父子莫相离。
○○○●● ●●●○○
《早花》第一句的一二三字是平声,是为平起式;《猿》第一句的一二字是仄声,是为仄起式。我们再看下面两首唐诗:
闲 游 李商隐
危亭题竹粉,曲沼嗅荷花。
○○○●● ●●●○○
数日同携酒,平明不在家。
●●○○● ○○●●○
寻幽殊未极,得句总堪夸。
○○○●● ●●●○○
强下西楼去,西楼倚暮霞。
●●○○● ○○●●○
洛中寄诸妹 元淳
旧国经年别,关河万里思。
●●○○● ○○●●○
题书凭雁翼,望月想峨嵋。
○○○●● ●●●○○
白发愁偏觉,归心梦独知。
●●○○● ○○●●○
谁堪离乱处,掩泪向南枝。
○○○●● ●●●○○
第一首是平起式,第二首是仄起式。五律只有此两式,其余的七律、七绝、五绝也只有此两式。读者一定应在观念上明确:诗律的基本形式是平起式和仄起式两种。现在概括为:
[平起式]
○○○●● ●●●○○
●●○○● ○○●●○
○○○●● ●●●○○
●●○○● ○○●●○
[仄起式]
●●○○● ○○●●○
○○○●● ●●●○○
●●○○● ○○●●○
○○○●● ●●●○○
我们且先说平起式。在此式里,读者不难发现其平仄是有对称与重复规律的。对称的规律表现在上句与下句的平仄完全相反,如第一句为平平平仄仄,第二句为仄仄仄平平;第三句仄仄平平仄,第四句为平平仄仄平。重复的规律表现在,我们将八句分为前四句为第一组,后四句为第二组,读者即可发现第二组的平仄是第一组的重复。我们掌握了此规律,便可知道上句的平仄,即能默写出下句;知道了第一组的平仄,即能默写出第二组。五律既是由平仄相同的两组组成的。两组的平仄全同,那么我们剖析一组的结构,便可懂得诗律的奥秘了。在这一组:
○○○●● ●●●○○
●●○○● ○○●●○
它们又分两小组:第一、二句是平起的为一组,第三、四句是仄起的一组。这两组四句,便是律诗的基本句式。我们按照诗律的对称规律,只要记住上句的平仄,便可推知下句;这样便可将诗律的四个基本句式概括为两个基本句式:
平起式:平平平仄仄
○○○●●
仄起式:仄仄平平仄
●●○○●
现在请读者回头看看我们举的四首唐诗的例子,辩识平起式和仄起式,必然会发现:平起式的首句是平平平仄仄,仄起式的首句是仄仄平平仄。这样律诗的首句是平起或仄起完全决定于首句了。现在请读者背熟律诗四个基本句式,按照平起式和仄起式默写出这两式的格律来。如果尚不清楚,请反复阅读此讲,进行练习。
诗律的两种基本形式包含了古典美学对称、变化、统一、回环的原理,体现出汉语声韵的和谐与优美。律诗的上下句是平仄对称的,第三、四句体现音律节奏的变化,第二组的重复造成回环的效应,整首诗的声律归于和谐统一,具有严整的特点。它是古代诗人和音韵学家关于中国古典格律诗的经验总结。
此讲是学习律诗的关键,请读者牢固掌握诗律的平起与仄起的两种基本形式。
第六讲 律诗和绝句
律诗的两种:一是五言律诗,一是七言律诗。七言律诗亦分平起式与仄起式。这是在五言律诗的每句前加两个平声字或两个仄声字而成的,兹图示如下:
[平起式]
○○|●●○○● ●●|○○●●○
●●|○○○●● ○○|●●●○○
○○|●●○○● ●●|○○●●○
●●|○○○●● ○○|●●●○○
这是在五律仄起式每句前加相反的两个声字,首句原起两字为仄声,加两个平声字,遂为平起七律。
[仄起式]
●●|○○○●● ○○|●●●○○
○○|●●○○● ●●|○○●●○
●●|○○○●● ○○|●●●○○
○○|●●○○● ●●|○○●●○
这是在五律平起式每句前加两个相反的声字,首句原起两字为平声,加两个仄声字,遂为仄起七律。
绝句即是截取律诗的一组(四句)而成。五言绝句的平起式和仄起式,是从五言律诗两式中截取的:
[平起式]
○○○●● ●●●○○
●●○○● ○○●●○
[仄起式]
●●○○● ○○●●○
○○○●● ●●●○○
七言绝句的平起式和仄起式,则是七律两式中截取的:
[平起式]
○○●●○○● ●●○○●●○
●●○○○●● ○○●●●○○
[仄起式]
●●○○○●● ○○●●●○○
○○●●○○● ●●○○●●○
以上五律、七律、五绝、七绝每体各两式,共八式,每式的组合不容变动,否则便不成为律诗。例如五律平起式,不能将第二句换为第一句,若改为这样●●●○○,○○○●●,则违反律诗押平声韵的规定。又如将五律的组合进行改组,将第一、第二两句重复四次,同样是入律的八句,但这样改组后,声律便单调而无变化了。
诗律是严格的,但在个别之处容许有变通,而且若要从唐诗中找出一首诗每字都完全合格式者是甚为困难的。我在上一讲所举杜诗两例,是由唐诗研究专家刘开扬先生翻检杜诗后抄录以示的;李商隐和元谆的诗是我从大量唐诗五律中找出的。现在我再抄录五绝和七绝各一个标本:
