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地方庙会

地方庙会

晋州庙会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7年04月1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县城,农村的中心,农民的天堂,似国人之望京城。庙会,农村盛大的节日,农民一年的企盼,如国人之盼国庆。县城,是个美妙的境地,现代美与传统美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些特色的景观,庙会,就是其中之一。庙会,是国力的缩影,是县情的反映,是物丰的展示,是人景的交流。

晋州庙会,农历九月初九始,九月十四日止,与重阳节同时,每年一次。

晋州庙会,百里闻名,久负盛名,数世不衰,日盛繁荣。究其原因,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历史悠久。九月九庙,源于何时,无从考究,但肯定与庙或庙事活动有关。古时晋县,城内有一座姑子庙,名曰:林积正宗派鸿门阁华园寺。相传是宰相尹宗隆(晋县西曹人)所建。华园寺是周围几百里唯一的一座由女僧主持的名刹古寺,在这里出家的全是僧门道姑。明清两朝已不设宰相之职,由此推论,宰相尹宗隆是元朝或以前的人,那么华园寺也应建于元代或以前。有庙就有善男信女,有崇拜,有香客。再加之商贾摊贩,逐渐形成赶庙的雏形,庙会便应运而生。

晋县人聪明,为何定于九月九日赶庙?应有三个考虑:一是赶庙上香进贡,许愿或还愿。二是九九重阳,秋高气爽,无风无雨,气候宜人,是出行的大好时光。三是金色九月,收获庄稼,或买或卖,赶庙交流。这样,庙会与集市结合,物资和文化贯通,庙会越来越大,逐年繁荣。如果从有庙算起,晋县的庙会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

二、规模宏大。一个是庙会的场面大,过去庙会占了整个县城,现在城区面积扩展了,庙会占了半个城区。一个是赶庙会的人员多。旧时赶庙会有附近十几个县,也有外省的,主要是本县人,赶庙的有二、三万人。现在,交通便利,视野开阔,除了本市人外,还有近百个县、十几个省的客商,赶庙人数达十万之众。为何晋县的庙会规模宏大,有三个原因。一个是一县一庙。有的地方一村一庙,一片一庙,而晋县是一县一庙,集全县之力举办庙会,定是规模大,影响远。二是有姑子庙。庙宇高大巍峨,壮观秀美。又是僧门道姑,又是女僧主持。人们又是赶庙,又是赏庙,又是许愿还愿,因此,赶庙的人多。三是晋县的风土民情,这是一个主要原因。晋县,一方宝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充足,气候宜人。土地养人,环境育人,晋县生发人。晋县物产丰盈、民风淳朴、人和景明,吸引了众多的外地客商。庙会,应是盛世民丰、民乐、民俗、民和、民景等综合展示。晋县的优势与外地的特色结合在一起,把庙会烘托得越来越壮观。

三、过庙当过节。晋县人,一是过年,二是赶庙,这是一年中的两个期盼。旧时的农民,一年辛劳,简衣单食,少有享乐。只有过年和赶庙才可轻闲几天,吃顿香饭,看看热闹。过年,是本村团聚;赶庙,是全县交流,场面宏大,见多识广。农民,终年围着庄稼转,足不出村路不便。辛劳一年无所愿,重阳赶庙是企盼。看人看物看热闹,吃顿肉面算大宴。逢人便说见识广,足足炫耀一年半。过去如此,现在亦然。一九七九年,庙会恢复,盛况空前。庙会前一个月,人们奔走相告,雀跃欢呼,缝制新衣,赶做农活,企盼着久违的庙会。到了九月初九,天刚黎明,街里便人头攒动。八时左右,大街小巷全是人流,拥挤不堪,好像洪水冲进各个角落。人们兴奋,人们涌动,好似压抑了多年的企盼今天终于实现。一张张喜庆的脸庞,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就是转,就是看,就是说,就是笑,眼睛不够使,两腿不觉累。老年人重温过去庙会的记忆,青年人不知庙会为何物,只听老人讲的玄乎,也兴致勃勃地看热闹。商品五花八门,千姿百色,食品多种多样,水果形形色色,文艺演出更是丰富多彩,唱戏的、卖艺的、马戏团、演杂技等等,甚至还有老古董拉大洋片的。传统的、现代的,应有尽有,无奇不有,令人大开眼界。尤其是那被禁封了十年的旧戏,独受青睐。保定老调剧团在礼堂演出,被围了个水泄不通,谁要是能买到几张票,那可是天大的本事。戏还是那样的老戏,只是禁封不见了,都当成新闻传播,甚至还有惊讶之感,又兴唱旧戏了?看戏的多是中老年人,也有青年人凑热闹的,现在,你请年轻人白看,他们都不看。

