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达官富豪的府第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1. 杨遇春“宫保府”
成都前卫街的杨遇春“宫保府”,是清道光年间“一等昭勇侯”杨遇春的侯府,这类府
第现今无存了。所幸崇庆县杨遇春“宫保府”主要建筑尚在,是四川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王侯府第。
崇庆县的“宫保府”,是杨遇春家乡侯府,位于该县城上南街,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83年)。其建筑格局按照陕甘总督府式建造,坐西向东,两组院落,沿中轴线纵深铺建。侯府大门门楣上高悬竖式火焰匾,上书“一等昭勇侯府”,门上挂有“臣心似水、圣德如天”的木制楹联。
进入大门厅后的一组院落为接待官员和贵宾之地,有一个正厅、五进院落。正厅是宫宝府的接旨厅。接旨厅后的大小五个院落,每院的正房为迎客花厅、戏台及宴饮餐厅。与侯府相连的另一组建筑为杨遇春宅院,从门厅、穿堂厅、正厅纵深递进。两侧建有厢房。正厅后是佣人居住院落,有厨房、仓库等设施。
崇庆“宫保府”与成都“宫保府”皆未建照壁,清代营造均有明文规定,侯府建造应设照壁。因在修造时府门前早已形成市集,若按章建照壁“州民有碍”,于是在府门前特雕刻石狮一对,狮背凿孔,缝制一大幅布幛彩画权当布照壁,穿上竖竿,每逢接旨、筵宾时,将布照壁的竿子插入狮背深孔以挡外界视线。故时有“宫保府的桅杆——活的”之说。
2. 陈宗典宅第(陈家桅杆)
陈宗典宅第,是清咸丰年间告职回乡的翰林陈宗典府宅,是集住宅、宗祠和园林三位
一体的群体建筑,四面溪水环绕,环境优美。该宅地位于成都市所属的温江县寿安乡和平村,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历时8年竣工,大小12院,布局典雅、组合精巧,占地10亩。院内建筑分为三组:居中的第一组是住宅,为三重院,由前厅硬山式、三厅悬山式、正房歇山式三大院组成。第二组是西侧小花厅,前有“翠柏山房”,三间书房,设有万春书案,楠木书橱,是陈氏读书授业之地。后有忠孝祠,中有石拱桥。迎面壁上有主人画像和石刻宗谱,有祭祀的供桌香案。第三组是东侧大花厅,是接待宾客之地。1985年7月,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陈宗典宅第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 巴金祖父李氏家族李公馆
文坛泰斗巴金(李尧棠)成都旧居,位于成都正通顺街,这条街在清代原名古佛庵街。李公馆小街深居,占地面积比较大,西领一度是驻藏大臣帮办凤全的府第,东面是姓赵的公馆。附近有口双眼井,这口井成了为一地段的标志。
在清代成都古佛庵街——这是一条石板铺的小街,看见李公馆高大的院墙,门前有一对石狮,这对光滑脊背的石狮是幼年的巴金的座骑。门前还有两只很大的长方形石缸——太平缸,石缸里盛满了水,以备救火急用。
李家大门红漆底子上有八个隶书黑字的门联:“国恩家庆、人寿年丰”。大门有包铁皮钉铜钉的厚实门坎。两扇大门开在里面,门上贴了一对守护的彩色门神。白色的照壁上有四个红色篆字:“长宜子孙”,嵌在兰色的图案里。院子二门是方石板的天井。
天井的那一边是大厅。大厅里神龛上供有穿着朝服的历代祖先的画像,每当农历年的除夕,在这里举行盛大隆重的拜祭仪式。上大厅转进拐门,过天井进上房。左上房是巴金祖父住处,右上房是巴金父亲一家所住。从左边厢房走进过道,转进里边,一边是仆婢室和厨房。走进小门,便是后堂屋“桂堂”。桂堂后面是一片竹林。在中门内正对堂屋的那块地方,以门槛为界,布置了一个精致的戏台。从边厢房走进过道,转进便见李公馆的花园了。走完长着草的玉兰小径到了“上花厅”,花厅的高窗台上,纸窗中嵌有玻璃。沿着墙边往右走去,有一个养鱼的大缸,还有垂丝海棠、腊梅。走到长方形的花台前,这个花台一面临墙,一面对着“下花厅”。
4. 邛崃宁宅
宁宅位于成都市所属的邛崃县城文庙街附近。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皇族学校“咸安宫”教习宁湘的私宅,为清代庭院式建筑。占地面积1354平方米,建筑面积1192平方米,有院落9个,房间98个。皆为木结构平房,梁架穿逗结构,梁柱有柱落。装饰多为木制,室内有天楼地板。主体建筑沿中轴线纵深递进,构成严谨的“日”字形,宅内厅堂、学馆、敞廊、楼阁、仓库、厨房皆齐备。装修精致,外檐精美,内檐雕花主次分明,有前后素面裙板。装饰考究,窗有半窗、长窗,柱有飞柱、雕花矮柱、垂莲柱、基础柱,还有栏杆,地脚石雕花、粉壁角花和悬鱼等。园林布局采用传统手法,池、石、花、树疏密有致。成都市人民政府已将宁宅设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金堂客家庄园建筑“曾家寨子”
- 下一篇:川西古镇民居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