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渊源概论(下)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9月25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中华,这个“中”,是指的天子所居住的地方,在当时就是中国。但是这个时候这个中国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这两个概念那是不同的,完全不同的。中 国——是一个主权独立,领海、领空、领土完全自主的国家。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国
是指一个具有主权的独立国家,领海、领空、领土完全自主的这么一个国家。那个时候的中国只是指天子所居住的地方,四周,在天子所居住的四周,尽管也是包括在
中国的版图之内,戎 夷 蛮 狄是中华民族,但是都称为“戎”、“夷”、“蛮”、“狄”,就这样称。“中国”这个词最早出现是在《诗经》,中国最早的古书,《诗经·大雅·民劳》有出现了“中国”这个字,“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经·大雅·民劳》
最后两句话:“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呢?用我们通俗的话讲,就是说天子所居的地方,它是受到四周的这些部族,这些蛮、夷、戎、狄支持的,
如果没有这些蛮、夷、戎、狄的支持、尊重,这个天子的主权那就靠不住,就不稳固。反过来,作为一个天子,所住的地方对于四方,
也要安定、抚慰,也要帮助他们,双方互相支持,互相保证安全,达到和谐的目的。就是这样,中国最早出现的“中国”两个字。传 统中华传统,什么叫“传统”呢?从表面上看,“传”,就是传下去,
成系统,叫“传统”,是的,从字面上来讲,好像很简单,你不传下去它就不能成系统,不能成系统它就谈不上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所以“传统”两个字它所包含的内在涵义过去 现在 将来有过去、现在、将来,
包含着这三个很重要的阶段。因为有过去,我们才知道有根本,我们从哪儿来,我们中华民族从哪儿来,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多少遗产,我们得知道,(这是)过去。现在,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人民生活有怎样的提高,这才知道,人们才知道往前走。(这是)现在。将来,正是因为有了现在,才有将来。那动力呢?
动力用物质生活提高了嘛,精神生活也要提高,欲望也就增加了,这欲望不完全是个坏东西,欲望的话,要从推动社会前进来讲,欲 望——动 力欲望是个动力,解决了衣食住行。衣食住行怎么来提高呢?
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怎么再进一步提高呢?这就不断地提高,不断地进步,这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我们不能把简单的欲望认为是个不好的东西,但是我们又要反过来讲,你不断地提高,
不断地用欲望解决衣食住行,不断地提高,你盲无止境,只是为了个人,为了私,自私,那就糟了。猜忌、争名夺利、功利种种都来了。欲 望之所以人类的欲望
不同于一般的动物,不仅仅是保全自己,不仅仅是延续后代,它就必须有许多的社会规律要遵守,法律制度要遵守,人与人的关系要怎样相处,这样的话,才能取得社会的和谐,才能取得社会的进步。传 统
所以,“传统”,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很简单的两个字,这里面包含了很多,既然要传下去,既然要成系统,它必须要具备两个重要的因素
要传下去,要自己成系统,传下去的话,“传统”应具备的要素之一:包容性就必须要具有宽大的胸怀,能容纳新的东西,容纳别人的东西,好的都吸收进来,你才能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否则的话,那你就在文化上就枯竭了,饥饿了,空虚了,
它就传不下去。需要系统,系统的话,它要连续过去、现在、将来,要系统。“传统”应具备的要素之二:排他性如果是要系统的话,它必须要有排他性,没有排他性,没办法成系统,那就是说,要排他,我要保存我的文化,要发展下去,
我必须要使它成系统。我虽然是要吸收,有这种宽大的胸怀吸收新的,吸收新的也是营养我自己,营养我的文化,那么,如果有人来侵害我,侵害我的文化,妨碍我的文化的发展,那你必须要有排他性,没有这个排他性的话,你就失去警惕,没有防御,那你也成不了系统。传 统
所以这个传统,它是既矛盾又和谐,矛盾和和谐是同时存在的,就是要看怎样的来掌握,怎样的来运用。这是对于整个研究文化它的方法、它的出发点、
它看问题的角度,都有很密切的关系。你稍稍一弄错,弄得不恰当,就很难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我们讲思想,思想不是想吗?我们这里所说的“想”,是指的理性思想,
