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的贡院街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成都贡院街,与原三桥北街、东御街、西御街形成一个十字口。它的南口与三桥北街衔接,北口距皇城门外的“为国求贡” 的全石质牌坊只有40米左右,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系回族人民饮食铺子的集中地。因居住在旧皇城附近的群众习惯地将贡院街喊成“皇城坝”,它的正名反而被人们淡忘了。
皇城坝附近有清真寺7座:贡院街中段有义学寺,西御街东口(原新华书店隔壁)有西寺,东御街有东寺,皇城坝东侧的东鹅市巷有十寺,它的西侧西鹅市巷有皇城寺,距皇城坝不远的东华门街有七寺,在西华门街(八寺巷)有八寺。因此,附近街道居住的回族人民比较集中,从而皇城坝日积月累地形成了回民饮食一条街。因回民禁食猪肉,所以在皇城坝没有一间非回族人经营的饮食馆子。
贡院街是一条不长的街道,街面只八九米宽,从“为国求贡”牌坊算起,也不过200米左右。除去贡院街北口有一家约40米的住户外(无铺面),从“大茶铺”和对面的“忠安祥”客栈起至贡院街南口,也不过160米左右,街面两边各有铺面40余间,95%的铺面都是卖吃食的。据笔者回忆,大型餐厅(包订席桌,铺面宽敞)有鑫记餐馆(地处贡院街南口)和晏乐春餐馆(地处贡院街中段)。鑫记餐馆是以包席桌为主,从海味席到九大碗(全牛肉席),有三四个档次。我有幸在20世纪30年代随父兄在该餐厅参加过几次宴会。除当时的海参、鱼翅、鱿鱼等海味,也有鸭、鸡、鱼、兔,但我记忆最深的是该餐厅的有名甜菜——“酿藕”。在该餐厅高中档席桌中,都会安排这一味甜食。据老一辈介绍,酿藕的烹饪过程,并不复杂。大致是将质量最好的红花藕,直径为4.5厘米左右,去头尾,取中段,洗净。再将质量好的糯米,稍为“燎”(即加水后煮开就行)一下,慢慢地将“燎”过的糯米填满在藕眼内,然后放在蒸笼中,蒸熟即可,不拿出笼来。把冰糖和牛肉(质量好的莱油也可)在锅中慢炒成混合体,然后放上红、绿、黄色的果脯共一两五钱左右,切成颗粒状,加人混合体中,再加一两五钱左右的水,勾点清荣。上席桌前,从蒸笼中取出酿藕,摆成双行放在盘中央,浇上甜度适当的混合体(这种混合体,烹饪同行们传统名字都称“滋汁”)即成。在以咸味为主的席桌中,加上“酿藕”,确有调节口味、增进食欲的功能,被回族人民誉为传统珍品,百吃不厌,历久不衰。 “晏乐春”是仅次于龛记餐馆的大型餐厅,不仅包办席桌,还卖零餐、零食。在每天午前九十点钟开始卖的牛肉煎饼,是相当有名气的。它选料精细,先剔去筋骨,然后洗净,肥瘦兼搭。切碎后,用酱油、味精、花椒面、姜末、葱等拌匀为煎饼心子。然后用上等面粉,烫得半熟后,揉掐待软硬适度,冷却后,切成六七钱重小块,将心子包在里面成圆形,压成一厘米左右的薄形饼状,用清油慢火煎炸,六七分钟即成。香酥脆的口感很好。这个餐馆包的席桌,多数菜肴与鑫记大同小异,但它制作的牛杂烩,却别具一格。它仿照回民每年在穆罕默德圣诞席桌上的两样名菜--牛杂烩和八宝饭的制作方法。牛杂烩以牛肚汤为主,据说是先烧牛肚熬汤(约8小时),再加心、舌、肠头等内脏,最后再加少许青笋、红白萝卜脸熟即成。其味深长,香气四溢。每次参与宴会的回民,都会筷不停挥,食尽为止。甜菜八宝饭,则是精选过的糯米加水煮开,立即将米汤滤出,然后用红糖和牛油经混合熬制成汁水,将内江产的各种果脯(适当使用)与“燎”过的糯米搅办均匀,用大碗盛装放人蒸笼内,看火的大小,在一小时内就蒸熟了。出笼后,八宝饭的颜色呈碧黄色,入口香甜,油而不腻,受到回民喜爱。
在贡院街,除上述两大餐厅外,中档饭馆而又生意兴隆的当首推“都一新”餐馆。它是一单间铺面,紧靠吟啸楼茶馆。但铺面深邃,一进门,左右各有七八张方桌,每次可同时容纳百余人进餐。菜肴除鸡、鸭、鱼、肉,各种蔬菜达四五十种,适合各种消费者需求。从每天上午×点起,均坐无虚席。当时(1936年)笔者读中学,寄住在四川大学(皇城内家兄正读川大经济系)。因经济问题及民族习惯,无法在校内搭伙。
