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万里桥与枕江楼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出成都老南门(旧名江桥门)不百步,有座跨越锦江两岸的石桥,人们习惯叫它“南门大桥”,实际上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它就有个非同小可的名称:“万里桥”。《名胜志》载:“蜀使费棉使吴,诸葛亮

唐代许多大名鼎鼎的诗人歌咏过它。杜甫诗中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还引用它以指明“草堂”的位置。王建赠女诗人薛涛诗有:“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巷里闭门居。”张籍诗:“锦江近西烟水防诗:“万里桥西万里亭,锦江春涨与堤平。拿舟直入修篁里,坐听风湍澈骨清。”这些诗中不但提到它,还描写了当年景色。历代以来,还有不少诗人墨客对之挥毫寄兴。

这座桥西侧,在20年代沿锦江岸,建起一幢江南水榭式的酒家,取名“枕江楼”,若与万里桥相提并论,当然渺乎其小焉。但,它在50年代之前,九里三分圈子里的成都市,这幢坐落在锦江之滨的雅致酒楼,楼头有临流小亭,碧瓦朱栏,几净窗明,并以它的“醉虾”出名,遂成了当年蓉城燕集有名之地。

抗战期间的1938年,张恨水时编南京《新民报》副刊,于南京沦陷之前,经武汉赴渝后来游成都,当时成都新闻界二十余人,特假座枕江楼宴张恨水,宴前《成都快报》记者李敦厚研墨展纸请张留墨,张当众略事思索,对景感怀,立即执笔濡墨,于雪白的宣纸条幅上写成七言绝句:

江流呜咽水迢迢,惆帐栏前万里桥。

今夜鸡鸣应有梦,晓风残月白门潮。

周佛海未当大汉奸之前,于1938年lo月22日由武汉飞抵成都,次日还在枕江楼吃醉虾,周的日记中有:“10月23日星期日,九时半起……偕冯志翔、曹荫雅、曹谷冰出游览,首至工部祠、工部草堂,继至青羊宫、二仙庵,再至武侯祠,‘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幼时早已景仰,今始瞻拜。最后至望江楼,游薛涛之枇杷巷、薛涛井等地,午饭于枕江楼,食醉虾,甚鲜……”

张群在成都时,一天偶然兴起,要去吃枕江楼的醉虾,他的管机要的魏达俊,还临时邀郭有守、官大中作陪。

1942年岁暮,孙止疆邀留寓成都之学者诗人沈祖棻、庞石帚、萧中仑、高石斋、刘君惠、萧印堂等宴于枕江楼,时前线连天烽火,后方流离载道,成渝等地,时遭敌机空袭,杯酒之间,感时伤怀。沈祖棻(时任金陵大学教授)首先成《高阳台》一阕,抒流离之恸:

酿酒成欢,埋愁入梦,尊前歌哭都难。恩怨寻常,赋情空费银笺。

断情长逐惊风转,算而今,易谴华年,但伤心,无限斜阳,有限江山……

庞石帚、萧中仑、高石斋、刘君惠等均有和词,消胸中块垒。此次宴集,朱寄尧、王淡芳于《四川近百年诗话》中详有记述。

万里桥原系七洞石拱桥,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水泥路面石平桥。现在综合整治成都府河、南河(锦江),要把它建为53米长,40米宽的大桥,改建后的万里桥,当更会大大地溢彩流芳。枕江楼沿锦江岸边紧傍着万里桥北头,扩建万里桥,它自然要让道于新。

这里,还要附带说说:老东门外锦江上,近年新建成那座壮丽的“九眼桥”原系明代的九孔石拱桥,叫“洪济桥”,有的文章中,把它说成“万里桥”,实误!

岁月悠悠,国事日新,爰泚笔记此。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