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

华山脚下的老腔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听老腔,看老腔,听了老腔身心狂。”这话是我因感而发的。此话一点儿不夸张。陕西老腔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的中国狂欢曲,它生于斯立于斯,不出家门不跨河,就在华山脚下渭水之滨,好像是远古时期太华之上落滚下来的一块志向高远的补天之石,经过亘古的历练发出的惊天振地之音。

有人考证说老腔是从四川一带迁徙而来。这不可能。有人说它是秦腔的"老窖",我倒以为值得呷呷其味。

那一天是一个乍暖还寒的傍晚,我们一行受主人盛邀去欣赏老腔。这是一个不大的剧场,一走进去,就感受到前台浓郁的乡土气息:舞台离地不到一拃,上面覆着一席麻片,皱皱巴巴,高高低低,就像村东头刚刚整出来的一块麦地--"麦地"里摆放着前几世纪前的石碾、石臼、辘轳架,还有四方桌、条凳、马扎等,背景则是一幅看似随意泼写的现代派油画,蓝的紫的黄的红的,仔细一琢磨,倒似黄土高原天地的远景。

主持人是一位细细的女子,声音清亮,娓娓道来。她的手势往后台一引,话音还未落,忽地吼声傍起,夹杂着器乐、锣鼓,就像一队群狮跳踉下山,蓦然扑到你面前。"咣"的一声定音锣,12位乡土艺术家来了个集体亮相:除了王老艺人端坐马扎外,其他几位--拉胡琴的、敲锣打钗的、吹锁呐拾竹板的、打檀木击条凳的,各自依地形而立,或撑臂或下胯,有的坐在四方桌上衔着旱烟锅,有的蹲上长条凳擎着大海碗;对襟衣、大腰裤。那位塬上女子的头发还扎了两条"扫帚刷"。这阵势,活脱脱就是千百年来中国北方六月麦黄天傍晚村边的情景。

主持人简单几句开场白后,一折一折的老腔便开唱了。老腔一个最响亮的特点就是:"吼"----以吼为主干,除了二胡以外,所有的腔调与乐器都是贲张的、夸张的、极致的,用尽了全力,响彻了空间。唱者运足了底气,鼓涨了血脉,似乎全身的每一个空间都充满了气,然后像核弹一样爆炸,在空中形成壮丽的蘑菇云。器者更是有山崩地裂的气慨,锣声是咚咚的,锁呐是聒聒的,大面鼓是啵啵的;短促急凑,音韵铿锵。最为激动人心、鼓人心弦的是那老汉手拿的半截砖似的檀板,随着唱腔的节奏、人们的吼叫,他大力把檀板摔向自己刚才骑着的长凳,那个架势,完全是开山斧辟大树的架势。为了把全身的力气全部摔出来,老汉不把条凳当死木头看,一翻手腕把个长凳转得呼呼啦啦。于是,肩头臂膀裸露的肌肉像跳动的兔子,灯光下油光光的汗水在四下里飞溅。

折子的唱词也充满了豪情和乡土的朴实。"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男人笑女人哭都在炕上。男人下了田,女人做了饭。男人下了种,女人生了产,娃娃一片片,都在原上转……。"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太上老君犁天犁地,犁了个沟沟是黄河……",你听这气慨有多大!千百年来治服不了的泱泱大河,在他们的吼声里也萎顿下来了。

老腔带着一人唱满台吼的气势,带着以木击板的震撼,去唱征战和剿杀,去唱牺牲和失败,它唱出得胜的英雄气吞山河的豪迈,唱出失败的英雄马革裹尸还葬的粗犷和豪迈,唱出陕西人的冷倔和苍然。在老腔台下听老腔,仿佛越过千古回到了古战场,听到了刀枪剑戟的撞击人喊马嘶。

"拉坡号子冲破天,枣木一击鬼神惊。"这老腔,是裹夹着黄河大浪泥沙的涛声,是华山雷雨山洪的天簌,更是远古流传下来的劳动者号子。

想了解这方土地吗?去华山脚下听老腔吧。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