不是我们一般的平常生活当中我今天想吃什么,想到哪儿去玩儿一下,想吃个什么,不是这种生活上的满足生活上的需要的这种想,我所说的这个思想,理性思想是一种高级的理性思想。如何总结前人的,
如何容纳现代的,如何展望未来的,这种理性思想。所以这个思想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就是想,实际上它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顺便在这里讲讲,想从我们今天的科学的角度来讲,
这个想是脑子想,大脑在思想,可是在我们中国过去就是心在思想,心今天我们想我们的心,心脏是主持呼吸器官的,不管思想,思想是用脑子、脑筋、脑神经、
大脑的某一部分有这个功能。过去没有这个想法,过去的科学不发达,反正都说心,善良之心我们所说的“善良之心”这个“心”,就是指的大脑,习惯上大家都明白了,用不着在字面上去纠缠,那个就白费时间了。
现在我们就解释文化,文化总体来讲是包含两部分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一部分是物质文化,一部分是思想文化。物质文化就是包括劳动人民的各种创造力、各种物质。有关衣食住行各方面的,
这里面包含的范围就相当广了,交通、建筑各方面,就是我们看得见的,用我们的感觉器官所能看得见的、听得见的,(都是)物质文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其次,精神文化,就是我们的思想,
高级的、理性的思想,所形成的有系统的,能成为中华民族脊梁骨的这种思想,能够使我们中华民族挺立住脊梁骨站立起来的这种思想,这是属于精神文化。那究竟是物质文化在先呢,
还是思想文化在先呢?这个先后问题很难把它绝对化,别样分开。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到底哪个在先?大致来讲,应该是物质文化在先,人类开始用火,开始知道挖一个洞,住在洞里边了,或者是做一个像鸟窝似的
在树上住,或者是造房子,大约都是这样的。思想文化,总结经验,把现在的一些东西用符号、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用符号把它记录下来,怕将来忘记,这恐怕应该讲是稍后的。
如果我们的思想文化不用一种符号,用文字,中国文字的特点——形 音 义形,字体的形状,字有一个字的写法、笔划,它写出来有一个形状,
特别是古代有许多字,形状跟实物还是差不多的,比如说,“日、月”两个字,日那个“日”字原来最初的写法就是一个圆圈一个点,中间一点,像太阳;月月,一个弯,就像一个弯月亮,象形文字,象形。
它不仅象形,“日”和“月”“日”和“月”两个字加起来,就成“光明”的“明”字。你看,日月当然是光明了,发光,它还会意。中国的文字有很多的特点,所以说我们刚才讲,文化必须要使用文字,
用一种抽象的文字、一种符号,把它记录下来,把过去、把现在记录下来,我们才能够根据过去的情况,根据现在的情况,我们才能大踏步地往前走,才有将来,永远都往前走。所以,文化应该讲
它是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部分。从一般来讲,我认为,物质文化先于思想文化恐怕物质文化应该是先于思想文化。我所说的思想文化思想文化是指的高级的理性思想文化,不是指的一般的,那个恐怕很难分出先后来,
一般的动物它也有,它饿了就想吃,天气冷了它就想往洞里钻,很自然。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我们先谈一谈物质文化,我们怎样来认识物质文化呢?
怎么样看待物质文化呢?物质文化就是一个真正的东西,一个物摆在我们面前,它也没有直觉,它也没有感情,如果我们仅仅是看到没有这种高度的理性思想去从中发觉,看不出什么东西来,
我们举万里长城可以看出来,这个文化的意义,多少古人看了万里长城,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万里长城,他那个解释就不一样了。有许多爱国的志士、英雄人物看了万里长城,
他那个思想感情就不一样了,不一般。我们举例来讲,在万里长城许多的诗人,写过许多对万里长城的看法,像《胡笳十八拍》,蔡文姬写的《胡笳十八拍》,
著名的唐代的诗人杜甫写过“三吏”“三别”,他从他们的眼里看起来万里长城——国防线万里长城是一道国防线,防御北方匈奴族的侵扰,保护中原、中华的先进文化所修的一道长城。
这个里面可以看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灾难,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斗争、摩擦,许多许多思想给我们鼓舞,给我们的勇气,给我们的自尊心和自强自立的自信心。
举例来讲,秦朝有一个守万里长城的大将叫蒙恬,就是因为守长城,最后服毒自杀了,受到内部的争权夺利的影响,
他为了(此)含冤服毒自杀。还有,汉朝有一个青年的将军叫霍去病,为了保卫国土,不愿意早成家,所以英年早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他说过两句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强大的敌人还在存在,经常地威胁着我们中华美丽的国土,我为什么要那么早就成家呢?我成家之后,那国家谁来保卫呢?
