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米仓道”南江段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常言"米仓道",乃古代陕西汉中翻越米仓山入蜀之古道,人称"米仓道"。

"米仓道"从汉中入蜀至巴中共240多千米,其中南江境内150多千米,据文献载南江境内的"两角山"、"截贤岭"等处有古人题刻:《通鉴》胡三省对"两角山"注云:"兴无之南有大行路通于巴州,其路险峻,三日而达山顶,其绝高处谓之孤云两角"。按文献记述的"孤云两角"实考其地理位置,"孤云两角"即南江的两角山,两角山西侧略低处,有大小三峰依次递减,各孤云山或孤云岭,山有古道,古为汉(中)巴(州)军事、文化、商贾要道。《南江县志》又云:"自治城西韩溪上至孤云山,经兴隆寨、平河场、中坝、城墙岩,按南郑界,复经庙坝,喜种坝而入南郑县,为汉时自汉入川要道"。据考"米仓道"自开发始至今使用时间长达三千多年。《南江县志》又云:"隋大业三年,因此道交通便利,难江(南江)划属汉川郡(郡治今汉中)"。又云:"有张飞碑,其文'运飞率精卒万人,大破张□於八□,立马勒铭, 弃马缘山,与麾下十余人从米仓道退还南郑'"。

"米仓道"除文献记述以外,古人类还留下不少石刻墨迹,相传:南江"截贤岭"上有"萧何追韩信到此"碑;琉璃关探梅石刻云:"绍兴三年(1133年)二月十五日,金贼犯兴元府(汉中)帅程亟趋米仓道遁入阆中"。此题刻位于南江县琉璃关探梅石上,保存完好。

"米仓道"起于陕西汉中南郑,翻大、小巴山,过米仓山进入蜀地南江县境,穿越南江县150多千米后跨入巴中,又沿巴河、渠江南下重庆,此乃水陆交融之"米仓道"之一,又其陆路,经蓬州(蓬安)顺庆(南充),再下合州(合川),直抵江州(重州),此乃南米仓道所经之路线矣。沿南方丝绸之路经南部、三台、中江沿线抵成都。此乃米仓道西线矣,此线其北乃接广元入蜀古道。

"米仓道"入南江后又东分,经贵民关入通江"汉壁道"、"洋万涪道",抵终点地重庆、成都。

"米仓道"古文献记载不多,对于它的研究,仅以古道沿线的关隘题刻,出土的古钱、银器、陶、瓷器、古文化遗址等有时代性的实物进行简考,在古时候"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条件下,位于 米仓山南麓的南江境内长达150千米的古道上残留和出土如此多和珍贵的实物,足以证明,米仓古道在我国交通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了。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