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星堆看蜀人的由来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我曾想,今日之中国人,以汉族论,纯种的汉人恐怕是很少。我们都是"杂交"的后代。民族间的杂居和融合, 使我们无论在躯体和环境方面,都有许多共同之处。正因为这样,许多古民族看起来也许是消失了,殊不知在我们今人的身上,同样可以反映出其某些特征。
蜀族得名于蜀山氏。这个氏族由来已久。《华阳国志·蜀志》的第-句话就是:"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也就是说,在考古学分期的旧石器时代,民族学分期的蒙昧时代,传说中的伏羲氏时代,蜀人的部落,就已经形成了。他们活动的地域,是在蜀山一带,所以名曰蜀山氏。而蜀山就是岷山。至于这蜀山氏最早又是从何处来的, 也是众说纷纭。一说是古彝人从滇池一带出发,来到昭通, 沿岷江而上,到岷山聚居的,这主要是陇贤君等学者的意见。另-说则认为蜀人是古羌人的-支,是从青海的西北方向南下而到达岷山的,其代表是四川的任乃强先生。他在《四川上古史新探》中,有详细而精辟的论述。 这些问题,还是让专家们去争论为妙。我们知道蜀人很早就在岷山就对了。
古羌人是游牧民族,他们到了岷江河谷,怎么变成了用野蚕抽丝的蜀氏呢?
羌人来到岷江河谷,并非一帆风顺. 他们受到先在那里定居的戈基人的反抗. 这段史实,反映在羌族最早的史诗《羌戈大战》和《嘎尔都》中。
《羌族释比经词》说,羌、戈基人摆阵比武,比劈柴,比用石头和雪坨拚打, 比用木棍和麻秆打斗。三次交战,戈基人都失败了,羌人终于战胜了戈基人,在岷江河谷站稳脚跟。从这首史诗双方使用的工具看(石、斧、石头、木棍), 这场战争大约发生在石器时代。
戈基人、羌人称为"窑人",说他们居住在半山腰的石洞中, 再看氐字,甲骨文未见,而金文作s,像地上之洞. 而戈基人其语音中的基,与氐音近. 因此,疑羌人称为"戈基"的人.实则就是氐人。羌人的史诗《嘎尔都》说" 羌人战胜窑人(戈基人)之后,双方便歃血为盟,保证今后互不侵犯。"(手抄本<羌族民间故事资料集>引自≤羌族文学史》)这样,两民族渐渐融合,于是,才有蜀人来自氐羌的说法也有学者,以《后汉书·西羌传》为据,认为四川有羌人是在公元前5世纪末,也就是战国时期。其时,无戈爱剑的曾孙的季父印,"畏秦之威, 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是为(《鲢牛种越悔羌》)是也, 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因而认为《羌戈大战》是写此次南迁之役。这样,蜀人和羌人就毫无瓜葛了。
但是,《西羌传》所定的羌人南迁,并非第一次。因为,《竹书纪年》有"成汤十九年氐羌来贡"的记载。《诗·商颂》有"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王。"古羌人在青海、甘肃及四川西北部聚居,年代十分遥远。《羌戈大战》双方使用的是最为原始的武器,也恐怕不是战国时的战事。因此,认为羌人是公元的5世纪以后才到四川的说法,是不可取的。
羌人和氐人融合后,共同开发岷江河谷。发现野蚕的-支,才有了蜀的称谓。因为,我们知道,草原,特别是高寒草原,是没有野蚕的。野蚕多生长在山上的阔叶林中。1959年.我曾在北大荒放养柞蚕。每天在山林中用铜锣火枪哄赶鸟兽,其状与饲养野蚕差不多,可谓当代的"蜀山氏"。因此,我有这种切身体验。这是介乎狩猎与饲养的中间阶段。
当然,这些看法,又和"蜀之为国,肇于人皇"有矛盾。而且,蜀山氏到底是因蜀山而得名,还是蜀山因蜀山氏而得名,也不清楚。所以,这一切仍旧是一串串谜. 留给人们继续探索。
放养野蚕,无丛聚之便,产量也很低. 真正要到"蚕丛"阶段,一定是经过许多年才完成的。如果黄帝之子娶女,还是蜀山氏,而"蚕丛国破"又在商初(此论见拙作《三星堆文化四说》),那么,可以说是经过颛项、帝喾、帝尧、帝舜、帝禹五代才完成的。这时的蜀人,要把野蚕家养,需要容器,需要贮藏桑叶,需要细致管理,不容它东游西逛。所以,《古文苑》章樵注引《先蜀记》才有"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之说。
家蚕的饲养,大大提高了蜀人的生产力。从此以后,蜀人这一支 -----蚕丛氏才开始富庶、强盛,并以丝绸及其制品,创造出几十个世纪的辉煌。
但是,蚕丛氏并没有永久地在汶川一带生活。他们在殷王朝的侵略和压迫下,又一次背井离乡。《史记·正义》引《谱记》有"蚕丛国破,子孙居姚、嵩等处"一语。蒙文通先生说:"可惜末说明蚕丛为谁所破,但可见各代之间还是有战争的"。蒙先生所言极是。徐中舒先生在《先秦吏论稿》中(夏代的历史与夏商之际夏民族迁徙)一文,对蒙先生的看法做了最好的注释。他详细地论述了"殷革夏命"之后, 夏民族由于受到殷人血腥镇压向四处迁徙的情形。夏民族的失败.必然要波及他们的"亲戚"与"同盟"的羌人和蜀人。武丁以前,因无文字可考,具体情况,不得而知。即使200年后,盘庚东迁殷了,对羌、蜀仍残酷地迫害。祀祖乙"伐羌十有五","今夕用三白(百)羌","断十牛,羌十人","多羌只鹿","多羌贵田"。对蜀人也有"王供人正蜀","五辜缶于蜀"."蜀射三百"的记载。在这种情况下,蚕丛焉能不破国!
