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献经典>> 专题>> 典藏辑录

典藏辑录

安平縣雜記 臺灣海防廳沿革(原缺題)

繁体中文】  作者:清-佚名   发布:2016年06月0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臺灣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督臺、鳳、諸三縣捕務),光緒元年欽差沈葆楨奏改為卑南同知,仍兼南路理番,移駐卑南覓社,管帶綏靖軍一營,安輯後山一帶番民,臺灣海防缺裁。

秩正五品職,任稽查臺、澎各港口船隻出入事務;雍正初年添設淡水縣海防同知、澎湖通判。淡水一帶海口船隻,歸淡水廳稽查;澎湖一帶海口船隻,歸澎湖廳稽查。乾隆三十四年,復於彰化之鹿港地方,添設鹿港同知。彰化一帶海口船隻,婦其稽查。本廳則稽查鹿耳門港、大港、旗後港、東港出入船隻。又志云:茄籐港凡大小商船、漁船、艇船等出口,均有規費。按定樑頭之大小,或百餘元,或數十元,或十餘元不等。臺防分府專恃此類津貼辦公諸費。設有配運總科,承辦船務。又設有金迎祥、金安瀾等報銷,以報船隻出入。凡漳、泉各府船隻一到,由報館送牌呈驗,船內貨物起卸裝載完備,仍由報館繳費領牌出口。將出口時,分府憲派家丁及書差會同武口汛弁,前往船上查明果無私載違禁、漏稅貨物,然後聽其開棹。自臺防廳移住卑南而後,各口船發出入,由各縣委派家丁,書差查驗;又安、鳳二屬放■〈糸索〉、新港、搭樓三屯化番事務,亦歸管理。計屯千總一員、把總一員、外委三員,均屬轄下。有出缺者,逕詳道憲考驗拔補。屯餉亦歸散放;番黎控爭事件,亦歸審判。設有理番經承,辦理屯政。又,海東書院產業,從前亦歸管理,每月應發膏伙、山長束脩及諸款項,由監院申請給發。設有膏伙書經,承其事。光緒初年,改卑南廳後,海東產業,道憲札歸海東監院兼理。又,大南門外之竹溪寺,系前分府憲所建;油香田園,亦其所充。寺中住持僧,必向本衙門稟請頂充。

衙署在西定坊西向(舊在鹿耳門,雍正八年移駐於此),署後有內省軒(同知何愷建)、澹懷軒、研北書屋(俱同知朱景英建,錄縣志)。按分府署前為照牆,環以木柵,有東西兩轅門,對牆者為儀門,儀門內左為禮房、工房、福德祠,右為兵房、承發房、皂快班房,中為大堂,大堂後為川堂,川堂後為花廳,花廳後為內眷住宿之所。澹懷軒即花廳。研北書屋在花廳之左,內省軒在內署後。研北書屋之左有媽祖廳,奉祀天上聖母。光緒元年,臺防同知改為卑南同知,移駐卑南,臺灣鎮軍暫借為行臺(因撫軍駐鎮署,故鎮憲借寓於此)。後鎮憲回駐本轅,分府署仍舊空虛。光緒十四年,詳准改為按司獄衙門。監獄在其左焉。

俸薪年給銀八十兩,養廉年給銀五百兩(鳳山縣解二百兩,諸羅縣解三百兩,錄府縣志)。又,以大小船隻出口領牌費為津貼辦公之用。

額設左典吏一人、右典吏一人,兵房、工房、禮房、承發房,另外又有配運總科、理番總科,每房、科首書一人,供應公事,幫書則多少不等。又有膏夥房,辦理海東膏伙事件。

配運總科,經承配運臺灣倉榖,供福建內地兵食。配多、配少,以船之樑頭為定。自一百八十石起,至三十石止。凡大小船隻出口,均有規費,名曰「領牌費」,由其鳩收轉繳分憲,並協同分憲丁差、武口汛弁查驗進出口有無私載違禁貨物。此科書辦,隨任更換,不專一人,由新任者批准何人頂充。要充當配運首書,須先繳典規二、三千元。因領費配運首書,應得四分之一為辦公諸用,有盈餘故也。按姚石甫籌議商運臺谷,雲閩省內地,水陸官兵五十三營,與駐防旂兵不下十萬,歸徵糧米,惟延平、建寧、邵武、汀州、興化五府產米之區給兵外,尚有餘米以濟他府。福州、福寧、泉州、漳州四府,兵多米少,協濟猶不足,則半給折色,督標金廈、漳鎮、銅山、雲霄、龍岩、南澳諸營,有全折者。雍正間,先後題請半支本色,於臺灣額徵供粟內撥運。又增給戍臺兵眷米,亦以臺榖運給。於是,臺灣歲運內地兵眷米谷八萬五千二百九十七石,有閏之年八萬九千五百九十五石。乾隆十一年,巡撫周學健奏定分配商船運赴各倉,此商運臺榖所由來也。商船之大者,載貨六、七千石,小者載貨二、三千石。定制樑頭寬二丈以上者,配官榖百八十石;一丈六尺以上者,配一百三十石。每石給運腳銀六分六釐。嘉慶十四年,總督方維甸以臺榖積滯,奏開八里坌口(八里坌臺北港口),與鹿耳門、鹿港一律配運。凡渡海漁船樑頭寬五尺以上至一丈二尺者,皆令配榖三十石至八十餘石。然奸商詭譎,往往減報樑頭,巧為規避,官榖積滯如故。後有欲除其弊以卹商,議罷商人配榖,請官船海運,以語臺灣縣姚瑩(石甫其字也)。瑩上條陳以阻之。總督趙文恪深以為然。繼而臺灣各官會議,亦皆謂商運不可罷。時,福建巡撫孫爾准,以改折抵餉之說,密訪於臺灣府方傳穟。傳穟詳覆,亦以為不可。孫公納之。文恪與傳穟書曰:此閱陳議所見正同。事關國制不可不盡言也。然已違眾議,不罷商運(以上錄「東槎紀略」)。究之臺地配榖,僅有其名,私皆易銀置貨,其返也亦折色交倉,不可,然後買榖以應。官吏挾持為利,久之遂成陋規(趙慎軫賜謚文恪)。

理番總科經承所管放新搭屯政及近山一帶設置通事、土官、隘丁事務,凡遇新官到任,通事土官必繳舊戳,換給新戳,屯兵腰牌亦歸辦給,一切撫墾事宜、屯番互控案件,概歸經承。

禮房經承一切祭祀事務。竹溪寺稟充往持僧亦歸送稿,每月配運科貼費金三元。又各房書辦頂充革故,均由註冊。兵房經承配運軍械及戍臺班滿兵丁分起送回內地、故兵骨骸暨解省命盜各獲船隻遭風救護、一切海防應辦事件,凡各班役頂充革故,均由登註卯冊。

工房經承開通河港、道路,商民、漁戶修造船隻以及地震回祿化番互控、房屋地基事務。

承發房經承收發一切公事、登記號簿、化番控爭戶婚、田土事務。

膏伙房經承徵收海東書院產業生息銀元以便逐月海東監院請領膏夥及山長束脩、監院薪水等費,就額設步快、皂隸稟派兩名,為膏夥差。

額設門子二名、步快八名、轎傘扇夫七名,共一十七名,每名年給工食銀六兩。又勻給銀二錢,共給銀一百五兩四錢。又,嘉義縣原解皂隸一十二名工食銀七十四兩四錢,乾隆十年改歸臺邑就近解給,年共給役食銀一百七十九兩八錢(錄臺灣縣志)。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