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礼仪习俗披麻戴孝与祭奠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安排完死者断气后的琐事,便开始治丧了。
丧家在堂屋设置灵堂,安放灵柩,供人悼念。灵柩前用白布作幔,其上挂死者遗像,其前设案桌,案上置灵位,有的还将灵位置于纸竹扎糊的“灵房”内。灵位两旁摆有纸扎的“金童玉女”,俗称“陪灵娃娃”,案上还摆有烛台、香炉、果品等。一些仕宦之家还在屋宇西阶竖立白绸或黄绸的“铭旌”,上面写出死者的最高官位或学位。
时至今日,一些人家仍在家中设置灵堂,或在街檐上临时搭起个棚子作灵堂,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等送来花圈和被称为“幛”的被面、布匹、毛毯等,并用黄纸写上“悼”、“奠”等字,贴在上面。也有送钱的。亲友前来吊唁,哀乐声声。有一些人家不设灵堂,往往直接把死者从医院送到火葬场或墓地。
旧时礼制,人死三日后丧家上下都要“成服”,即身穿白布孝服,头包白布帕,鞋上蒙白布。(相传,头包白帕之俗始于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去世后,蜀民悲痛万分,纷纷为他披麻戴孝,以示哀悼。当时习俗,服孝要三年,农民身后拖着长长的孝布不甚方便,于是大家干脆把孝帕子包缠在头顶上。这一习俗流传至今。30年代,黄炎培先生旅蜀时曾写诗云:“川西男女折缠头,此俗相传念武侯。文野在心非在貌,东邦木屐亦风流。”)“正孝子”(死者的儿子或长孙)的孝帕长八九尺,头上缠一部分,后面拖一大幅,直到脚后跟;还要戴一顶用竹条粘纸的“麻冠”;孝衣外穿粗麻布背心,腰间则系一条麻绳,是为“披麻戴孝”。由于亲属与死者有亲疏远近的不同,丧服也有五等,即斩哀、齐哀、大功、小功、缌麻,人称“五服”,既分孝布的粗细,又分服孝时间的长短。另外,女婿腰间还要系红头绳编的腰带,以示区别。
目前,丧服之制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世纪30年代,四川开始有左臂佩戴黑纱为有孝在身的标志。建国后,佩戴黑纱逐渐普遍。前来吊唁的人或佩戴黑纱,或佩戴白花,只是在一些偏僻山乡还有死者家属披麻戴孝的情形。
旧时,在成服之日,亲友也多携带幛、联、帛、烛等前来吊唁。吊客上香,在司仪的引导下,行三叩首礼,礼毕,孝子叩首回谢。
为超度亡灵,旧时多要请僧道念经,做道场,三、五、七天不等,甚至更多。据说后人给死者多念经,便可以减轻死者的罪孽。为此,富贵之家往往不惜钱财,大做道场。念经期间,整天鼓乐喧天,哭泣不停,一日三餐要敬香、献帛、供饭。女眷早晚要哭泣,有客来吊唁时,还要陪着哭。此外,这段时间孝子见人就叩头,有的还到茶馆、酒店给人叩头,据说多叩头,也可以为死者减轻罪孽。但这种叩头并不十分注重礼仪,只是有所表示而已。
旧时,家中神龛上都摆列着列祖列宗的神主牌,每死一人,就要添一块神主牌。神主牌为可以对折合拢的两块木牌,先请名人“书生”,在正面用楷书恭写“故显考某公讳某某老大人之神主”,夹层中书写死者生卒年月。“神”字右一竖不写,“主”字上面一点不书,其后请另外的名人任“点主官”来完成,俗称“点主”。届时,用轿子接来点注官,孝子在门外俯迎,点主时,“陪主官”二人分立左右。点主官用一块红纸书“神主赞词”,折叠放于神主牌夹层中,并用新毛笔蘸孝子中指的血和朱砂把所缺的一竖、一点补上,再将神主牌插入底座内,用玻璃匣子封好。
点主后要举行“家祭”,亦称“家奠”。一家人跪在地上,司仪念祭文,不外乎歌功颂德、祝愿平安等等。旧时,一些地方在念完祭文后,还有一人到灵牌前说一些打诨之话:“噫嘻噫嘻,走到灵位前站起,我想吃一块肉,又怕主人家不欢喜……”
一些人家在点主后行“三献礼”,此与家祭略有区别,要请人诵讲经书,举行一献、亚献、终献,礼节异常繁冗。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