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

非凡女性系列韦后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效颦不成枉断魂

唐中宗的皇后韦氏,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贪婪、淫荡、狠毒、骄纵等贬义词与她如影相随,“谋杀亲夫”更是她的注册商标。而她之所以获此评价,是由于她想效仿婆婆武则天,也想当当女皇帝,过过君临天下的瘾!

其实,韦后的品性并不是生来就坏,她与中宗也曾有过患难真情。只不过,唐代女权运动的兴起,让她这只政治动物迷失了方向,终致画虎不成反类犬,效颦不成枉断魂。

在洛阳,熟悉韦后的人不多。

冬日的清晨,我在洛阳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个人,对于韦后,大家似乎无甚印象。直到我再三提醒:此女乃是武则天的儿媳妇、唐中宗的皇后,这才有两三人附和。

由此看来,韦后只是个知名度不高的配角,为她花费笔墨,好像有点浪费。殊不知,这个配角身上的戏份一点儿不比主角少!她曾搅得洛阳城风云变幻,她曾害得唐王朝鸡犬不宁!若非际遇弄人,她甚至有可能成为“武则天第二”!

韦后姓韦,因史学家粗心大意,弄丢了她的名字,人们不得不以她的身份——中宗皇后为其命名,称其“韦后”。

韦后在历史上的第一次显赫出场,是由她的夫君和父亲代为完成的。话说公元683年,唐高宗病逝,中宗李显在洛阳初登帝位。为讨媳妇欢心,他预备把韦后的娘家人都封官,并提拔岳父韦玄贞当侍中。宰相裴炎坚决反对。李显很生气,说:就算把天下让给我的岳父,我也甘心,何况一官位乎?此话传到他的“麻辣老娘”武则天耳中,武则天勃然大怒,断然把儿子撵下皇位,轰出了洛阳。

在这一冲突中,韦后虽没有直接露面,但她的魅力已显露无疑。你瞧,堂堂的大唐皇帝,为了她,竟可以连皇位都不要!还有啥比这更有说服力?!

话到这里,可能大家会有一个想法:韦后必定是如苏妲己那样的妖艳女子,最擅长媚惑之功。其实不然。中宗极力提携韦后的娘家人,非因韦后貌美,只因他和这个女人太有共同语言,夫妻感情太好了!

韦后本是京兆万年县(今西安市)人,出身于关中的名门大户。大约是在永隆元年,也就是公元680年,她被选入宫中,成了太子李显(时名李哲)的妃子。

当时,李显刚被迫离婚不久,他的前妻赵氏因不受婆婆武则天待见,没过几天富贵日子就被休掉。这场实力悬殊的婆媳之战,让李显很不愉快,精神状态持续低迷。还好,韦后的入宫,填补了他内心的空虚。

韦后善解人意,年轻貌美,李显对她非常钟爱。短短数年,俩人就“制造”了4个“爱情结晶”。

然后就出现了以上的一幕:中宗为提携岳父遭武则天怪罪,被废帝位、赶出了洛阳宫。可叹韦后才当上皇后没两天,还没来得及摆出“母仪天下”的姿态,就得随着丈夫到远方流浪了。

流浪啊,流浪,他们先是流浪到了荒僻的房州(今湖北房州),之后又按武则天的旨意迁往均州(今湖北均县西),在均州过了不到两年,又被勒令迁回房州。

这么着折腾了几年,李显想死的心都有了。他知道,母亲信不过他,将他贬来贬去,只不过是在消磨他的斗志和锐气,以免他久居一地,纠集自己的势力与朝廷作对。他更明白,母亲几度废立太子和皇帝,是因为她自己想当皇帝。

洞悉这一切,他感到害怕。每逢洛阳传来武则天诛杀李姓皇室子孙的消息,他就夜不安眠;每当朝廷派使节前来房州,他就食不甘味。在这种极度的惶恐中,他几次想撞墙自杀,是韦后,给了他重新活下去的勇气!

韦后经常给丈夫分析“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这个道理:福祸无常,人难免有一死,何必这样紧张?想开点儿,别太忧虑,活着就有希望!与此同时,她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丈夫打气。当武则天派使节探察他们时,她不但不畏惧,还伶牙俐齿地与之周旋,多次救李显于危难之中。

韦后的宽慰和支持,让李显感激不已。在房州多年,这对患难夫妻情意日重,引用《唐书·后妃传》的话来说,小两口“累年同艰危,情义甚笃”。中宗曾对韦后深情表白:假如有一天,你我夫妻重见天日,我一定让你随心所欲,决不加以阻拦!