这么一个年轻的人就说出了这样一句自尊自强的、鼓励人的、爱国心的一种语言。最后,霍去病果然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再比如,守蓟门的民族英雄戚继光,,他守蓟门,
他原来是在南方抵御倭寇的,后来把他调到北方来守蓟门,因为那时候北方的民族为了保护中原的先进的文化,不得不重新修理长城,(调他)来守蓟门,可是这个时候,戚继光到蓟门的时候,
正是明朝走向衰败的时候,结果戚继光累累受到打击,累累受到打击。过去虽然立了赫赫的战功,调到北方来守长城,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是还是受朝廷的排挤,
最后就很不得意地死去,死在北方。这些人物把长城活化了,我们刚才所讲的都是在长城,好像就只有抵御国防,只是保卫中华民族,
我们现在中国长城以外的土地也是我们中国的土地,我们刚才解释过中国,中国从今天来讲,它是一个中 国——是一个主权独立,领海、领空、领土完全自主的国家。现在长城以外的地方,也是我们的民族之列啊。那怎么呢?时代不同了,但是也还有歌颂长城的一方面,它不完全是
看到战争的灾难,人民的痛苦,有许多爱国者保卫,民族和睦但是它还有民族之间和睦的一面。从两面来看,长城,北方的民族,当然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了,汉族的人口最多,是56个民族,少数民族,
北方的是蒙古族,现在说是蒙古族,还有满族,互相的茶、马,茶马市。他们蒙古族吃羊肉,煮羊肉吃,他要喝茶,喜欢用茶来助消化,
内地的许多茶叶运过去。蒙古的马是养得好,比我们中原地区的马要健康、英俊、多啊,茶马互相交换,茶马市。还有互相地交换盐,往来,还有这样的一个方面,
除了我们前面讲的长城好像是抗战的,民族欢乐另外一个,是各个民族欢乐的一面。清代有一个学者叫龚自珍,他写过一篇文章,就是《蓟南口》,就是现在那个南口,东南西北的南,南口。《蓟南口》他写了一个故事,我不念这文章了,
我就讲这文章里面的内容,他写的一个蒙古族,家中很多马,大概到中原来贩卖的吧。一个汉人骑着一匹马,大概是到南口去玩儿,用现在的话讲去旅游,两个人走到南口就碰上了,那个蒙古人就开玩笑,用他自己的马
故意来撞游南口的这个人,游南口的这个人他也不示弱,他就用他手中拿的马鞭,一鞭子就把那个贩马的蒙古人的帽子一下就打到地下了,落在地下了,表面上两个人看是在竞争,
你说你胜利吧,我也胜利了,两个人哈哈大笑。这显示出什么?一种民族的和睦、和谐,活灵活现。这正是因为长城长 城——中华民族的象征∕ ﹨民族精神 民族和睦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爱国精神,也表现了中国民族的和睦,
种种看不见的精神生活的内容,所以它能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这是一个脊梁骨,它能使中华民族挺直着、大踏步地向前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再举一个例子,唐三彩,
唐朝著名的工艺品,唐三彩,三种颜色,实际上不止,有六、七种颜色,一般地讲就是三彩、唐三彩。唐三彩是工艺品,我们看到的唐三彩里面有许多工艺品,我们现在看起来,那是赞叹。有的陶马,就是唐三彩的马,
它的形状是四蹄飞奔,张着口,在那儿嘶鸣,表现了一种奔腾、勇敢、勇往直前的这种精神,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它是表现这种精神。还有一种马,它不是奔腾,它用舌头在舔自己的腿,俯着头,低着头,
安闲地在舔自己的腿。这种艺术品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自尊 自爱 自强有这种精神灌输进去,它不仅是个工艺品的问题,它已经表现出一种民族精神的内容在里面。我们再举一个画家,因为唐三彩是唐朝的,
唐朝有一个大画家叫韩干,他绘画绘得很好,他画了两匹马,一匹白马,一匹黑马,这两匹马都是他直接控制,骑马的人是浓眉浓须,精神饱满,骑在马上安闲自得,
一种奋勇、自强自尊的这种艺术(形象),从这个画里面,我们就领会到这个精神。这正是唐朝兴旺的时候,唐朝在中华民族里面,是代表中国的文化,一直到现在。所以说,我们看,从这些,刚才讲的唐三彩,唐三彩除了马以外,
还有很多民器,就是人民的生活用器,陶俑,有陶井栏,这是人民生活当中的日用品,就是许多民器,它是准备殉葬的。从这些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唐朝人的生活,生活习惯、生活信仰,
以及各种的生活的发展的物质文明的程度,都可以反映出来。所以,文化,从物质文化方面,我们要抓住这一点,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还有,中国人有一种祭碑,
立碑记功的这么一个传统习惯。秦始皇到祭祀的时候就立过碑,立过一个记功碑。有很多祭碑仪式做纪念的。对的,在唐朝的时候,
文成公主和西藏的松赞干布结婚,通婚,立了一块碑,叫唐蕃会盟碑,这块碑就是用藏文和汉文两种文字刻在碑上的,这块碑现在还在,在拉萨,
现在大家到拉萨去,还可以看到这块碑,这块碑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这种文化的友好的往来,共同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所以从这些物化了的东西,
长城也好,唐三彩也好,碑也好,这些物化里面的东西,很清楚地看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再举眼前的例子,天安门前就有一块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个人民英雄纪念碑下面有浮雕,是从鸦片战争起,焚烟,一直到后来历代的
各种的抵抗侵略的一些浮雕。大家想想,每个人走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面,都要想起很多东西,想起了许多爱国志士,劳动人民的生活,为了中华民族的前景,所付出的血肉的代价。这就使我们子子孙孙永远不会忘记。这些不会忘记的东西,
永远是指导我们前进的无限的动力。我今天讲到这里,暂时告一段落,下次我们再接着讲,同学们,再见。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五个重要阶段
- 下一篇:漫谈中国的思想文化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