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丧葬习俗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彝族的丧葬,古代实行火葬,明清后斩改为土葬,夭折者有树葬、路葬、弃葬等葬法,老人死后有“接气”、“报丧”、“吊丧”、“献药”、“祭奠”、“指路”、“招魂”、“起灵”、“献水”、“制祖灵”等仪式。
接气是指老人弥留之际,子女要守着老人,在老人快要“落气”时,子女要用一只大公鸡对口“接气”,也有的由长子对着老人的口哈气,以示“接气”。接气后表示老人已去世。彝族的报丧方法是鸣枪或鸣炮,村人听到枪声,便会主动前来帮忙。
“告丧”是向死者的后家告之死者去世的消息,告丧人到后家后,先在后家堂屋里磕头,告之丧讯,主人招呼报丧人坐定,另设一空坐位,意为亡者灵魂就坐,接着捉一鸡让报丧人用左手杀死后切成块煮,鸡头、鸡翅、鸡腿用一根筷子串起挂在门框上,吃过饭后由直系亲属拉一只羊,请一班乐师和亲友杠着魂幡孝旗,敲锣打鼓,吹响长号、唢呐,前去吊丧。
“打断气羊”彝语叫“哥则曲”,意为断气的伴,是在老人亡故后,丧家拉来一只绵羊,抱在死者头上绕九圈后,用木棍把羊打死,把羊头对着死者的头放在一起,长者念祭词“你死了,你的魂要到祖先的魂那里生活你带走这只绵羊,作为你的财产,拿去给祖灵作见面礼”,念毕之后,杀羊烧肉祭死者亡灵。
“献药”,就是由毕摩依死者生前所患之病配成药剂,在灵位前架一竹槽,死者家属跪在灵位前用一小勺,一面由毕摩育《献药经》,一边将药汁注入竹槽中流出,意为给死者喂药,认为亡灵即可病愈。
“指路”是彝族送葬仪式上为亡灵指明通往祖地道路的祭祀活动,指路时灵柩放在树枝插成的望乡台之前。孝子跪两旁,毕摩念《指路经》边向致祭亲友身上撒米粒。诵毕,由死者的女婿或后家跪在弓箭处,将所备之箭向前方直射。由毕摩拿一只新笔,蘸着雄鸡冠上的血,用一个面镜照着纸扎的金童玉女,点画耳目口鼻之窍孔,然后便开始发柩,或火葬或土葬。
“火葬”,火葬时,要在预先选好的火葬地点挖一个坑,上放备好的白柴,烧男尸时堆9层柴,烧女尸时堆7层柴。子女亲友器灵一阵后,将尸体抬上柴堆。尸体的头向北方,男尸面向东方,女尸面向西方,点火焚化。火化后把尸灰捡起撒在山头竹林间,用卵石把火化地点围上一圈。最后由毕摩用红绿线系山竹根一节,及绵羊毛少许,盛入一个小布袋内,装入用竹子编成的小篾箩内制作为祖灵祭祀供奉在家中,整个丧葬程序便结束了。
接气是指老人弥留之际,子女要守着老人,在老人快要“落气”时,子女要用一只大公鸡对口“接气”,也有的由长子对着老人的口哈气,以示“接气”。接气后表示老人已去世。彝族的报丧方法是鸣枪或鸣炮,村人听到枪声,便会主动前来帮忙。
“告丧”是向死者的后家告之死者去世的消息,告丧人到后家后,先在后家堂屋里磕头,告之丧讯,主人招呼报丧人坐定,另设一空坐位,意为亡者灵魂就坐,接着捉一鸡让报丧人用左手杀死后切成块煮,鸡头、鸡翅、鸡腿用一根筷子串起挂在门框上,吃过饭后由直系亲属拉一只羊,请一班乐师和亲友杠着魂幡孝旗,敲锣打鼓,吹响长号、唢呐,前去吊丧。
“打断气羊”彝语叫“哥则曲”,意为断气的伴,是在老人亡故后,丧家拉来一只绵羊,抱在死者头上绕九圈后,用木棍把羊打死,把羊头对着死者的头放在一起,长者念祭词“你死了,你的魂要到祖先的魂那里生活你带走这只绵羊,作为你的财产,拿去给祖灵作见面礼”,念毕之后,杀羊烧肉祭死者亡灵。
“献药”,就是由毕摩依死者生前所患之病配成药剂,在灵位前架一竹槽,死者家属跪在灵位前用一小勺,一面由毕摩育《献药经》,一边将药汁注入竹槽中流出,意为给死者喂药,认为亡灵即可病愈。
“指路”是彝族送葬仪式上为亡灵指明通往祖地道路的祭祀活动,指路时灵柩放在树枝插成的望乡台之前。孝子跪两旁,毕摩念《指路经》边向致祭亲友身上撒米粒。诵毕,由死者的女婿或后家跪在弓箭处,将所备之箭向前方直射。由毕摩拿一只新笔,蘸着雄鸡冠上的血,用一个面镜照着纸扎的金童玉女,点画耳目口鼻之窍孔,然后便开始发柩,或火葬或土葬。
“火葬”,火葬时,要在预先选好的火葬地点挖一个坑,上放备好的白柴,烧男尸时堆9层柴,烧女尸时堆7层柴。子女亲友器灵一阵后,将尸体抬上柴堆。尸体的头向北方,男尸面向东方,女尸面向西方,点火焚化。火化后把尸灰捡起撒在山头竹林间,用卵石把火化地点围上一圈。最后由毕摩用红绿线系山竹根一节,及绵羊毛少许,盛入一个小布袋内,装入用竹子编成的小篾箩内制作为祖灵祭祀供奉在家中,整个丧葬程序便结束了。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维吾尔族人的丧葬习俗(二)
- 下一篇:闽东丧葬习俗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