蚕丛国破,当然引起了蜀族的迁徙。他们沿岷江南下,一支从乐山往西,沿大渡河至今汉源金口,往南到薹等处(今西昌)。有的则顺赤水(雅砻江,上古时为纵向河流)而下, 一直到达姚(即今楚雄之姚安)这就是"蚕丛国破,子孙居姚嵩等处"的注脚。
而"等处"又如何理解呢? 我的解释是一支沿岷江而下的,没有西去,而是直往南走,抵岷江尽头之长江即今宜宾,然后渡江至朱提,即今之昭通。这里是个海迹平原,很适合人类居住,而且农业、冶炼都很发达(这一片应是古彝人的住地)。于是,一支蜀人留了下来,发展成后来的杜宇部落。
还有-支,也许是势力最大的,他们不愿远逃,而想伺机复国。于就近翻过与岷山相接的玉垒山脉,进入四川盆地的边沿,建立了柏灌和鱼凫两代王朝.
据任乃强先生考证,蜀族的这一部分,是从雁门关东岸的安山乡,沿着小溪,翻越高达四千多米的九顶山,进入今彭县北部的。
今彭州景北端的大宝乡,正与汶川接壤。其间的白水河,从北向南,流入湔江。80年代末,我曾被组织安排到那里去深入生活。白水河两岸,层峦叠蟑,而河谷间却有许多的宜于种植和放牧的小台地、如连甲坪、大坪、国舅坪、团山坪、牛圈沟等。这些小台地,比起他们过去的茂汶盆地,当然狭窄许多。但气候比较温暖,作为暂时的根据地,还是可以的。于是,他们就在这里定居下来。那里山高林密, 雀鸟很多. 至今,在银厂沟一带旅游的人,有时还能看见羽毛鲜艳奇特的大鸟.《山海经·南山经》说青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也许当时的河谷上,也有许多这样的祥鸟,其地域又在白水河上流、所以,他们就以百(白)雇为名。
当这支蜀族经过几代生息繁衍,人丁兴旺后,这些台地就显得太狭小了。暂时不能回到茂汶,就只能顺着地势向南前进,一直走到湔江中游,今名小鱼洞一带。
这个地区海拔1000至1500米,有河谷丘陵。湔江横流,灌溉方便,气温较暖,雨量充沛,适宜农牧,这里不仅有-片冲积平原,水面也十分宽阔. 其间的小鱼洞是产"嘉鱼"的地方。《蜀都赋》说:"嘉鱼出于丙穴", 正是指这里。前年1月,为录制《雾中的王国》,我们钻进了如今已是岸边的小鱼洞。下到洞口,但见洞里全是水雾,摄像机每拍几个镜头,就得擦拭。洞里的水,清澈见底,哗哗流淌。陪我们进洞的老乡说,这里的鲤鱼,过去多得很,而且还很特别,全是一尺多长的青尾鲤,肉又肥又嫩又细,而对岸的大鱼洞则是较小的红尾鲤。走出洞外,他指着几里宽的干河坝说,过去,湔江的水很大,春秋两季,河面上有好多成群结队的野鸭子啊! 多得你数都数不清。而今,水小了,不知它们飞到哪里去了。从他的神情中,我知道他正在回忆过去这里的美丽景色。他的心情也感染了我. 也许,正是那些色彩斑斓、体态优美的野鸭,让蜀人把自己的部落,命名为鱼凫氏。《华阳国志.蜀志》也才有"鱼凫王田于湔山"之说。
蜀人在小鱼洞一带,一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很快又有鱼凫国破之说,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三星堆的不解之迷
- 下一篇:古蜀“庞贝城”――千古之谜的曝光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