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秘工作>> 业务性工作>> 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

日常阅读(文献研究)

以稿换稿 】  作者:刘良华   发布:2016年08月31日   阅读:

文献研究除了文献检索以及解读文献之外,还包括日常阅读。日常阅读对某个具体的选题不见得有帮助,但它比那种临时性的“一心一意”的、“心无旁骛”的文献研究对研究者可能发生更远大更有深度的影响。

一、日常阅读对“选题”的影响

在日常阅读中,所阅读的内容并非为了某个单一的主题。这样看来似乎对研究者的选题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恰恰是这种不受单一主题的限制,日常阅读才更接近研究者的阅读兴趣,也因此而更能激发研究者的研究灵感。日常阅读虽然不如临时的文献研究对研究者的选题有更直接的帮助,但这种随意、轻松、泛观博览、随遇而安式的日常阅读却可能为研究者带来深度的影响。

对中小学教师而言,日常阅读一直面临一个基本难题:这个难题就是书太多而无法选择。孔子时代的书籍不算太多,即便那样,孔子也不得不删繁就简,选择和推荐“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不多的文本。

现代教师如果打算过一种阅读的生活,他们面对的困难显然比孔子时代更大一些。究竟哪些书适合教师阅读?究竟哪些书不适合教师阅读?究竟哪些书适合这个教师阅读而哪些书适合那个教师阅读?这是一个困难。

根据相关的访谈与观察,我们暂时推荐“适合教师阅读的十本书”(实际上是“十组书”),供教师参考:

1.薛涌:《美国人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包括作者相关的书,如《精英的阶梯》)

推荐理由:可以把“别国的教育与别国的教师”作为一个类型,与之相关的推荐书目是:《素质教育在美国》、《我在美国教高中》(珊伊著)等等。

对中国教师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了解“别国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地排外。没必要因害怕“全盘西化”而排斥“别国的教育”。

2.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

推荐理由:《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其实并不是一本书,而是杜威几本书的合并。这几本书并不是杜威最有理论地位的书(一般认为杜威最有理论含量的书是《民主主义与教育》),但这几本书讨论的都是当时美国社会变化与教育变革的大是大非问题。从社会转型的状态来看,中国当今的社会状态与美国当时的状态类似,中国当今的教育状态与美国当时的教育状态也比较类似,这使杜威的系列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编为一本《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特别适合现时代的教师阅读。

3.李泽厚著:《论语今读》(相关的图书包括《道德经》,二者虽然在很多观点上有冲突和张力,但可以正因其相反,乃可以相成)。

推荐理由:如果说第一紧要的任务是为了理解“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则是了解“自己的文化”,包括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化。不见得古典的都是好的,但是经典图书经历了时间的淘洗和选择,纵使不少后人对它提出批评,但它既然够格成为经典,自有它构成经典的力量。

既理解“别国的教育”,又立足于“自己的文化”,这是比较开明的“文艺复兴”道路。

4.[日]黑柳彻子著:《窗边的小豆豆》。

推荐理由:对学者来说,可以直接经由学术著作和调查报告来研究“别国的教育”和“自己的文化”,但是,对大众而言,需要借助于“文艺”的道路。

在教育领域,较少有“教育文艺”,但也不是没有,比如卢梭的《爱弥尔》、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爱弥尔》乃世界公认名著,但节奏太慢,教训口气太重,所以,我们推荐《窗边的小豆豆》。

若论“教育文艺”,自然包括教育小说和教育电影。后者如《春风化雨》(电影)、《音乐之声》(电影)、《大国崛起》(电视片),等等。

除“教育小说”之外,尚有一部比较奇特的“动物小说”值得阅读,那就是姜戎的《狼图腾》。它可能让某些读者热血沸腾,感受到生命本原的激情与力量。而这种品质,恰恰是某些教师所严重匮乏的。

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相关图书包括“周国平散文”、“余秋雨散文”等相关“文章”)。

推荐理由:依然看重的是“教育文艺”与“教育启蒙”的意义。

6.张民生、于漪:《教师人文读本》(上下修订本)。

推荐理由:如果说中国教师第一紧要的任务是理解和领会“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第三紧要的任务是进入“教育文艺”,那么,第四紧要的任务便是承担“教育启蒙”(包括“自我启蒙”与“启蒙他者”)。相关图书包括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教程》、《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

