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

穿行胡同得真趣访古寻幽寄闲情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4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老北京人都能顺口用一句俗谚概括北京城的格局——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不错,北京城是外城套内城,内城套皇城。在内外城之间相互交叉纵横着大大小小的胡同,这种建筑格局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说,胡同是咱北京城的一大特色,没了胡同,也就没了北京,没了京味儿了。有多少耐人寻味的故事发生在胡同里,又有多少文化名人居住在胡同里;那里有北京人讲不完的话题,道不尽的人情世故。

近些年来,随着旧城的改造和市政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在搬进一座座单元楼的同时,似乎更留恋那曾经居住了几十年的小胡同和“天棚、鱼缸、石榴树”的四合院儿。

更有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城市建设与保护古都风貌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胡同文化具有可开发利用的价值。在一些保存完好的胡同里开展了胡同旅游项目,使初来的外宾对咱京城的市景民情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不起眼儿的小胡同,如今成了了解北京、认识北京的活生生的教材。

要说历史,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自从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以来,北京城的格局就初步形成了。从那时起就有了“胡同”一词,据考证,它是源于蒙古语中的“水井”的发音。(今有的学者对此观点持有疑义)您不见,直到今天北京还保留着许多以“井”命名的胡同吗?如三眼井、四眼井、大甜水井、小甜水井、井儿胡同(今改警耳胡同)……明成祖朱棣在元大都的基础上重建北京城时,“前朝后寝,左祖右社”和鳞次栉比纵横交错的胡同一直延续到现在。

俗语说“大胡同三百六,小胡同如牛毛”,京城街巷之多可见一斑。单说这胡同的名称就十分有趣,如劈柴胡同(今改辟才胡同)、米市胡同、油坊胡同、盐店大院、酱坊胡同、醋儿胡同、茶儿胡同,这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金果胡同、银闸胡同、铜光胡同、铁门胡同、锡邋(邋字去走之加金字旁)胡同,这是金、银、铜、铁、锡五金。说吃的有干面胡同、细米胡同;喝的有烧酒胡同;穿的有裤子胡同(今改库资胡同);戴的有帽儿胡同;用的有笔管胡同、手帕胡同、取灯胡同、锥把胡同;花的有宝钞胡同……这些胡同名称涉及到老北京的衣食住行五行八作,叫法信手拈来宛若一幅民间风俗画儿。

在数不清的胡同中,若问名字取得最好的是哪条?据我看,北京城中有一条极窄的小胡同。您若不信就顺着新街口南大街往北走,由于胡同窄,因此不易被发现。它叫“百花深处”。光听这名字就能令人产生无限遐想。有说清代乾隆年间的种花人在巷子口儿悬挂过“百花深处”的匾额;也有的说,早年间有张姓夫妇在此居住,极善种花。花草繁盛四季竞艳,引得文人雅士前来观看,久而久之就留下了“百花深处”的名字。总之,无论怎么说这美丽的名称算是传了下来。

北京的胡同多,这不假。可您若是走在胡同里决不用担心迷路,只要大方向不错,准行。为什么?因为北京的胡同有个特点——条条通。

在胡同里穿行,不仅可以感受到北京人那浓浓的情谊,更可领悟到历史文化的悠远深长。 比如西城区有个刘兰塑胡同,是为了纪念元代技艺超群的雕塑家刘兰而得名的。刘兰的事迹在《元史·工艺传》和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中多有记载,他曾为元大都的多个寺庙塑像,姿态逼真传神生动。随着岁月的流逝实物久已不存,只有胡同作见证了。

新街口附近的小杨家胡同,过去叫小羊圈胡同。说到这儿您一定明白了,这就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笔下反复提到的那个小羊圈胡同。老舍先生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这里的环境自然也就成了他创作《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两部小说的原型。在先生的小说里,小羊圈就是北平的缩影简直是一个小小的社会。

像这样有名人居住过的胡同在北京还有很多,许多名人故居也已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了。不光是这些,还有相当一部分可供人瞻仰的历史遗迹保留在胡同中。

西四南大街的砖塔胡同是北京最古老的胡通之一。它的东口儿有一座元代建的八角形七级密檐式砖塔,名叫“万松老人塔”至今犹存。只要到丁字路口儿就能看到。北海公园里的铁影壁早先可不在公园儿里,而是在安定门东大街以北的一条胡同里,现在这条胡同还叫铁影壁胡同呢。

东城区文丞相胡同南口是东西走向的府学胡同,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祠就坐落在府学胡同63号。祠内陈列了文天祥生平资料及文物,并栽有榆树、枣树各一棵,枝干倾于南方;仿佛使人看到文公“不指南方誓不休”的报国之心。所有这些胡同,本身并无特别之处,因为正是这些历史遗迹,胡同才出了名引得人们去探求。

胡同记录了北京的历史,留住了北京的风土民情;如果把每条胡同里的掌故传说都写出来的话,恐怕又是一本《一千零一夜》了。胡同里的生活宁静恬淡,胡同里的人热情好客。树藤瓜架下的花影里,有百灵的叫声;高空中时常传来清越的鸽哨。在胡同中寻幽访古不用带导游,说不准哪院儿的老爷子就能领着您把整条胡同的大杂院小宅门儿,历数得清清楚楚。东头儿有过什么店铺,西边儿住过哪位王爷,只要他知道,能可劲儿掏给您。没准儿您能拾到前朝的一砖半瓦或半快残碑。远离喧嚣嘈杂闹中揽静,在胡同中徜徉就像喝一杯陈年的醇酒,越品越有味儿。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