每月有二三次,我们自己煮饭后,在“都一新”饭馆买一样菜位食。当时买一份牛肉烧豆腐是8个铜板,合一吊六百钱,一份回锅牛肉是12个铜板,合二吊四百钱,而且每次还可用小铜锅要些牛肉原汤(免费的),兄弟们就打个“牙祭”了。该饭馆特点是菜肴品种多,尤其是味道好,因此,营业额很可观,老一辈说决不亚于“鑫记”和“晏乐春”。 其他在贡院街卖卤菜的饭馆(兼卖各种面食),也有六七家,面馆也不少,比较有名的是靠近鑫记餐馆的“包面馆”。“包面”,是回族人民对今天叫“抄手”的称呼。因为它注重选料,带筋的牛肉,一律剔去。用手工剁的心子,十分细嫩,加上它熬制的牛肉原汤,香酥可口。从早上九十点钟,一直卖到深夜。每碗只卖四个铜板,合八百钱。由于适合每个档次的消费者,每当中午和下午,更是高朋满坐。在西鹅市巷口的贡院街北段,还有一家比较特殊的卖蒸牛肉和锅魁的小馆子,它是劳动人民经常光顾的大众化馆子。地方不大,最多十三四个平方米。在铺面和街沿之间,摆两张长方条桌,沿桌子各摆两张长条凳,可坐十二三人,左侧一个大炉灶,上面一口约二尺五寸直径的大锅,可蒸四五笼蒸牛肉。绝大多数买主都是拉黄包车、推车、抬轿的,以及小商小贩。据老一辈讲,它买的原料,多系“下脚货”但在加工时,毫不马虎,搞得清洁卫生。店主马婆婆,五、六十岁了,特别注意“火工”,蒸的牛肉很“肥合”,价格起点,只3个铜板就买半碗,一般人买一碗,也只需一吊钱,还撒些“芫荽”在上面,再买两个白面锅魁(四百钱),就可吃饱。因此,经常门庭若市,下午两三点钟就卖完收摊了。当然,一般衣冠楚楚或派头十足的人是不怎么光顾的。
在街沿上摆摊卖吃食的也有好几处,但使人记忆深刻的有两处:一处是贡院街北口“大茶铺”门口卖蒸红苕和芋头的。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就将清洗剥削干净的红苕、芋头放人蒸笼,按季节差异,每天7点左右就开卖,火候到家,不少回族人民、学生买来当早点吃。两口大锅蒸的红苕、芋头共100多公斤,10点钟左右就卖光了。笔者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读小学时,也曾买来当早点。它价钱便宜,一个铜板也卖,又可口,又省事。另一处是贡院街的东鹅市巷口卖“酥饼”的。它的“酥油”,主要以牛油为主,加上椒盐及少量面粉煎成混合体,适当勾点“荧”,涂抹在旋子锅魁上,通过先煎后烤而成。香气四溢,十分可口,这也是贡院街具有特色的一种小食品。
另外,在贡院街还有两个较大的茶馆:一处是靠近贡院街北口的“大茶铺”,宽有四间门面,里面宽敞,可容茶客四五百位。它对面就是“忠安祥”客栈,住的一般都是陕西、甘肃、川西北来蓉做生意的(生意经营皮毛、山货、药材),且多数是回族。“大茶铺”就成了他们谈生意和休闲的好去处。另一处是名叫“吟啸楼”的茶馆,两间铺面,一间卖回族食用的糕点糖果,一间作为茶馆进口,里面也较宽敞,可容茶客二百余位,大都是本地回民的聚会、茶话的地方。
贡院街另有一家相当大的干杂铺,在义学清真寺隔壁,有三四间铺面宽,从各种海产品到本街各饮食馆子需要的各种调料,以及日用杂品、香烟等,基本上应有尽有,配套开设,生意很红火。
除以上介绍的情况外,其他铺面都是卖吃食的。各种腌卤、面馆、牛羊肉杂碎汤、各种油糕铺、点心铺、汤元、粽子、马蹄糕、糯米元子(即珍珠元子)、黄糕、谬糟蛋、王胖鸭、凉粉、凉面、红撒(回民专有食品之一,多在每年回民×节或穆罕默德圣诞之间制作出售,酥脆香甜,深受回民喜爱)等。回民日常生活的内容,还是比较多样化的。
解放后,为了都市现代化建设的总体需要,处于市中心的贡院街,经过三次扩建,已旧貌换新颜。在1997年,更扩展为天府广场,与成都市的建设配套,更显得绿草如茵,气派雄伟,成都市民感到无比骄傲。随着城区面积扩展,原有回族人民的餐馆及各种小食,都分散在全市各个城区街道,不少的仍保留了原有回民喜爱食品的风格。目前,不少回族老年朋友回忆起几十年前的回族饮食一条街——贡院街上各种回族人民的特殊食品,还是津津乐道的。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