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

高山·黄河·碉楼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山河壮丽,水美山美,相辅相成,共相辉映。


    在巍巍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犹如一把天造的篾刀,把长江和黄河分开,令长江沿其南麓逶迤东南,黄河沿其北麓,奔腾向东。


    黄河从河源出发,融汇晶莹透亮的高山雪水,在巴颜喀拉山北麓、阿尼玛卿山南麓两座大山中间穿行。两边是一座座五千米以上高耸入云的山峰,像两道东西走向的空中万里长城,把黄河置在一条幽深狭长的胡同里。


    远古造山运动就这么神奇,黄河正向东奔跑着,不想,前面突然横空出世,冒出一座南北走向的岷山,截断了阿尼玛卿山。黄河不得不调转头,绕过阿尼玛卿山东头,吸纳了白河和黑河携带的岷山雪水,回转身沿阿尼玛卿山北麓往西北流去。


    在黄河调头转弯的崇山峻岭中,住着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羌族。
在首届全国原生态声乐比赛中,羌族兄弟那浑厚、优美绝伦的高山之音,征服了全国亿万观众。他们那优美的歌声就孕育在这高山之巅、大河之谷的羌寨古碉楼中。那高亢、深沉、悠扬的声律,透着远古的文化回声。


    羌民族和他们的碉楼,都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羌者姜也”,而姜姓的始祖为共工氏,《左传》在注中又说“共工氏以诸侯霸九州者,在神农前”,可见羌族有多么古老了。


    古羌族在逐渐南迁的过程中,又演变、分化出一些民族,我国现在的56个民族中,藏、彝、白、哈尼、纳西、傈僳、拉祜、基诺、普米、景颇等十几个民族的形成,都与古羌族有关。


    古老的民族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大河深谷和多年的战争环境中,形成了古老的生活和审美习俗。羌寨山顶、关隘,高高耸立、直插云天的碉楼就是典型代表。它像伟岸的巨人屹立山巅,浑厚、凝重、雄伟,外形呈四角或六角乃至八角状,高者达十余丈,全由脚下石块、泥土垒积而成。中分若干层,有阶梯相通,每层皆可住人、储物,侧有枪眼可射击,有窗可通风和采光,内有水源。一切皆求利于保暖、贮藏、防守,求本质实用美、朴素美,而非外表华丽。古羌人发现实用美的原则比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早多了。
19世纪俄罗斯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美之根基在生活。高山寒冷不保暖,人难以生存;强敌入侵,没有坚固的防御设施,难于自保;长期战争,没有粮食、饮水和其他物品储备,难以维持。人之不活,何以谈美,这就是羌族碉楼透露出的审美观。同时,它也显示着一种和谐美。坚固、粗实、挺拔的羌族碉楼,它同苍茫幽远的自然环境和谐,同高山大河和谐,同湛蓝的天空和谐,同广阔的大地和谐。正如最早的美学流派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羌族碉楼正是体现着天和地的“整体和谐”美。


    截断浮云的群山,咆哮奔腾的黄河,矗立高山之巅插入云端的碉楼,是多么美啊!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类美?它是一种自然、空灵、深入骨髓的境界美。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