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献经典>> 专题>> 典藏辑录

典藏辑录

安平縣雜記 安平縣職官及其衙署(原缺題)

繁体中文】  作者:清-佚名   发布:2016年06月0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安平縣知縣(前為臺灣縣,光緒十四年改)

秩正七品,職任刑名、錢榖、城工、捕務、倉庫、配運福建倉榖,兼發兵米;轄內命、盜案件及大小詞訟,均歸審訊,有開參處分之責。府道新任及上憲按臨,均須辦差。又府考、院考,亦歸辦差;然後就府屬各縣分缺次之優平攤用。本管各上司若遇公出,亦須辦差。派有家丁數人,為差總供應辦差事務。安平系附郭,事尤繁劇,照料不到,便受誚議(辦差者,上憲公館中一切鋪設大小應用器具,均須齊備,缺一不可。公館中上下人等,須送三天酒席,名曰「下馬飯」)。轄內保甲、團練、育嬰、卹嫠、義倉、義塚、養濟、救火、勘災、祈雨及大小諸事,無所不知、無所不辦。科、歲所屬童生,必先由縣考試,錄名送府,定例設有縣學,以培育入泮諸生。春秋丁祭,由其主政。又,自己設有蓬壺書院,延請山長,俾闔邑生童肆業其中(前名「引心」)。縣中案牘繁多,歷任每稟明上憲,延發審委員一、二人,以便幫同審訊民間詞訟。如遇清理積案之時,發審委員系由府道派來,不必致送薪水。徵收錢糧、官莊,則有錢榖及徵比二幕友,以司其事;命、盜案件,則有刑名幕友以司其事;出入款項,則有賬房以司其事;往來書簡及校閱書院課文,則有書記以司其事。又派門政、錢糧、簽押、堂事、執帖、用印、差總、跟班、監獄、班館及府道轅門差總、家丁,以分執其事。凡各祀典廟春秋致祭及朔望行香、迎春、賓興、耕耤諸典禮,均須由縣供應,隨同上憲舉大禮。定例:三、八期收所屬民人呈詞,以伸冤抑。設有代書數人,給予僇記。民人呈狀,均須蓋代書戳為憑。凡欲當代書者,必先赴考,須事理明白、字畫端楷,方准頂充;例由刑房報名造冊送考。如控告緊要事件,即時傳遞者,名曰「傳呈」;須多開費(府、道兩衙門三、八期呈,民人須費一元左右;縣衙門期呈,約五角左右。傳呈,道衙門須三元六角,府衙門須二元四角,縣衙門約費一元左右)。凡上司廉俸及一切定例應開諸款目,概備文到縣支領;然後由縣造報本府,由府彙齊轉達布司。自臺防分府缺裁後,安平縣沿海口船隻出入,均由稽查;領換牌照,例有規費,亦由收用。大概如此,難備述也。

俸薪年給銀四十五兩,養廉年給銀一千兩。光緒十四年,議准年支津貼銀八千兩(海口船費抵銷四千,錢糧項下支銷四千)。未清丈前,正供系收折色,每石折六八銀二元,縣官極有出息。改支津貼後,出息較少。然補水秤餘及額外餘秤,亦有數千元。又,稅契項下,亦有出息。抵任四個月,城內外各典舖須送禮銀四百元。糧、庫、工三房科,系隨任更換,由新任官批准頂充。要充此三房總書者,須繳典規銀二、三千元。現各費裁減,自光緒十四年後,有繳典規銀數百元,姑予頂充者,有免繳費賞充者;此款不能准定。就近年開費而論,刑幕修金每年每人或二百四十元,至少亦一百二十元。內眷及賬房人等以三十名為率(每日每人飯菜錢一百文),家丁以三十名為率(每日每人飯菜七十文),計廚房用費及款客酒席另外一切什費,月須銀數百元。又辦差供應各上司,費亦不少。知縣之難為若此(溯查從前衙門用人甚多,因年底及端午、中秋有股份銀可分故也;近則無之。按股份銀,由正供盈餘項下提出)。

