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芳胡同1号院历史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4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位于东四六条东口附近的育芳胡同,在清朝宣统时期称班大人胡同,民国后沿称,一九六五年整顿地名时改称育芳胡同。育芳胡同是连接东四六条和五条的一条横胡同。育芳胡同1号院东邻育芳胡同;南西为五建公司;北为六条胡同。院内有二层中式楼一幢,经考证为一等诚勇公班第府邸遗存建筑。
班第是博尔济吉特氏,蒙古镶黄旗人,是处理清朝西部边疆藏蒙回部等问题的专家。清朝康熙年间任过内阁中书、内阁学士。乾隆三年任兵部侍郎、湖广总督;乾隆六年出任兵部尚书并在军机处行走;十三年师征大小金川封内大臣并加封太子少保;十四年平定青海西藏叛乱;十七年授正红旗都统、两广总督;十九年带兵师征准噶尔有功被授予子爵、世授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二十年封定北将军与定西将军永常分兵两路再征准噶尔,擒获贼首达瓦齐,封一等诚勇公,赐宝石顶、四团龙补服、金黄绦朝珠;同年八月平定准噶尔叛乱后,班第率鄂容安等五百人留守伊犁,阿睦尔撒纳再起叛乱,班第战死殉国。乾隆帝于还丧之时,亲往祭奠,命建双忠祠,图形紫光阁。
班第的儿子巴禄袭一等诚勇公并授镶红旗蒙古都统,从定伊犁。师讨伐霍集占,授参赞大臣,授将军兆惠有功,驻军和阗。大战伊西洱库尔淖尔,屡败霍集占。因军功加封世袭云骑尉,图形紫光阁,是乾隆朝后50功臣之首。
其曾孙裕谦,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著名抗英爱国将领,于1840年10月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在镇海战死。道光帝因此赠其赠太子太保,予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附祀京师昭忠祠,於镇海建立专祠,谥靖节。
自1755年至1840年近百年间,班氏家族战功赫赫,多人为国捐躯,可谓满门忠烈,功勋卓著。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不受侵犯,维护了民族尊严,赢得了应有的荣耀,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府邸院落和建筑形制。育芳1号后罩楼即为其府邸保留至今的遗存建筑。
两百多年过去了,育芳胡同1号院内的后罩楼(班第府宅)已经逐渐失去了光彩。楼的东西两侧有精美的砖雕(挂印封侯),是班大人身份的象征。楼的建筑结构是依清工部标准建造:楼为硬山、箍头脊、合瓦屋面;博缝板前檐为十一块,后檐博缝砖为十块,连同头二层砖檐均为细作,符合"阳压阴、前压后"的博缝排法;前檐木装修为横披"步步锦"做法;前檐好头石、阶条石、踏跺石金边部分齐整;现建筑、围墙、屋面、台明、外装修遭到破坏、出现松散现象,柱顶石、古镜、已见酥损,后檐墙檐柱部位有铁扒钉加固。
此楼虽年久失修、失养(已鉴定为危楼),但是此楼数百年风雨中矗立不倒,感觉像是班大人宁死不屈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魂的缩影。为保证这种精神的继承与发扬,保证修缮的完整性、准确性。先后查阅了《清史稿》、《清使图典》乾隆篇、《北京历史文化》等大量文献资料,数位古建专家现场指导并提出宝贵意见,修缮设计方案几异其稿,力求真实、准确、完整的修复仅存的班第府宅原貌。
【来源:网络整理】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