也是李显运气好,在房州熬了近15年后,夫妻俩果然重见天日,重返洛阳!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武则天突然发了一道诏书,宣称庐陵王李显有病,需来洛阳治疗,命李显立刻返回神都。其实,李显并没有什么病,“有病”的是武则天。她的4个儿子死的死、流放的被流放,她不放心将皇位传给外人,只得找个借口,迎立三儿子李显为太子。

这道诏书,把李显吓得不轻,他以为老妈终于要拿自己开刀了,吓得浑身瘫软,面如土色。聪明的韦后却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她高兴得差点儿没跳起来:老公,咱们要翻身了!经过妻子的耐心讲解,李显这才明白,他们可以结束囚徒般的生活了。于是,一家人马不停蹄地赶回了洛阳。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在宰相张柬之等人的大力支持下,李显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自己的母亲武则天,光荣复位。韦后,再次成为大唐的皇后。

可惜的是,中宗不是个好皇帝;韦后,也不是个好皇后。

据史书记载,韦后经常垂帘听政,干预朝政。按照规定,只有和皇帝同姓的人才能封王,然中宗第二次即位不久,就应韦后之请,追封韦后的父亲韦玄贞为王,并把韦后的娘家人全安排在朝廷的要害部门任职。

在韦后的怂恿下,中宗撂下国家大事,陪老婆到洛阳城的南门楼观看泼寒胡战。当时天气严寒,北风凛冽,北方胡人裸身戏水,舞蹈自如。中宗和韦后身穿轻裘,潇洒嬉闹,从早到晚,不知疲倦。

他们还派遣宫女开办集市,令百官公卿扮作商人前往交易。因买卖不公,大臣和宫女们互相辱骂,言词猥亵,中宗和韦后看后却哈哈大笑。有一年元宵节,中宗和韦后脱去龙凤袍,换上百姓装,带领大臣到大街上观赏花灯。中宗采纳韦后的意见,放出几千名宫女到宫外看花灯,结果,一半以上的宫女都跑掉了。

中宗对韦后言听计从,不仅是由于他在房州对韦后有言在先,承诺翻身以后要对她好,更是由于他在政治上毫无主见。从他复位之前的一系列表现,我们基本上可以判断,此君懦弱、无能,且耳根子极软。

可怜中宗对老婆的放纵,除了为他换来一顶“绿帽子”,别无它用。

与韦后发生“婚外恋”的,是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武则天去世后,张柬之等人多次劝中宗将武氏诛杀殆尽,以免后患。中宗念及武氏诸人跟自己是亲戚,下不了手。

皇帝没有动手,武三思却急了。他知道,自己是死是活,只在皇帝,或者说韦后的一念之间。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保住项上人头,他开始积极拉拢中宗,并寻找机会接近韦后。

说起来,武三思和中宗还是亲家。当年,韦后在跟随中宗赴房州途中,生了一个女孩儿,就是后来的安乐公主。因当时情况窘迫,李显匆忙中撕下襟袍的一角裹住了婴儿,故安乐公主又名“李裹儿”。安乐公主长大后,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武三思合理地利用这层关系,先是将“老相好”上官婉儿奉献给亲家翁李显,让她在皇帝面前替自己说好话;之后,又找机会接近亲家母韦后,向她施展自己的男性魅力。

武三思是个情场老手,风流多情的韦后,哪能经得起他的挑逗?很快,韦后便与武三思打得火热。《唐书》记载:“武三思蒸于后。”这个“蒸”字,用得妙!武三思经常入宫和韦后下棋,中宗不但不怒,反而饶有兴致地站在一旁观看,为他们数筹码。趁中宗不在,韦后有时便与武三思在龙床上欢度春宵。对此,中宗心里明了,但他并不觉得武三思对自己不忠,反而认为妻子有魅力,替韦后高兴。

盘点古今,像中宗这种“肚量”的丈夫,恐怕很少见!

人的野心,有时候是环境培养出来的。丈夫的放任骄纵、政治空间的日益扩大,使韦后对权力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宫中流言四起,都说韦后的衣箱中有五龙飞出。对于这种明显带有反动意味的说法,中宗不但不提高警惕,反而大赦天下,为韦后摇旗呐喊。

皇帝的步步退让,换来的是皇后的步步紧逼——更确切地说,是三个女人的步步紧逼。这三个女人,除了韦后,还包括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

上官婉儿头脑灵活,她深知中宗只有皇帝之名,韦后才是其背后掌权者,因此果断地投靠韦后,为她出谋划策。安乐公主更是只亲母后,不近父皇。在韦后的纵容下,她把官爵按品级明码标价,公开兜售。当时,只要舍得花钱,屠夫也能做高官。

这三个女人经常聚在一处评议朝政,并互相交换男宠,交流淫乐经验。许州司马参军燕钦融实在看不下去,便冒着被杀头的危险上疏中宗,让他管管自己的老婆和女儿,别再由着她们淫乱后宫、干预朝政。不料此事被韦后察知,她的心腹宗楚客派人逮捕了燕钦融,将其杀死。

中宗虽是个“和事天子”,但见皇后如此无法无天,草菅人命,心里多少有点儿生气,再见韦后,他便搭拉着脸,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此时的韦后,再也不是那个与高宗患难与共的质朴女子,她的心灵,早已被欲望填满。见高宗居然敢对自己使性子,她感到很不舒服。一个想法,在她的脑海里渐渐放大,那就是:向婆婆武则天学习,当女皇,君临天下!

安乐公主猜中了母亲的心事,不但不劝阻,反而大力支持。她盼着韦后临朝后,自己能做“皇太女”,于是不断地劝说韦后,要当机立断,谋权篡位。

母女俩一合计,在中宗吃的饼中放毒,害死了他。之后,韦后安排儿子李重茂继位,自封皇太后,为实现“女皇梦”积极做准备。她的野心,被相王的儿子李隆基识破。 公元710年夏,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宫廷政变,杀死了韦后和安乐公主。

韦后的尸体,被扔在街头曝晒,隔了一天才入殓。这个想复制历史的女人,却被历史收拾了。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