衙署在鎮北坊赤嵌樓右,西向;乾隆十五年移建。初,舊署在東安坊,鄭氏故宅也;規制甚隘。乾隆初年,設城守營於署右,尋復設鎮標右營於署前,銃砲操演,震撼之聲,日無寧息;宰斯邑者,多遽歿,或以病劇去。十餘年中,經七令,無一秩滿者;眾以為不祥。時邑宰魯鼎梅始蒞任,諏之紳衿,謀所以改易者。得貢士張方升、王克褒、學弟子龔帝臣輩,皆踴躍願為首事勸捐焉。遂度地於郡城之西南隅紅毛樓右,眾僉曰:「吉」。郡守方邦基,以其狀聞於大憲,既得允,乃鳩工庀材焉。凡四閱月,而工畢。諸士商樂輸者,皆得列名以聞於制府,各賜匾獎賚有差。中為「新民堂」,其後曰「愛堂」(郡守方邦基題額,跋云:『邑舊署湫隘,余謀所以更張之。邑紳士慕義恐後,不日落成,可謂能愛其上矣。繼自今登斯堂者,其庶心曠神怡矣乎。惟兩岐偕樂之仁,佩一范先憂之義,所以竭愛士、愛民之心,亦以勿負我士民之愛也。因以名之,並跋以勗』)。又後為齋閣,翼以廂房;其左為射圃,築亭曰「潤餘亭」;右為「庖廩亭」,俱乾隆十五年建。復有齋曰「古春小築」(乾隆三十年邑宰王右弼建。以上均錄縣志)。經歷任屢次修葺。同治元年,地大震,傾圯尤甚。六年,知縣白鸞卿招集紳商,捐貲重新修建。前為照牆,對照牆者為大門;與大門並列,左為皂班館,右為快班館。大門內之左,北向者為福德祠,南向者舊時「候訊館」在焉。後圯。候訊館後為監獄。由大門直進為儀門,儀門內科房分列兩邊。中為大堂,堂左右兩間,一為庫房,一為內跟班房(相傳縣衙系虎穴,大堂不常坐,亦不得出入)。另於近堂左邊,開一宅門。宅門之左一帶廂房,為門政、簽押等房。門政房後一帶房屋,為堂事、稅契各家丁住屋。由門政、簽押房前,直進轉右為二堂(即愛堂,審判多在此處)。在二堂左者,為小花廳。二堂兩邊為上房、為賬房,堂後一帶房屋為內眷住宿之所。二堂之右一帶齋舍,為刑、錢幕友住宿之所。齋舍後,廚房在焉。與廚房並列者,閒屋五間,為官親住宿之所。由門政、簽押房前直進轉左,為大花廳。大花廳後房屋三間,亦幕友住宿之所。大花廳左,媽祖廳及戲臺在焉(媽祖者,天妃海神也)。此新修之縣署與舊時縣署有不同也。

縣設有左典吏一人,右典吏一人,吏、戶、糧、庫、禮、兵、刑、工、承發、值堂各房,每房首書一人、幫書一人、幫書多少不等(「幫書一人」四字當屬衍文),分辦公事。按戶糧房、庫房、工房,隨任更換、或合不定(?);有一人為總書者,有每科一人為總書者。嗣後抽出工房專設一首書,不必任任更換。

吏房,辦理本官及屬員任卸一切事務及縣屬文武紳士捐班人員出仕、丁憂、起復事故各案件。凡本衙門各房首書擬充幫書入卯及革故情事,亦由登註卯冊牌示;各房保舉典史,五年送考選官,亦由辦理。又,本衙門幕友、家丁造報執事姓名事宜;又,承辦三年舉行大計一次,造報屬員優劣送府核奪。

戶糧房,辦理徵收縣屬三十八里、堡錢糧及田園房屋稅契事務,造報奏銷支給各款額定銀兩。凡詞訟有關田園租稅者,概歸經承。本官交代,亦由辦理。又,凡賑濟事宜,轄內被災請勘免賦及民人請墾荒地、開築水圳、報請升科納賦、嚴禁私鑄銀錢、造報二麥收成分數、晴雨、榖價、徵收獻佃,亦概歸經承。

禮房,承辦本屬歲、科試考校文童生事宜及本屬士子進京會試請給護照咨文、舉報理學鄉賢、節孝建坊旌表、慶賀大婚、萬籌典禮及年例應行慶賀典禮、歷代賢良各宦入祠配祀、歷代神佛奉旨祭禮、遇舉行國喪禁止鼓樂。又本屬設局舉辦修志、採訪事件。蓬壺書院甄別,亦由造冊送考,院中收支款項由董事報明經手存案。又卹嫠、育嬰、善舉、祈晴、禱雨、救護日月、請獎匾額、朔望行香、春秋致祭厲壇,凡一切有關儀制事宜,統歸經理。

