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傩传千秋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傩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傩文化包括傩庙、傩神面具、傩舞、傩戏、傩符、傩服饰、傩兵器等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包含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学、戏剧学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江西傩(俗称“赣傩”)是中国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历史久远,形态原始,品类丰富,且自成文化体系而饮誉海内外,被称为研究中国,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活化石”。江西传傩,丰富厚实,始于汉初,两千多年来,傩风不绝。娱神娱人的傩舞,脱胎于古代傩祭,在许多农村较为普遍,尤以南丰、上栗两县为盛,堪称中国傩文化的活化石。据统计,清末至今,南丰县有傩班150多个,不仅留存明代傩神庙,保留古老的傩祭仪式,而且流传80余个传统节目和傩面具百余种2000余只,现有傩艺人2000余名。上栗县自古素有“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之称,现保存明清时期古傩庙二十多座,承袭古典傩舞50余折,有古傩面具400余种,面具雕刻艺人20余名。
傩面具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傩仪、傩舞、傩戏。南丰和上栗的傩面具种类众多,造型各异,均为杨柳木和香樟木所雕,然后敷彩上漆,表现出粗犷朴拙、庄典华丽。
赣傩是中国傩的一部分,具有中国傩共有的特征。但赣傩又是地域傩文化,而且经历数千年积淀传承,形成了独具物色的鲜明特点:
赣傩较完整地保存了原始的古代傩祭仪式。南丰县石邮村的“跳傩”是中国现今极为罕有的古代傩祭仪式的遗存。除了规模、规模之外,它与《汉书.艺文志》所载汉代宫傩基本方面相似得令人瞠目。彭泽县老屋湾的“打野猫”充溢着古代乡人傩的意蕴,是一种充满×意义的逐疫仪式,这在当今中国傩文化中实属鲜见。
赣傩品格传统,品类丰富。中国傩经过几千年世俗化、娱人化,有相当一部分业已消亡,还有一部分转化为蕴含傩文化遗绪的文化形态。赣傩却始终保持着以面具为一切活动核心这一传统,傩面具在傩活动中不只是形象代码或艺术意义上的化装,更多的仍是这些活动的灵魂,它依然享受着人们的敬畏和宗仰,即使傩舞傩戏也罢,概莫能外。江西傩的品类之丰富,在中国傩文化中也不多见。从其性质而言,如傩祭、傩艺术之分;从表现形式而言,有“开口傩”、“闭口傩”,“文傩”、“武傩”之别;从艺术开矿而言,则有“傩戏”、“傩舞”相辅相成。正是由于这种丰富,赣傩才能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存其生命,葆其活力。 赣傩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并在民俗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赣傩在历时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使自己适应时代发展,并不断从释、儒、道三教中汲取营养,文化积淀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包括信仰、特定的祭祀仪式,具备了祭祀场所,以及由傩祭影响形成的民间习俗、文化活动等的赣傩文化体系。例如赣傩没有神谱,但有严肃得近于神圣的傩神庙;傩祭只是一原始×仪式,没有任何戒律,但仍有信徒们必须遵守的法规;傩祭无任何×都必备的哲学思想,但它从释 三教中汲取诸如因果根应、忠者节义等观念;赣傩不是成熟×,没有经籍文书,但仍有成型并世代相传的祷词廖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赣傩经过长期世俗化和娱人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即傩舞、傩戏、傩面具的雕刻制作。其中面具制作已超了×祭祀意义,成为引人注目的民间工艺品,恰如欧洲教堂唱诗班成为民间合唱艺术一样。 赣傩在历史上曾经遍及赣地域各地,目前相对集中在东起婺源西达萍乡这个半月地带,其中抚河流域的南丰、乐安、广昌又是赣傩最为集中的地区。此外,修水、万载、彭泽也有赣傩活动。萍乡、南丰的傩神庙,应时而祀,颇不寂寞。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南丰和上栗的傩文化得到挖掘、整理、研究和提高,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前来考察,并多次参加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南丰和上栗两县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傩舞艺术)”。2001年南丰石邮傩和萍乡傩班又分赴日本国和台湾省表演。并在江西省文化厅组织下,在香港举办了赣傩展示活动。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