》;《大学人文读本:人与世界》、《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

可以从“教育文艺”与“教育启蒙”的线索把这几本书找出来并推荐给老师。

7.谢泳编:《胡适还是鲁迅》(相关的图书包括《鲁迅全集》、《胡适全集》)。

推荐理由:就思想领域而言,这“两兄弟”几乎可以撑起整个近代中国。他们的思想在当今依然可以担当“启蒙”的大任。

8.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作者相关的书包括《教育的真情与智慧》)。

若“教育启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主题,那么,刘铁芳老师的《守望教育》、《走在教育的边缘》,张文质的《唇舌的授权》、《幻想之眼》、《保卫童年》等等便值得阅读。

10.[美]亨特著:《心理学的故事》(相关的书包括Hock著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朱晨海编著的《天平上的心灵——实验心理学的故事》)。

推荐理由:因为它关于“心理学”,又以“故事”形式呈现。

二、日常阅读对“研究者”的影响

日常阅读除了可能直接推动研究者的选题和研究之外,更可能使研究者因此而养成人文阅读、兴趣阅读、游戏式阅读的业余生活习惯。人是否能够拥有幸福生活,有时候不在于这个人拥有何种职业,而在于这个人拥有何种业余爱好。一个人如果有日常阅读的兴趣,这个人会因此而拥有宁静而丰富的业余生活。

日常阅读构成了人的精神长相的基本元素。真正的日常阅读对任何课题研究都是重要的,但它本身并不为了完成某个具体的研究课题。也正因为日常阅读所隐含的这种内在的精神追求,它才对人的日常生活构成有深度的持久的影响。

日常阅读是一种“业余爱好”。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他们所乐于研究的事情就是目的,而对于专业人士,这一工作只是手段而已。也只有那些直接感兴趣于他们的工作、怀着挚爱投身其中的人才会完全认真地对待这一工作。最伟大的成就永远是由这一类人(业余爱好者)所创造,而并非那些受薪的雇工。”[13]一般意义上的文献检索和文献解读也会发生一些阅读甚至大量的阅读,但那种阅读因目标太单一而使阅读的价值有所降低。真实的阅读是那些业余的日常阅读者或业余的阅读爱好者。

专业研究者或为了学位论文而做研究的人只是选择单纯的文献检索和文献解读,这样的人以学问为生,他把学问当作谋生的手段,他并非真正的读者。真正的读者是那些坚持日常阅读的业余爱好者。“人们把以这一学问行业谋生的人和为这一学问而生的人混为一谈,尽管这两种人甚少属于同一种类。狄德罗在《拉摩的侄儿》一书中就已说过,向学生讲授某一学问的人并不就是懂得这一学问和认真研究这一学问的人,因为真正懂得并认真钻研这一学问的人可没有多余的时间向学生讲课。开班授徒的人只是以这一学问谋生。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学问是‘一只能给他们下蛋的鸡’(席勒语)。”[14]

当然,也有不少人属于“两栖人类”,比如康德、尼采、罗素、杜威以及叔本华本人,等等。这些既属于以学问谋生的人,也是在学问中获得生活的乐趣。但是,那种为了完成某个具体的课题研究不得不做文献研究和文献解读的人至多只能成为学者、教授,永远不会成为真正有思想的思想家。“自古至今,在教授和独立学者之间就有着某种相互敌视。或许我们可以用家犬和野狼之间的相互敌视来说明这种情形……总的来说,教授得到的是厩棚里的喂饲,他们很适合于反刍食物,相比之下,在大自然中获得猎物者,却更适宜生活在自由的野外。”[15]虽然叔本华的这些话有点像老舍当年对大学教授的看法——自己没有沾上边,吃不上葡萄,就开口大骂那些沾上边的和吃上葡萄的,不过,也不得不承认,叔本华的比喻是有意义的。