兵房,承辦本屬歲考武童事件及本屬武舉進京會試請給護照咨文,凡本屬驛站海防事務、開山撫番以及海口船隻來往驗牌、海盜搶劫、禁種鸚粟,本衙門額設班役、班館,概歸經承。

刑房,凡本屬諭委總簽首、簽首、總理、地保,概歸經承。又,本屬命盜、搶劫、戶婚、田土、錢債各大小案件,本屬秋審人犯、部行律法罪名、各縣寄禁軍流徒斬絞凌遲罪犯、嚴拿土惡訟棍、嚴禁會盟結黨、賭博、宰牛以至本屬人民滅倫、奸拐暨相驗各案報部事件,民人械鬥、土匪豎旗謀反戕官陷城等事,又自理詞訟暨監押人犯月報,例設監獄、班館、自新館事件,亦歸經承。凡官之開參、處分,逐月悉歸開報。

工房,經承本屬建設城池、衙署、廟宇、營房、軍壘、砲臺、倉庫、道路、橋梁、開築港潭、海岸、池塘暨修理各項工程、鑄戶給牌開鑄事件,又本屬置有修理城垣、田園租息,亦由本官遣派家丁會同收繳。

庫房,經承徵收官莊、魚塭、當餉、爐餉、廍餉及舊任交盤庫款以至各國遊歷保護、通商已結未結各案,造報本屬行用鈔票及奏銷庫款、月給定額各營兵米及配運廈倉兵米事務。

承發房,經承收發各衙門公文及額設舖司解送人犯大批事件。又經承本屬民人控告三、八期收繳呈詞、掛發批語,本衙門設代書及發還控告者不准呈詞。

值堂房,本官審訊案件與班役有陋規,向原被告鳩收;名曰「補堂禮」。凡本官及委員坐堂,民人口供由其傳達。又設有招房,記錄口供。府道衙門均(?),惟規費則厚薄不等。按道府衙門各科房雖設總書,凡遇案件,戶、禮、刑另有經承,名曰「日子」。有買一日者,有買三、四日者,有買半日者,合計每月三十日,各就所值之日、所值之民詞控案辦稿送判,出息之多少,視值日有無案件。府禮房「日子」,則兼有府考、院考各縣屬文童生請領卷票出息。惟安平縣僅刑房有三十「日子」而已。承發房,則府道縣均有數人輪辦。又,安平縣徵收錢糧,雖由糧總,另有各里堡經管分手辦理。惟新豐、歸仁南及安定里東堡、新化里西堡、善化里東堡、西堡歸糧總帶辦。若皂快各差役,則每人輪值五天,名曰「現日」。此五天內,大小案件傳喚人證,值日差役以此為出息。或一票列原差數名者亦不定。凡安平縣皂快、差役分配催繳縣中里堡錢糧兼辦所配里堡內事件,名曰「對里」。

該管額設門子二名、皂隸十六名、馬快八名、轎傘扇夫七名、禁卒八名、庫子四名、斗級四名,共四十九名。每名工食銀六兩二錢,共銀三百三兩八錢。舖司兵十二名,共給銀一百八兩三錢三分三釐六毫。乾隆三十一年,新設民壯四十名,每名工食銀六兩二錢,共銀二百四十八兩,以三十二年為始,就「雜餉」存留項下支給(錄臺灣縣志)。

安平縣學教諭

秩正八品(原臺灣縣學,光緒十四年改)。

臺灣縣學訓導

秩從八品(光緒三年缺裁,被移為淡水縣訓導;職任與府學同)。

康熙二十五年,題准歲試取進文武童生各十二名,科試取進文童十二名,設廩生十名、增生十名。嘉慶十二年,奏准酌加一名。於是,縣學歲、科兩試取進文童各十三名,武童如舊。道光年間,奏准照中(?)學例,歲、科兩試取進文童各十五名,武童歲試一十四名。廩、增生亦各一十五名。咸豐六年,又奏准歲、科試文童取進入泮者加增二名,永遠為例。此泮額之少於府學也。又十二年拔貢,縣學一人而已。又歲貢定例府學一年一貢、縣學三年兩貢,近又改為兩年一貢。縣學學田比府學較少,結禮亦少,故教諭、訓導均委兼。查義塾每月每人可以多得薪水十元,亦可兼委海東、崇文監院。又,本學生員及本縣童生、澎湖童生要考古學者,均由備卷送冊。

