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习俗做寿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人过40之后,就要在生日(旧称“母难之期”)接受后辈、亲友的祝贺,并酬谢客人,俗称“做寿”、“做生酒”。旧时对做寿颇为重视,在满整十岁那年的做寿尤其隆重。随着年岁的增加(特别是60岁以后),客人越来越多,排场也越来越大。
做寿是一件十分重要而慎重的事,按照旧俗,每个人并不是生下来就可以有做寿资格的。在四川南部,第一次做寿是由太母娘操办的,俗称“开寿”。大体情况是这样的:女婿婚后第一次过生日时,岳父岳母带着礼品到女婿家去祝贺。所带礼品一般有鱼(象征年年有余)、米酒(象征粮食充足)、面条(象征长命百岁)、衣服(象征女儿有依靠)、桂圆及枣子(象征早生贵子)、桔子(象征大吉大利)等等,女婿则打酒割肉以款待岳父母。
“开寿”并不算正式的做寿,因为它不设寿堂,没有叩拜之礼,客人也只有岳父岳母。正式的时候,有的事先要发请帖,内写“为贱辰菲酌候光”或“为母难之期,教治菲的候光”等字样。如果不愿客人多来,还可事先发“辞帖”,谢绝别人的祝贺,或在寿日外出,由家人敷衍祝寿之亲友。一些文士官宦之家,还事先发出征文启示,请名家作寿序,事后又汇印成册。有的还雕寿文于梨木上,在寿日挂出。
到了父母的寿日,出嫁的女儿要回来祝贺,送上亲手做的鞋,还有衣料、寿面、寿酒等等。如果父母都在,不论他们是否同庚,皆为双寿,送礼也就该送双份。其他亲朋好友也纷纷携带寿联、寿糕、寿鞋、寿桃、寿烛、寿面等前来祝寿。
寿日的前一天晚上,寿者与家人团聚在堂屋里,红烛高烧,一家人吃挂面,叙家常。挂面面条长,以喻其长寿,是谓“寿面”。富贵人家还设寿堂,挂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幛,贴上斗大的“寿”字。寿日这天,在摆上茶点以后,寿者穿戴得整整齐齐,敬拜祖先,然后再接受子女等晚辈的敬拜,随后大摆酒席酬谢客人,富贵之家还会请来戏班子在家中唱戏祝贺。一些人家还有所谓“上匾”之举,即在寿日这天,由10余人将黑底金字的寿匾抬入,在鼓乐和鞭炮声中,×在中堂正梁之上,寿者子孙及众亲友向之敬拜。民国年间,有的还要用绘有“松鹤图”的“寿碗”或印有祝寿之诗的“寿巾”回赠亲友作为纪念。
作寿的场面规模,视寿者社会地位和家境贫富而定。贫苦人家无力操办“做生酒”,只能略为表示,吃顿寿面而已。富贵人家往往大摆酒席,宾客盈门,大讲排场。清代自贡大盐商王余照53岁生日时,为了炫耀自己,大设寿筵,达官贵人纷纷登门祝贺。其寿序请翰林院编修、云南兵备道赵树吉撰书,武英殿大学士贾桢、工部尚书瑞常,翰林院修撰翁同和等也列名拜寿。1930年,新津县兰衢之为其父兰璧光庆祝60大寿,特地安装发电机发电,轮流演出川剧、京剧、杂耍,并放映电影,场面极大。成都、乐山、宜宾及新津各地前来祝寿的军政商各界宾客多达3000余人,大街上来往车辆川流不息,兰公馆人满为患,专门负责接待的就有350多人,寿期持续5天,前后费银洋8万元。祝寿之日,堂屋内贴上巨幅“寿”字,摆着桃、果、面、酒,兰璧光正坐在雕花鎏金太师椅上,在鼓乐声中接受众人的敬拜。
由于生日又是“母难之期”,所以有的人过生日虽用酒宴招待客人,自己却素食。
旧时,一些贪官污吏、袍哥舵爷还利用做寿之机大发其财。每逢生日(本人、父母甚至妻子),他们在数月之前便发请帖,送书柬,公开索取彩礼,有的甚至强行向老百姓摊派。届时,贺礼送到而人不来是可以的;若贺礼不到,便日后要算帐了。当时曾有人撰联讽刺说:“大老爷做生,钱也要,米也要,红黑一把抓,不分南北;小百姓该死,稻未熟,麦未熟,青黄两不接,送啥东西?”
新中国成立以后,做寿在民间流行,但规模较小,限于亲朋好友之间。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寿之风日盛,寿筵也越摆越多了。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