按照这个思路,那些所谓的“学者”就不免会受到嘲讽和调侃:“我们就将会看到学者们在自己专业以外,完全就是笨蛋和呆子。总的来说,这样一个专科学者就类似于这样一个工厂工人:这个工人一辈子就制造一些特定的螺钉、钩子、把手——这些是制造机器或者设备所需的——除此之外,再没有做过别样的工作……而真正的人文教育却绝对要求多方面的知识和对事物的总体了解。一个更高意义上的学者因此当然应该是有着全面、统揽的知识。如果还要想成为哲学家,那在他的头脑里,最偏僻、最尖端的人类知识都得联系起来,因为——这些知识由能够在除此之外的哪里可以联系起来?第一流的思想者从来就不会成为一科的专家。对于这样的思想者来说,整个的存在就是一道难题,而对于这一难题,每一个思想者都以某一方式方法为人类提供新的解答。这是因为配获天才之名的人,只能是那些把事物的整体、事物根本的和普遍的特性作为自己的课题,并为此课题做出贡献的人,而绝对不是把自己一生都花费在试图和解释事物间某些专门、特殊联系的人。”[16]

对那些只有功利化的文献检索而没有真实的阅读兴趣的人来说,这些话是一个严重的提醒。

三、从“随便翻翻”到“博览群书”

研究者选择何种文献作为自己阅读的文本,这里面有一个选择的过程。阅读哪一本书和放弃哪一本书,取决于研究者的对书本的第一印象和直观感受。为了与书本建立联系并获得第一印象和直观感受,研究者最好到书店或图书馆“随便翻翻”,然后经由“一本书主义者”而走向“博览群书”。

(一)“好读书,不求甚解”

关于读书的情趣,有多种说法。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这个说法后来成为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此种读书境界堪称经典,也引起后人“对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多种猜想和解释。[17]

陶渊明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实际上是以“随便翻翻”的方式保持对书本的随意交流态度和轻松的直观感受。后来鲁迅直接以《随便翻翻》为题,肯定这种随意交流与轻松直观的益处:“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到得现在,还是如此,不用心,不费力,往往在作文或看非看不可的书籍之后,觉得疲劳的时候,也拿这玩意来作消遣了,而且它也的确能够恢复疲劳。”

(二)“一本书主义”

随便翻翻虽重要,却不能深入领会。“好读书,不求甚解”虽然是美好的日常生活,可是,研究者一旦进入课题研究,就会暂时离开轻松随意的日常生活而进入课题化的紧张状态。在正常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所谓“随便翻翻”或“好读书,不求甚解”只具有浏览和预备选择的意义。浏览是选择的预备,它总是导致对某些“基本文献”的重点阅读。

从随便翻翻到重点阅读,这是由博返约、由“多方面兴趣”转向“专业阅读”的过程。

专业阅读需要虚静而专一。一旦选择了重点阅读的基本文献,则应该以专一不二的姿态与这本书保持深度交流。选择一本书,实际上是选择一个愿意长时间交往的朋友。人可以有众多的点头之交,但几乎不可能有太多的朋友。

合适的读书态度是做一个“一本书主义者”:先读破一卷,再读第二本,再博览群书。

就读书这件事情来说,选择是重要的。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研究者总是有所不为,有所克制,保持“一本书主义”的忠贞。惟有那些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读懂某“一本书”人,才算是真正的读书人。这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有这种读书习惯的人总能够保持“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的安静的习惯,既不会在多种书籍中自动解除选择的决断力,也不会在选择之后轻易改变自己的方向。

(三)博览群书

“随便翻翻”或“好读书,不求甚解”虽然不能给研究带来直接而系统的关照,但至少它可以成为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相比之下,“一本书主义者”简直就是人间的“苦行者”。

“苦行”并非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能够自己做主而开心地活着。所谓“能够自己做主”,这是一种能够自我控制的思想者的状态。其实,做研究也并非人的目的,做研究的目的是让自己能够主持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成为有思想力的思想者。思想者意味着能够用自己的头脑去执掌自己的行动,而不是成为他人的附庸受他人奴役。

这样看来,“一本书主义”虽然对具体的课题研究有所帮助,但我们并不能满足于具体的课题研究。真正的读书,应该由“一本书主义”走向“博览群书”的自由状态。

其实,博览群书并不困难,它不过是再次向“随便翻翻”、“好读书,不求甚解”返回。

【来源:整理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