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传统文化>>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

大肚容天下—漫说弥勒佛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陆永峰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弥勒是中国民间普遍信仰、崇奉的一尊佛。在多数佛寺中都建有他的塑像或雕像,供大众礼拜。他那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形象深入人心,在受大众崇敬的同时,也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亲近。
弥勒渊源
弥勒,梵文Maitreya,音译“梅旦利耶菩萨”、“弥帝礼菩萨”,意译“慈氏”。汉译佛经有六部经典专门讲述弥勒出身、修行、成道、×等事项,所谓弥勒六部经,即《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观弥勒菩萨下生经》、《弥勒大成佛经》、《弥勒下生经》、《弥勒来时经》、《弥勒下生成佛经》,其中前三部又合称为“弥勒三部经”。按照以上经典所述,弥勒出生于古天竺波罗奈国一婆罗门家庭,出家后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先于释迦牟尼佛入灭,后上生于欲界第四天,即兜率天,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释迦牟尼佛曾为弥勒授记,预言其于兜率天寿满四千岁,大约相当于人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一说五十六亿六千万年)后,将下生人间,重新出家、修道,于华林园龙华树下登正觉,是为弥勒佛。之后,他将在三次法会上向世人说法,以救度之,即“龙华三会”。因为弥勒未来当成佛度人,是释迦牟尼法统继承人,所以又被称为“一生补处菩萨”。
佛教有三世诸佛的说法,过去佛中最著名的是燃灯佛,现在诸佛中则是释迦牟尼佛,未来诸佛中最著名的就是弥勒佛了。他具有救世的职任,在古代民间常被视为未来的救世主。在佛教史上,弥勒佛还被唯识宗(即法相宗)奉为鼻祖,其理论为无著、世亲所阐扬。传人中土后,到了唐代,经玄奘大师和其门徒的弘扬,俨然成为其时佛教大宗之一。
弥勒信仰
中土关于弥勒信仰的译经,目前可知的较早的是西晋大安二年(303年)敦煌高僧竺法护翻译的《弥勒下生经》、《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但弥勒信仰或当在此之前就已由西域辗转传人汉土,—般认为其传人时间或在汉代。自有关经典相继译出后,弥勒信仰开始广泛流布于中土,得到僧俗普遍信仰。
僧俗间的弥勒信仰主要可分为两种:一是弥勒净土信仰。净土原指清净安乐的佛土,与世俗众生所居的充满烦恼污染的“秽土”相对。兜率天有内外二院,其内院为其生处与常居说法处,佛教称之为“弥勒净土”。信众供奉弥勒,以求往生弥勒净土。中土更有净土宗来阐扬、推动此信仰。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即为净土宗两大法门。佛经中描绘的弥勒净土是一个安乐祥和、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这里土地平坦、肥沃,没有蚊虫毒蛇,风调雨顺,粮果丰美;人人和睦喜乐,平等不恶,无灾无患,也无烦恼妄念;遍地琉璃珠宝,有乐器不奏而鸣,诸天女捧而起舞……如此种种,与充满忧患、烦恼的尘世形成了强烈对比。按《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的说法,凡信奉弥勒菩萨,供养礼拜、诵念其名者,命终之时,弥勒菩萨将率诸天子,播散曼陀罗花,亲迎此人往生弥勒净土。因为弥勒净土的美妙和奉持的简易可行,对僧俗产生了巨大吸引力,信众诵持弥勒佛名,修心行善,以获死后往生弥勒净土。
第二种则是下生信仰。弥勒菩萨将在未来下生人间,觉悟成佛,并于龙华三会中救度世人,因此信众信奉弥勒,主张多行善事,积善果,以求在龙华三会之中蒙受其救赎。弥勒就是未来世界的救世主,这种信仰其实又可称为“救世主信仰”。弥勒龙华三会救度世人,也隐含着对既有秩序和现实人生的否定和推翻,在古代中国它经常被赋予政治性的含义,被历代农民起义、特别是具有民间×背景的农民起义所利用。很多农民起义的领导者都宣扬现世是黑暗的末世,而自己是弥勒下生,正为救世而来,以此来呼吁、诱引民众追随、拥护他们。弥勒佛在这里已成为救民于水火、给予其美好愿景的救世主,是民间反抗暴政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正因为如此,民间的弥勒信仰曾屡次遭受统治者的打击、禁止。唐朝以后,弥勒信仰除了在民间×中继续获得热烈尊信外,在一般民众中的信徒逐渐减少。在净土信仰中,‘最终是弥陀净土成为了主流。
弥勒形象
历史上的弥勒形象主要有3种:一是早期的形象,为交脚弥勒菩萨形象,该形象为菩萨形,身形清秀,交脚而坐。甘肃炳灵寺石窟西秦(385~431年)时期的壁画中已有此形象。稍后则是北魏(386—557年)时期的禅定式或倚坐式佛装形象,与释迦牟尼佛的形象并无多大区别。
我们熟悉的身着袈裟、大腹便便、满脸乐呵呵的大肚和尚则是弥勒菩萨的第3种形象,这一形象到了五代(907~960年)以后才开始出现、流行,其产生与五代时一位叫契此的和尚相关联。根据《宋高僧传》、《佛祖统纪》、《景德传灯录》等书的记载,契此和尚号长汀子,不知从哪里来,有说他是明州(今浙江宁波)人,体型肥胖,额多皱纹,大腹便便,又言语无常,随意寝卧。经常持一锡杖,上挂一布袋,其生活器具都贮藏其中。契此出入于市集村落,见物则乞,所乞食物,不拘荤素,饮食之余,常置部分到布袋里,所以又称“布袋师”,后世直称“布袋和尚”。契此曾经卧于雪中而身上无雪,又经常示人吉凶而都应验,并有以布袋为道具向他僧示禅之举,在当世已被视为奇僧。契此和尚与弥勒菩萨直接关联的契机则在其圆寂之时。僧史谓契此于梁贞明二年(916年)三月,在明州岳林寺东廊下示灭。临终说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干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这在他人看来,其实就是在向世人宣明自己就是弥勒菩萨转世。契此坐化之后,又有人说在别的州县看到他负布袋而行。这样,其临终的诗偈加上其在世时的异行、入灭后的神迹,使得契此和尚的形象逐渐与弥勒菩萨契合、一致了起来。当时江浙一带的僧俗就开始竞相图画其像来礼拜供养。到了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岳林寺住持昙振为契此和尚建阁塑像。此后,按照契此的形象来塑造弥勒菩萨渐成定例,契此和尚也成为了弥勒菩萨的化现,受到僧俗供奉。据说契此经常到宁波奉化雪窦寺弘法,所以又有雪窦寺为弥勒菩萨道场的说法。
明清以来的佛寺,进了山门之后第一重殿通常就是天王殿,殿中间供奉的就是弥勒菩萨,有笑迎四方信徒之意。其笑口常开、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的形象,常常给人欢喜、亲切之感,无形中拉近了佛国与世俗的距离。弥勒与契此的融合也可以说是佛教世俗化、人间化的一种结果。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