听 筝 李 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 ●●●○○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 ○○●●○
从 军 行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 ○○●●●○○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 ●●○○●●○
第二首七律首句按律本为●●○○○●●,因首句入韵,第七字与第五字平仄对换,故此诗为合律的标本。从王昌龄此诗我们可知,七律一般首句是入韵的,为此首句第七字须与第五字平仄对换。当然七绝也有首句不入韵的,例如王维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首句句脚“客”,不入韵。七言律诗一般是首句入韵的,也就是将第七字与第五字平仄对换,如杜甫《咏怀古迹》的首句:
群山万壑赴荆门
○○●●●○○
五律首句一般不用韵,五绝首句也一般不用韵,若用韵则将第五字与第三字平仄对换,例如卢纶的五绝《塞下曲》首句入韵:
月黑雁飞高
●●●○○
杜甫的五律《月夜忆舍弟》首句入韵:
戍鼓断人行
●●●○○
此外,我们曾经讲过格律诗一律用平声韵,但读者会发现唐人绝句里有用仄声韵的,例如:
杂 咏 王 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玉阶怨 李 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歌 岑 参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 ●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
夏昼偶作 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 ●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
以上都是用仄声韵的绝句,不足为法,属于个别变例,所以有学者又将它们称为古绝句。读者初学,只学常例,勿作变体。
读者在读唐诗时还会发现,在五言律诗中某些字声不完全合律,这应是正常的,即在不破坏整体诗律的情形下是容许有一点变通的,例如杜甫的两首诗: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 ○○●●○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 ●●●○○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 ○○●●○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 ○●●○○
此诗方框中的四字除“一”字影响了律外,余皆是可以的。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 ○●●○○
鸿雁几时到,红湖秋水多。
○●●○● ○○○●○
文章憎达命,魑魅喜人过。
○○○●● ○●●○○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
●●○○● ○○●●○
此诗中共有七字不入律,其中仅第一句“起”字属失误,余皆可通融。关于变通的字声,中国古代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这是就七言格律诗而言的。此说在于不分平起式与仄起式,因而有严重的片面性,例如下面平起与仄起两式:
(一)平起式 ○○●●○○● ●●○○●●○
此式的首句可适用“一三五不论”,不影响诗律。
(二)仄起式 ●●○○○●● ○○●●●○○
此式首句的第五字便不能改动,因而“一三五不论”不适此式。再以五律为例:
(一)平起 ○○○●● ●●●○○
这两句中的第三字声是不能变动的。
(二)仄起 ●●○○● ○○●●○
此式合于“一三五不论”。
以上规则,请读者多加比较,细心辨别。初学者力求严守格律,在不影响诗律的情形下个别字可以通融。读者也可以从《唐诗三百首》中选七律、七绝和五绝若干首,于每字下注明平仄,标明平起式或仄起式,进一步辨识哪些地方是可平可仄,细心比较,总结经验。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