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嘉园胡同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4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凤凰巢”筑芳嘉园
东城朝阳门内南小街的路东,有一条不长的胡同,叫芳嘉园胡同,胡同的形状像胳膊肘,由西口进去,往东走不太远,稍微转两个弯后,向南一拐,照直朝南插下去,就抵在大方家胡同的半截腰上了。
芳嘉园胡同原名方家园。北京方言,把菜地、花圃、果木园都称作“园”。此地为哪种“园”,未考。清朝乾隆时代,由方家园繁衍出了几条胡同。方家园所在地叫“大方家园”,就是现在的芳嘉园胡同的西半截加上前芳嘉园胡同,总体叫大方家园。还有一条称, “小方家园”就是现在的芳嘉园胡同向南插过去抵在大方家胡同的那半截。另外还产生了一条大方家胡同和小方家胡同。
大方家胡同在小芳嘉园的南边,它的西口在南小街,东口直达小牌坊胡同,这条大胡同比较长。小方家胡同是条半截胡同,长在大方家胡同的半腰,向东北伸出去,它的东口也在小牌坊胡同。这两条胡同的名字由清代一直沿用至今。
在大方家园和小方家园之间,有三个庙:斗母宫、地藏庵和净业寺
到清末民国初,大、小方家园合并成为今天的胳膊肘形状,方家园改字没改音,写作"芳嘉园"。
后来在芳嘉园东面的两条并排的短胡同,原先称小方家园的那条叫火神庙,北面的那条叫斗母宫,再后来,芳嘉园在城市地名的规划中,加上了"胡同"两个字,叫芳嘉园胡同,火神庙改名为前芳嘉园胡同,斗母宫叫后芳嘉园胡同。只有大小方家胡同的名称始终没有变化。
芳嘉园胡同本身同旧时北京的其他胡同一样,也有一座庙,是清代所建的"三义庙",祭奠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前殿门上有对联一副:"涿州桃花千古圆"、"许昌夜煴到今红",横批"义重桃园"。
庙址现门牌为19 号。
两个大凤凰
此外,胡同里还有另一处"惊天动地"的大宅邸,那就是世称"凤凰巢":的"桂公府"。"桂公府"曾一门出过两个皇太后。一个是统治中国长达48 年之久、创历史上太后执政时间最长纪录的那拉氏慈禧皇太后;另一位是以最后一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太后身份被迫颁布退位诏书、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帝制统治的那拉氏隆裕皇太后。
关于慈禧娘家住哪儿,曾有多种讲法。有说她生于"南中"是南国女子;有说她生于呼和浩特市(原归化城),至今当地还有"落凤街"的地名;还有说她娘家在山西长治,本是汉家女,过继给旗籍官员,一跃成为满洲姑奶奶。
上述之说,各自有理由和依据。当然众说之中,也有"北京籍"的讲法。例如说她被选进皇宫时,娘家在北京的锡拉胡同。同是说北京籍,也有不一样的讲法。
《 西太后》 一书引清宫档案:"纳拉氏镶蓝旗满洲… … 原任道员惠征之女,年十五岁,辛丑年七月二十八戌时生… … 住西四牌楼劈柴胡同。"劈柴胡同今仍在,不过易名为辟才胡同。纳拉氏与那拉氏,满译音一字之差尚可理解,只是这生日相去稍远,这里为"七月二十八日"。光绪朝时,慈禧每年是在阴历十月初十,大张旗鼓庆贺自己的诞辰日,俩人的生日相差近三个月,不仅日子不同,月份也差着,不知这两位那(纳)拉氏是不是同一个兰贵人?
