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传统文化>> 祭祀文化

祭祀文化

殡葬的发展(一)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殡葬事业是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行业。 
  说它老,是古来就有,如杠业、纸札业、棺材店、墓地等;说它新,是服务场所、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都与过去不同。现代中国殡葬业,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贸易往来的增多,文化交流的频繁,我国沿海的大城市出现了为居民大众办理丧事服务的场所——公墓和殡仪馆。但是,这种新兴的殡葬行业没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直到全国解放也没有发展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我国历史的新篇章。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殡葬事业已有了5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此期间,根据它的进展历程,可分作四个阶段: 
  1.公墓公葬 
  这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随着全国解放,特别是城市的解放,各地民政部门接受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公墓。对于公亩的管理使用,仍然沿袭旧时代的做法,出售墓穴,埋葬遗体。在社会上,以棺材店为依托的杠业依然存在。丧葬用品市场仍操纵在个体经营者手里。直到今日,在一些地方仍存在这种状况。 
  2.兴办火葬场(现有殡仪馆的前身) 
  这个阶段从1956年到1966年。1956年,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火葬,拉开了我国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发展的序幕。国家根据推行火葬的需要,大力兴办火葬场。先从大、中城市做起,进而到小城市和县城纷纷建立火葬场。截至1966年,全国共建立火葬场87个,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又改造旧的杠业,吸收其中一部分人为火葬场职工,建立殡葬服务职工队伍,当时,对社会上的殡葬事宜实行统一管理,提倡文明新丧葬礼,改革旧的丧葬礼习俗。 
  3.超常发展时期 
  这个阶段从1966年到1976年。“文革”期间殡仪馆(火葬场)建设得到了超常规发展,数量增加得很快,但是也带来建设质量不高,改革超前的问题。 
  4.新的发展时期 
  这个阶段从1978年到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殡葬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国家制定了殡葬管理法规,保证改革的持续发展;按照两个效益并重的原则,进行了殡葬事业经营管理的重大改革,使殡葬事业的面貌大为改观;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给殡葬事业注入了极大的活力,使全行业正在实现四项转变: 
  (1) 从行政管理向经营服务型转变 
  殡葬事业单位建立之初,主要是为推行火葬而设,是民政部门附属的一个行政性的事业单位。这些单位的人财物和经营活动的权力,几乎全部集中在民政局手中。他们的业务活动,基本上靠上级对下级的行政命令和下级对上级的负责原则来进行的,内无利益的驱动,外无竞争的压力,使殡葬事业办得很不景气。1983年,在民政部召开的殡葬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提出实行经营承包制,要求殡仪服务转轨变型,使殡葬事业单位由行政管理型转变为经营服务型,实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推动殡葬事业单位的发展。 
  (2) 从单项服务向系列服务转变 
   火葬场建立之初,只着眼于火化。为满足实行火葬的需求,仅提供运尸、火化和骨灰寄存。这样的简单化服务,极大地限制了殡葬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扩大了视野,殡葬事业打破陈规,以满足丧主群众的丧葬消费需求为准则,大力开发服务项目,扩宽服务领域,逐步实行了系列化“一条龙”服务,促进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3) 从封闭向开放转变 
  我国的殡葬事业单位是以行政区域建立的,而且多数建设在边缘地带,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单位之间也很少往来。改革开放以后,打破了这种封闭状态,单位之间加强了联系,开展了互相交流学习活动,有些单位通过出国考察参观访问,增进了国际交流和合作。同时,一些殡葬事业单位以设置服务站或销售点等方式使殡仪服务社区化,既方便了群众、开拓了市场,也推动了殡仪服务走出馆内,向社会开放。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