衙署在本學明倫堂後南向兩進,前為教諭署、後為訓導署,東南一帶廂房為齋舍。訓導缺裁,署歸教諭管理。

俸薪年給銀各四十兩(查府志云:教諭、訓導舊同食一俸,後改給全俸)。學田所收租榖及府學撥歸八十石,年共收五百八十四石五斗三升;除完租外,教諭、訓導分用。又歲、科兩試就現在而論,歲試文童取進入學者一十七名、武童十四名,填結禮儀約三千餘元,兩堂對分。科試之年,文童取進入學者一十七名,填結禮儀約二千餘元,亦兩堂對分。大致均與府學同。計現額廩生一十五名,共給廩糧銀四十三兩三錢九分九釐九毫。齋夫三名、門斗三名,年共工食銀三十七兩二錢。膳夫二名,年共工食銀一十三兩三錢三分三釐三毫(參府、縣志)。又設有書辦一名,經承學中一切公務。

安平縣典史

秩未入流;職任緝捕盜賊,兼管縣獄。凡獄犯越獄脫逃,有參革之責。除大武壟巡檢所轄地方外,應轄地方遇命、盜重案,亦有開參處分之責。大目降莊牛墟,亦歸管理;後裁。本縣屬糖廍稽查土匪,遇縣憲事忙之時,或委令相驗命盜,代收呈詞、審訊案件及辦差事務,每月與經廳、理刑廳輪往海口查緝拐販婢女西渡。

俸薪年給銀三十一兩五錢二分,養廉年給二十兩。溯查從前每月就縣中抽撥六八銀五十元,津貼典史辦公諸費;光緒十四年清丈後,平餘歸公,改就鹽局盈餘項下每月提撥銀二十元以津貼。又,本縣屬各廍結逐年進款,與本府經歷大武壟巡檢公同均分。額設門子一名、皂隸四名、馬夫一名、民壯四名,年共給役食銀六十兩(錄府、縣志)。

又役總書一名,承辦應行文件。衙署在縣署之右。

安嘉大武壟巡檢(道光年間新設)

秩從九品;職任緝捕盜賊。轄下民間細故,將案申縣訊奪。灣裏街義塾及牛墟,亦由管理(又轄下地方命、盜重案,有開參處分之責)。

俸薪年給銀三十一兩五錢二分,養廉年給銀二十兩。津貼辦公諸費,前由鯽魚潭贌戶逐月支銀三十元;清丈以後,鯽魚潭田園概完正供,無從提撥,改就鹽局盈餘項下每月酌貼銀二十元。牛墟規費每年進款有六百元,除義塾師支給脩金八十元外,尚剩有五百餘元,以供開用。又,安平縣屬各廍結逐年進款,與本府經歷、安平縣典史公同均分。

額役皂隸二名、民壯四名,每名工食銀六兩二錢;弓兵十八名,每名工食銀一兩八錢二分六釐。共工食銀七十兩六分八釐。又設書(?)一名,承辦應行文件。衙署在安平縣屬之善化里西堡灣裏街地方(即目加溜灣)。溯查安平縣、即舊臺灣縣,原設有縣丞一員。衙署在府署東。雍正九年,移駐羅漢門。乾隆二十七年,奉文建署未就。五十四年,缺裁。又設有新港司巡檢衙門,在府署東,即縣丞舊署。乾隆二十六年,巡檢裁署,移建斗六門。乾隆五十四年,新設羅漢門巡檢,衙署在羅漢門縣丞舊署。後因傾圯,不復修葺。在郡城內賃屋居住;有事始往羅漢門一行。光緒十一年,羅漢門巡檢缺裁,改為澎湖八■〈冖八卓,上中下〉巡檢。鯽魚潭贌戶逐月應繳羅漢門巡檢津貼銀五十元,歸八■〈冖八卓,上中下〉巡檢支用。十四年,全臺清丈,鯽魚潭田園概完正供,津貼之款,贌戶亦停繳交。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