改革开放,时代巨变。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生活美妙。人们赶庙会的意识淡薄了,兴趣减弱了,行动迟缓了。不过,人们仍然牢记着九月九庙会这个喜庆的日子,心里还是有一种企盼,还是愿意赶庙,看一看新鲜的玩艺,瞅一瞅人们的变化,从中领略时代的变迁,生活的风采。

除了上述三个显著特点之外,还有一些共性特征,如商家众多、演出繁荣、饮食丰盛、传统工艺精美、文化环境优雅等等。

我喜爱晋州庙会,这是晋州人的创造,是几百年来的传统。总愿意到庙会走走、转转、看看,愿意融入人流,享受庙会的盛况,体会赶庙的愉悦。今年的庙会,我又赶了三次,两个早晨,一个晚上。虽是一早一晚,却也领略了庙会的盛况。饶有兴趣,用口语、俗语、流语、散诗的形式记录了今年的庙会。

庙会的第一大景观:人多。

市区,大街小巷,装点清新。彩旗飘展,歌声翻飞。摊点排列有序,门店修饰精美。一派喜庆景象,恭候赶庙佳宾。秋高气爽,碧空无云,天公有趣,阳光宜人。四方游客,扶老携幼,满载丰收的喜悦,穿着节日的盛装,乐滋滋,喜洋洋,或乘公交车,或驾自家车,涌向市区。霎时,人山人海,一片沸腾。

庙会的第二大景观:物多。

旧时的庙会,展示的多是自然经济产品。有农产品,棉粮油菜果等;手工制品,农具、家用杂具等;作坊产品,锅碗瓢勺、烟酒糖果等;牲畜市场,牛马骡驴、猪羊鸡鸭、花鸟鱼虫等;还有传统手艺、民间文化等。而今,大不相同,今非昔比,新旧两重天。

庙大,展现的是宽阔、包容和接纳;人多,表现的是热烈、激情和温情;物多,体现的是整齐、秩序和规则。人与物平和,人与人和谐。按庙会工商管理规则,商家排列整齐,棚摊摆放有序,游人中间行走,买卖两相便宜。商物品种齐全,高中低档全有,大到汽车,小到针线,就是没有飞机火车原子弹。

庙会的第三大景观,就是文化娱乐,丰富多彩。一是戏剧,二是杂技,三是歌舞,四是驯兽,五是儿童乐园,六是照像,七是书画,八是杂耍,九是传统小技,十是游戏等等。演出大小团体百余家,涉及河北、天津、四川、内蒙古等十几个省市。最惹人的一家歌舞团,有俄罗斯人,黄发碧眼,阿娜多姿。据说,演技一般,但夺人眼目。主要是少见外国人,想看他们与中国人有什么不同,花上几元,了却心愿。演出区域,高棚林立,声乐震天,先声夺人,光彩夺目。吸引人的脚步,捉拿人的钱包。是青年的世界,是儿童的天堂。使农村人开了眼界,饱了眼福,长了见识,慰了心情。消除奔波的疲劳,挥去繁忙的浮躁,整顿思绪的紊乱,理顺征战的头绪。他们在玩中快乐,看中思索,观中积累,赏中完善。改革的年代,纷繁的世界,无处不风景,抬脚便有路,晋州景色秀,人生最光彩。

庙会的第四大景观,就是特色小吃。晋州小吃,风味独特,传统七种,华北有名。哪七种?三糕:爬糕、肉糕、油炸糕;三饼:馅饼、煎饼、油酥烧饼;一饸饹 。为何独特?一是晋州的粮好面优;二是晋州的水甜;三是工艺精;四是人实在,做得实惠。吃一次,记半生,吃两次,回味终生。为何华北有名?传说三糕与汉光帝刘秀有关,三饼与明成祖朱棣有关,可谓历史久远。晋州,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富庶之地,来往人多,吃之难忘,故传播远方,尤在华北负有盛名。只是晋州人实,不善张扬;晋州地富,不走他乡。如若在京城开小吃店,肯定全国名扬。就像兰州的拉面,陕西的白吉馍,新疆的羊肉串,他们的做工远不及晋州,可晋州人吃得津津有味,很受青睐。人就是这样,正餐虽大,吃多了记不住;小吃虽小,吃一次忘不了。何况新时代,人们讲究风味的多样化。愿晋州的特色小吃,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