说那拉氏娘家在"西四牌楼劈柴胡同"也仅此一孤证。但是皇宫档案法律效力强,资料还应该是绝对可靠的,但前提是这个纳拉氏必须是那个那拉氏才成。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从慈禧对北京风味小吃的喜好,对地方戏曲的欣赏及其他生活习惯上来看,她应该是老北京的姑奶奶。
芳嘉园的桂公府,是慈禧胞弟、三等承恩公桂祥的府第。按中国人的习惯,父母要由儿子赡养。慈禧之父惠征早在咸丰三年( 1853 年),即慈禧还是贵人时就命赴黄泉,其母"惠二老太太"应该是和儿子,也就是慈禧的弟弟桂祥一起过日子。按旧风俗习惯,即使父母后来全亡故了,出嫁女儿也称自己的兄弟家为娘家。
因此说芳嘉园"桂公府"为慈禧的娘家就并不为怪了。
胜保宅邸变成桂公府
回过头说,方家园基址在明代就修建起一座净业寺,寺庙大殿的东庑的墙壁上,镶嵌着一块石碑,镌刻的年号是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 583 年),证明庙确实是在大明王朝建或者重修的。
到清朝时,净业寺已经不存在了,寺的基址上建起官邸,官邸的主人是胜保,胜保为清道光朝内阁学士。该人在镇压太平天国时,屡战屡败,人们就将其"胜"字改为"败",称作"败保"。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在八里桥,重创僧格林沁、瑞麟部,枪伤此君。却不料此君利用战乱搜罗旧部,扩张势力,手握万人,成为京徽最雄厚的[秘书工作:msgz.org]。在慈禧的"辛酉政变"中,他挟兵自重,立主太后垂帘,深得慈禧欢心,遂成为太后党羽。
用今天的话说,他成了以慈禧太后为靠山的大军阀。凡是军阀没有不祸害地方,糟蹋百姓的,这胜保也不例外,在咱北京就留下了他的劣迹。
话说胜宝在天宁寺驻兵,看上了当地一个民女。民女姓李,其父李老头当然不忍心自己闺女成为胜保的"花姑娘",就把女儿藏了起来。胜保哪能眼瞅着到嘴的羊羔跑了呢?就深更半夜砸门要人。老翁藏起女儿,逾墙走,黑灯瞎火,跌跌撞撞摸到广安门外关厢。胜保穷追不舍,李老头慌忙中躲进路边一棵老槐树的空心干中,胜保擦身搜过去,没瞅见李老头。
李老汉躲过这场大难、心中十分庆幸,觉得一定是自己此生有德行,所以有神灵暗中保佑自己没遭灾。为感谢神灵恩德,他决定采用咱们传统的方式:修庙塑像,来谢神灵。无奈家贫,没有财力营造庙宇,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之计,请木匠用木头钉了一个一尺多高的小木头庙。小庙内仿照大庙,同样用木头削出了三个小佛像。小庙一应俱全,上有房顶下有地面。四周有墙壁,门窗、旗杆,一样不落。这样花钱不多,又了了李老头的心愿。
小木头庙做好后,李老翁恭恭敬敬将它请到本人曾藏过身的老槐树洞中。由于槐树洞不正,这小木庙也只好拧身放着,庙门朝着东北方向。严严实实,把树洞全塞住。
因为庙宇"建立"在槐树洞里,当地人就叫它槐树庙。至于小庙里面供的是哪一路佛,人们也说不清楚。老百姓习惯有庙就烧香,槐树庙制好后,每逢初一、十五,还真有人来进香拜佛。
由于有了胜保,才有了广安门脸儿的这座奇特的槐树小庙。也可以说,这是胜保留给咱们北京的一份念想!
胜保最后的下场并不妙,政治风云变幻无常,胜保的政治生涯几经波动,清同治初年,获罪,被慈禧下旨赐死,胜保在方家园的宅院被没收,赐给那拉氏自己娘家兄弟桂祥,成为承恩公府邸"桂公府"。
慈禧的娘家有了着落。
慈禧厚待娘家
清宫一位太监阿谀慈禧,说她从不富娘家,每月只给桂祥家里成人每人四两银子,小孩每人二两银子。那是这位太监耳目塞、见识短。其实,慈禧在世时,几乎把大清王朝的半个家当给了娘家。
