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赣文化

赣文化

南昌“三宝”:不会湮灭的辉煌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在南昌民间,千百年来流传着这么一句民谣:“南昌穷是穷,还有三万六千斤铜。”,这里所说的三万六千斤铜,指的就是南昌千年古寺佑民寺内的铜铸接引佛像、宋代古铜钟和普贤寺内的铁铸普贤铁象这三件宝贝。煌煌千年,时空变幻,一直以来,南昌城里的这三件宝物都让南昌人引以为傲,更一度成了南昌古城人文精神的一部分。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时光流转到近现代,因为种种原因,这三件宝贝却相继在世人眼里消失了,只有仅存的“一宝”——古铜钟,还静静地悬挂在南昌佑民寺近旁的钟楼里,每当疾风穿过窗棂,依稀还能听见它执著悠远的响声。

铁象 旧址荡然无存

南昌“三宝”之一的铁象原在南昌千年古寺普贤寺中(今南浦路一带)。普贤寺始建于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为武昌太守熊鸣鹤舍宅所筑。这里原是一处佛×讲授经学的地方,公元400年特邀梵僧悉咀多来寺,开山倡教,讲授佛经,自此普贤寺逐渐名闻遐迩。公元944年南唐时期,宜春刺史边镐来寺观光,深为此寺气势震撼,于是捐铁20万斤,铸造了一尊气势雄伟的铁象,名曰普贤铁象。此象高丈余,长二丈,金身普贤菩萨手持莲花,安详地盘坐在铁象的背上。

历史变迁,今天的普贤铁象安在?连日来,记者顶着烈日奔走在南浦路南昌粮油机械总厂(原来的普贤寺旧址)一带,寻找铁象的遗址。在普贤寺巷18号住了半个世纪的一位曹姓老人告诉记者,自己现在房子所在的位置,就是当年普贤寺的一部分。在她年轻的时候,她曾亲眼看过普贤铁象,她记得在普贤寺的一间庙宇内,报恩菩萨(普贤)骑在大象身上,非常逼真,铁象比一层楼还要高,占地有十多个平方米,气势雄伟。

同样家住普贤寺巷、今年40多岁的熊国鸣先生回忆,他小时候(上世纪60年代)在普贤寺小学读书,当时学校就在普贤寺内。他清晰地记得自己常常从铁象的鼻子上滑下来做游戏,铁象的肚子里面可以躲进10多个小孩,足部都踩着莲花。熊国鸣说,他1968年下乡插队去了,等他1970年回城,普贤铁象已经不见了。后来听人家说,“文革”期间破四旧,铁象被毁了,先用电焊机割断象脚,再一块块分解,然后用大吊车运到南昌钢铁厂熔化了。说到此,熊国鸣特意带记者来到南昌市粮油机械总厂一栋宿舍楼的墙角下,指着一个位置告诉记者,那儿就是当初铁像安放的位置。而记者眼前所见,不仅铁象毫无踪迹,就连普贤寺庙址,也早已因建造南浦路拆除而荡然无存了。

铜佛 修复如旧

南昌“三宝”中的第二件宝物是佑民寺铜铸接引佛。据史料记载,铜铸接引佛高一丈六尺,重三万六千斤,而且完全由纯铜铸造而成,安放在千年古寺佑民寺内。佑民寺初为豫章王萧综老师葛鱏的宅第,传说宅之东南有蛟井一口,豫章王于是造大佛以镇之,太清初(公元547—公元549年)舍宅为寺,名“大佛寺”。此后,历代兴废,数易其名,至1929年,改名为佑民寺。

“文革”初,佑民寺大雄宝殿被拆毁,寺院改作他用。这期间,铜像的一只手也在破四旧中被锯,到1970年前后,铜铸接引佛被当作废铜烂铁处理,大部分被熔化。1986年9月后,佑民寺逐步重建。1991年初,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钟楼修葺竣工,对外开放,佑民寺香火复又繁盛。直到1994年,铜铸接引佛才被按照原来的样子重新复原了。

今天,记者重游佑民寺,看到重修的铜佛殿巍然挺立,佛殿内一尊铜佛高耸,形象逼真。据寺内云鹏居士介绍,这尊铜佛用了整整三年时间按照原来的模样恢复铸造,铜佛重4.2万斤,高13米,全部用最好的磷铜在南京专门铸造,然后再运至南昌一节一节安装上去的。铜佛虽然已经不是当初的铜佛,但修复如旧的铜佛毕竟让这一宝物重新展现在了人们眼前。

铜钟 仅存一宝成国家文物

让人欣慰的是,南昌“三宝”中的千年古铜钟幸运地保存了下来。据史载,铜钟高七尺,周长一丈四尺六寸,重一万零四斤,铸造于宋代乾德五年(公元967年),目前已被国家文物部门定为重点保护文物。铜钟原为普贤寺中的遗物,1929年重修佑民寺时,特在寺的西侧建了一座西式四层花岗石钟楼,将铜钟移悬于此,钟身铭文很多,造型极美,撞击起来,依然是洪亮悦耳,声闻数里之外。

为了一睹铜钟真面目,记者来到佑民寺,辗转找到佑民寺的和德师傅。在和德师傅的带领下,我们穿过窄窄的小巷,一直走到环湖路37号江西省广电局住宅生活区,一座水泥结构的欧式四层花岗石钟楼呈现在我们眼前。和德师傅带着我们来到石屋前,他拿出钥匙打开木门,里面除了一座伸向楼上的红木楼梯外,并没有别的东西。楼梯很陡,我们一行扶着楼梯扶手很小心地往上爬,一直爬到第三层,便看到一口铜钟安稳悬挂在屋梁上。到了屋顶,铜钟便赫然呈现眼前,钟身布满了青色的铜锈,铜钟上的铭文隐约可见,一只铸龙伏卧在钟顶,形成一个坚实挂钩。

铜钟的保存完好令记者惊讶,记者拿起一根木棍轻击铜钟,仍然可以听见悠远清脆的钟声。沿着钟身,记者看了一圈,无意中发现了铜钟的底部有一条长长的裂痕和几个小洞,和德师傅介绍说这是锯痕,“文革”中铜钟也几乎被毁掉,后来在×界和有识之士的保护下,幸免于难,而这些斑驳的痕迹,却记录了当年铜钟险些被毁的历史见证。

南昌“三宝”命运多桀,那么,在人文昌盛的今天,有没有可能把“南昌三宝”恢复呢?记者采访了江西省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成员、学者宗九奇。宗九奇介绍说,多年前,他们就呼吁要重造南昌“三宝”,这样的话,若干年以后,南昌人还可以继续以这“三宝”为荣。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三件“宝”还是珍品,世人通过这三个实物,可以深入了解南昌曾经的一段历史。宗九奇说,南昌“三宝”是南昌人的骄傲,如果真能重造“三宝”,作为学者,他将很欣慰,所有的南昌人也将感到欣慰,因为,对于南昌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