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赣文化

赣文化

一道正在消隐的文化印记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当我们开始用历史的眼光感受深沉的赣文化时,在意识中呈现的是豫章文化、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袁州文化、赣南客家文化等诸多文化的子系统。可是,我们却忽略一支推动中国思想和学术前进的重要力量。它们把中国古代的各种前沿思想通过固定而流动的场所得以延续,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旧保存和昭示着一种文化形态的传承。它们就是中国教育和思想史上赫赫有名的江西书院。

中国古代书院是教育的场所和学术思想交流的中心。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中,没有一种形式能如书院呈现的这般自由。那些执著于传道的儒家士人满怀学术独立与自由的精神向度,在书院的形式助推下探询着自我思想与现时意识的完美融合。同时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和各类人才的培养,也靠着书院这种特殊的教育组织模式来完成,在宽泛的环境下进行着教育的几度推进。直至清末时期开始把书院改制为学堂,也标志着书院正式退出山水空间下教育的范式。余秋雨先生指出书院的力量,在于以千年韧劲弘扬了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极端重要性,而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传递着一个民族对于文化传播与学术交流的强烈渴求。

在我国古代书院1千多年的历史中,江西书院的影响广度远远大于其他省份。江西书院足有一千余所,鼎盛时期求学人数达数千人,其规模和影响之大让人为之惊叹。而在江西书院中白鹿洞书院又是古代书院史上最有名望的书院,其推行的教育体制和思想,以及学术的深度感召力都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江西书院的山水之间、滕阁之间一步步完善着著名的理学思想;并且进行着"鹅湖之会",促成着"心学"的诞生和发展;在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的精神供养中积累着江西书院的文化内涵。另外在教育方面,江西书院也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立下的"鹿洞教规",以理学教育家的观点,揭示书院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为学顺序;对学者修身、处事、接物提出纲领性的要求,是古代书院教规的典范,随即为江西和全国各地众多书院所借鉴或采用。

书院的存在具有确定环境的固定特性,只有选择好的地理位置才能使书院的文化与思想得到协调性的展示。江西书院大都建在山上,如白鹿洞书院建在庐山,鹅湖书院位于鹅湖山。通过山上的固定场所来达成某种意识流动确实是中国教育史和思想史上的一道奇观。但先哲们为何要把书院建在山水之间而不是其他地方呢?这里其实隐含着思想家们在风骨里流露出的清逸化追求。先是思想在山中烙印,再是山被赋予了情怀,"一种包含着学术文化和研究所必需的独立精神和超逸情怀",文化与自然的互相生长,使得一代代游人前来寻景,更来寻思,从而在人们心头无形中搭建了某种信仰。从而使得书院"在超逸中追求着社会的知名度和号召力。"

中国的书院有一种宿命,曾经燥热的过程,风雨的洗礼,到最后却构成了一种整体性的无奈与悲凉。那就是余秋雨先生提到的"历史的层累性",代代修建,代代拓伸,楼阁才得以保存下来。江西书院也不例外。到了元朝书院完全官学化,明代书院官学化程度逊于元,但四次毁天下书院,江西书院被毁不少。清初,江西书院得以恢复。可是恢复后的江西书院已经完全失去它直接的思想传播功能,只能成为后人精神瞻仰的指引性符号。

今天,如果要用现代人的目光重新注目和审视江西书院文化的话,那必不可少的是里面透露出的思想与文化的内涵能否被我们关注,被我们所再次激发出来。可是我们却很少去感悟这种重要的书院文化,并且逐渐在所谓博大的赣文化包围中失去了它的精神凸显。这是整个江西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一个缺失和遗憾。

面对着一个庞大而沉寂的江西书院群体,今天失落的不仅仅是一群墨客文人英姿开头的气度,而是在现代城市与游客的喧嚣浮躁中不能找回的文化印记。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