慈禧有两个妹妹,她把她们全嫁给了皇室。其中一个妹妹嫁给咸丰的七弟醇亲王奕为福晋。这个妹妹和慈禧不愧是一个娘所出,性相近习相同。吃斋念佛,夏天为怕踩死蚂蚁,不敢进园子遇弯。但用鸡毛掸子把儿打起太监来,却凶狠异常,以至把太监打成终身残废。
这位福晋有四子一女,女儿活到6 岁,长子不到两岁夭折,三儿子仅在世上活了一天半,四儿子不到5 岁就死了。只有二儿子"长寿",活到39 岁,这就是光绪皇帝。
慈禧是在自己的儿子同治帝龙驭上宾后,把这个亲妹妹所生的年仅4 岁的小外甥接进宫,承继大统。这时,大清王朝的皇帝血统至少有四分之一是慈禧娘家叶赫那拉氏的。
光绪驾崩后,慈禧又把这个妹妹名下的孙子溥仪接进宫,继承爱新觉罗氏坐上了皇帝宝座。
慈禧同样厚待自己的几个侄女。其中一个,她把她嫁给了清道光皇帝的孙子、惇亲王的儿子、端王载漪为福晋,这位叶赫那拉氏所生之子名溥傀。那时还没有溥仪,慈禧曾把这个侄外孙接进宫。为避免洋人干预,名称为大阿哥,实际为皇储、皇太子,继承同治帝。准备在废掉光绪皇帝后,扶植侄外孙承大业为大清王朝又一代新皇帝。另一个侄女,她指给了光绪帝为正宫皇后,成为统帅六宫的母后。光绪死后,慈禧姑姑又指明赏给她太后名分,使她成为自己之后的又一个国家的独裁者。这就是那位明着没有垂帘,却握实权,操纵幼皇帝,决策大清朝命运的叶赫那拉氏隆裕皇太后。
大清王朝又一次成了那拉氏的掌中物。
清国丈桂祥是个大烟鬼
对于娘家兄弟桂祥,慈禧同样待他不薄,不但让他承袭了承恩公,弄到了方家园这所大宅子,还赏给他一个神机营管理大臣和乾清门头等"虾"。"虾"满语即侍卫,等等实缺--有实权的官职空额。
可叹,桂祥不才,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大烟鬼和愚昧无能之徒。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随慈禧西逃时,某下属曾有一段奇闻,绘声绘色描述了他亲眼所见的这位"虾"的逸事:
"桂祥有阿芙蓉瘾,瘾奇大,随銮离京,事出仓卒,未作准备,三日来肩负重任,疲于奔命,竟忘此吞云吐雾之举。至怀来县后,稍获喘息,从者忽忆此事,偶一问询,竟触桂突发烟瘾,立即全身瘫软,神志昏迷,吸后始盛,可发一噱。"
把这段半文半白的话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
桂祥有大烟瘾,烟瘾出奇地大。跟随西太后离开北京逃跑时,因为动身太仓促,没来得及做任何准备工作,逃跑路上的前三天,因肩负保卫任务,任务繁重,忙得手脚朝天,没有喘气的工夫,竟然忘了自己的喜好吞云吐雾的大烟习惯。到了怀来县以后,才稍稍有了喘息之机,他的随从这时才突然记起,怎么主子的大烟瘾没见犯?忍不住问桂祥:大人这几天也没顾得抽一口?这一句,不要紧,如山洪决堤,立马儿触发了桂祥的大烟瘾。只见他立即全身瘫软,一脑袋栽倒在地,昏死过去。从人见状吓坏了,赶忙搜罗点大烟土,让他足吸几口。桂祥这才如大病初愈,慢慢缓过气来。这件事说出来真可逗人一乐。
这里需插,笔:桂祥西逃遭受阿芙蓉折磨之时,也是他的在方家园桂公府遭受八国联军祸害之日。
慈禧西逃,把一座辉煌的帝都丢给了侵略者,凡是没有来得及随政府西逃的王公贝勒、大臣官员,由往日的养尊处优、作威作福的人上人,突然成了下三烂,被洋人从百姓不敢涉及的府第掏出来,替洋人抬粪、运尸、遇马,从事他们以往支使包衣干的下贱活。这无疑是在掴慈禧的嘴巴子。
地处朝阳门里不可一世的桂公府,也被德军侵略者砸开了大门,一百多间房子和各种家什用具全都姓了"洋"任洋人随意踏卧使用,而无人敢哼一声,公爷府的往日威风,在洋人面前全扫了地。这真是大清贵胄的悲哀!
