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赣文化

赣文化

赣州东河戏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初名赣州大戏,又称东河班。起源于赣县和兴国交界的田村、白鹭及睦埠一带。盖因赣江由其上游的章、贡二水汇聚而成,据《辞源》载:贡水古称湖汉水,亦名东江、会昌江。源出福建长汀县新乐山,西流入赣,经瑞金、会昌、于都三县,至赣县北,与章水合,为赣江。章、贡二水分别处于赣州西、东两侧,故又习称西河与东河,赣县与兴国交界一带处于东河流域,由这里起源的戏班,乃称"东河班"。

清末,湖南楚南戏(即今祁剧)进入赣南,受其影响,东河班遂改名东河戏。明代中叶,广东粤剧、潮剧、正字戏,福建闽剧和湖南湘剧等,均受弋阳腔影响而形成各自的剧种,而弋阳腔行进的路线,正是由北而南,赣州地区则是它不断向外扩散的中转之地,因此,弋阳腔在这一带特别活跃。其最早的表现形式是高腔坐堂班,它是一种戏曲清唱,不彩扮表演,围桌而坐,和琴而唱,较为简单灵活,为当地百姓熟悉和欢迎。加之田村、白鹭一带寺庙很多,其中著名的有建于唐代的契真寺和宝华山寺,香火极盛,庙会频繁,这对于推动高腔坐堂班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故田村民谣云:"没有契真寺即没有东河班"。

万历末年,睦埠人刘仁全在高腔坐堂班的基础上,邀集一批私塾学馆的师生,开始尝试把它搬上舞台。明末清初,时局动荡不安,据重印本《赣州府志》载:"四野非兵即盗,此来彼往,村落皆墟,唯田村安然无事,远近被兵者来相依栖。"刘仁全的继承者充分利用这一相对稳定的难得的机会,于清顺治三年(1646)正式组成以专业演员演唱高腔大戏的戏班,取名"玉合班"。玉合班是东河戏成立最早,历时最长的一个班社,从其创建至1952年散班,有306年历史。玉合班擅演高腔大戏,有《目连传》、《西游记》、《三国传》、《香山记》、《铁树传》、《封神传》等,都是一本戏能演十天或十二天的连台本戏,而尤以《目连传》最为突出,不仅数量多,约占全部高腔存目的60%,而且表演极有特色,"玉合的耙"历来为世人所称道,指的即是《目连传·过滑油山》一出中惊险特技表演,耙是一种短柄三刃铁叉,用多叉不断向人物头部、腋下、腿胯之间掷出追打,并要把这些高难度的绝技揉合在剧情之中,以表现人物的内部心理活动。玉合班的衣箱经常添置,不断更新,始终保持舞台的常演常新。多出的旧衣旧物,则低价转让,又往往促使新的班社诞生。由其派生而出的戏班,多冠以"玉"名,如玉福祥班、玉喜台班、玉清台班等。

清顺治十一年(1654),一批苏州昆腔演员来到赣州,组成"雪聚班",又名"云集班",后改名"疑秀班"。据传东河流域的富商谢国泰,经商苏州日久,酷奢昆腔,回乡时带来昆腔演员在赣州传艺并组班社。凝秀班唱昆腔,兼唱高腔,但始终不唱弹腔,其班谚云:"高腔曲子昆腔戏,乱弹班子放狗屁",由于不肯引进弹腔剧目和弹腔表演长处,因而在其发展上受到一定的局限。但凝秀班演出规范,舞台讲究,表演一丝不苟,故得到许多文人学士,官绅富商的喜爱与支持,并被历任赣州知府所看重。其演出剧目多为传奇名剧,有《长生殿》、《雷峰塔》、《双熊梦》、《金雀记》、《琵琶记》等;著名单折有《折柳》、《花报》、《劝农》、《冥判》、《藏舟》等。

清康熙年间,江西宜黄腔传入赣州、称为"二凡"。咸丰年间,又有在广西桂剧班演戏的赣县人丁仔者,回到家乡,把桂剧西皮戏《双界牌》、《仁圣会》等十余出传授给东河戏艺人,从而使东河戏乱弹腔形成以二凡西皮为主,同时又吸收安庆调和南北词的一个完整系统。剧目约600余种,皮黄剧目以列国、秦汉、三国及唐宋历史题材为多;唱安庆调的有《打樱桃》、《听琴接驾》等,唱南北词的有《安安送米》、《洞宾对丹》等;其他如《小放牛》、《进城看女》、《打花鼓》、《大补缸》等,亦各有专用曲调。东河戏糅合高腔、昆腔与乱弹腔为一体,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三腔合一"的剧种,三种声腔齐头并进,异彩纷呈,各有所长,各有绝技,多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东河戏艺人积极投入扩大红军运动,踊跃参军。著名的如管桂花,将自己的戏班交给管德洋,参军后在兴国工农剧社蓝衫团从事戏剧宣传工作。管德洋接替后,把戏班改称"双福兴班"。此时,东河戏艺人为参加工农革命运动,在赣县成立"梨园工会",将东河戏班统一改称"舞台","双福兴班"因此又改名"顺舞台"。1932年9月,在瑞金县的云田区,顺舞台为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演出了何叔衡改编的十场现代戏《活捉张辉瓒》,舞台演出接近实际生活,扮演红军的演员皆赤脚草鞋,身背斗笠,荷步枪举红旗,而且在舞台上直接塑造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其影响极为深远。此剧在半年的时间里演出60余场。顺舞台还编演了《打会昌》等新剧目,创造了步枪、刺刀与马刀对打场面,在利用传统武打程式为革命现代戏服务等方面作了有益探索。舞台美术亦有突破,以燃放鞭炮作枪声效果,并改进"火彩"的撤放技术,显示红军火力爆破城墙的威力,反响极其强烈。

1954年,玉洪台班改组为国营的赣州东河剧团;1960年12月,并为省直属江西省赣剧院四团;1961年9月,又转而改为赣州市赣剧团;1964年冬,与赣南祁剧团合并,名赣州地区赣祁剧团,于"文革"中解散;1982年恢复建制,定名赣州地区东河戏剧团。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