回过头来接茬说桂祥和大烟。
还有一件传闻,是桂祥用大烟调教大马的故事。桂祥看中了一匹漂亮的蒙古骏马。骏马性子暴烈,不让人靠身。人家桂祥有办法,他叫人预备下大烟枪,吸足了一口气,朝马脸上喷过去。骏马刚开始不习惯,拧着脖子躲闪烟味,架不住人家桂祥持之以恒,特有耐心,天天喷一顿。喷了有十来天以后,大马终于学会了"吸"大烟,每天不被喷几口,就焦躁不安,不思草料。一喷就来了精神头,对给它喷烟的桂祥服服帖帖。
得,马和桂祥一个样,都成了大烟鬼。
承恩公的笑话
宫中也曾传出过一个有关桂祥承恩公的笑话。
甲午之战,朝廷以旧式旗兵,如神机营、火器营等应战日本。桂祥带一队人马出山海关,另一支军队为萨某,还有一全部队为祥某。三军并列,大旗上分列三个大字,即"萨"、"桂","祥",桂祥一见,顿时如丧考妣犹如死了爹妈似的大哭不已,直哭了好几天。左右从人不明白桂祥痛苦的根源,上上下下都来劝慰。桂祥被劝说急了,急扯白脸地指着大帐外面的旗子说,你们看见大旗上写着"杀(萨)桂祥吗?我此去能有好吗?最后,无论旁人怎么劝,他还是领着兵返回北京。气得慈禧大骂弟弟不争气。原本想让他给娘家争点脸面,不想活现了一个大眼!
这段故事都能当相声了。
由此可知,慈禧不仅大富自己娘家,而且还是实打实地富娘家,长久地富娘家。现金、银子,她也照样赏给。为此还发生过一起送银子太监被午门护军臭揍一顿的事。
慈禧捅娄子
那是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 年)八月,慈禧打发太监把两千两银子和两匣财物给她妹妹送去。太监收拾好东西,走到午门,不想被守门的护军拦住。原来,早在乾隆朝时就规定,凡从宫中往外拿东西,都要持有"门文"即通行证,才可出紫禁城。
如果不按制度办事,对护军以失职罪论,要杖一百,充军。
为此,护军不敢怠慢,坚持按规章办。双方口角,护军是武夫,话说不通就动武,不仅把要出门送礼的太监打伤,而且把过路的另一个劝解太监的头发也揪掉了一绺。
事情闹到慈禧处,慈禧立刻犯混,撒泼大哭。"我还没死呢,护军眼里就没我啦。"
这事一直闹到皇帝面前,连内阁,内务府、刑部、宗人府乃至和硕亲王奕谅全扯进来了。不仅皇帝下御旨要求严办,连外廷大臣也频频上奏折参与意见。经过审讯、对质、拷打,闹腾了足有四个月,才做出如下处理:
三个护军全部革职,全部杖一百后,一个流放两千里;另一个圈禁二年,圈满后加责三十板;只有一个处理的轻点,鞭责发落。那送银子的太监呢?尽管已经挨了护军的打,但是为防止太监今后"不服稽查",交到慎刑司重责三十大板。那位被护军揪落头发的无辜太监,同样跟着倒霉,被罚扣月银六个月。
瞧,就为慈禧给娘家人送银子这么一件事,捅出了一场惊动最高首脑及各部官员的大漏子。
这是丢尽了皇帝家的颜面。
隆裕断送大清朝
桂公府那拉氏门里出来的另一位太后隆裕,远不如跟自己一个姓的姑姑慈禧"事业"辉煌夺目,权势随心所欲。
这位那拉氏姑奶奶,生于末世运偏消,虽然依仗着姑姑的力量,没有经过嫔妃阶段而一步到位,成为母仪天下的正宫皇后,却一生抑郁不欢。
隆裕继承了那拉氏家族的乖张、孤僻的性情,加之"男随舅,女随姑",长了一张与慈禧一样丑陋的面孔,与光绪皇帝虽为夫妻,却形同路人。这已经够悲渗的了,还偏偏又遇上了一个珍妃,争风吃醋。勾心斗角了十几年,直到八国联军入城,慈禧西逃,把珍妃塞进井里淹死了,这对妻妾的恩恩怨怨才算一笔勾销。
托姑姑的福,沾丈夫的光,1908年光绪皇帝龙驭上宾后,隆裕得到了太后的名分。这并没有给她带来多久的喜悦,这时,清朝王朝的这所旧宅早已破烂不堪,急需彻底摧毁重建大厦,人民要求共和反对帝制的呼声已如雷霆般响起。1912 年2 月12 日,隆裕不得不以王朝最后一位太后身份,在乾清宫里颁布退位诏书。从此,宣统小王朝由前庭统治退居后宫残喘。这位始终囚禁在宫中的太后,此时才如梦初醒,问自己:难道大清王朝就在我手里断送了吗?自此更加抑郁,公元1913 年(民国二年)2 月22 日,隆裕殡天,溥仪尊谧"孝定",依皇朝旧礼办了丧事。
若问这位可怜的皇后这一生中最光彩露脸的,当是娘家妈死时,桂公府极尽铺张办的那档子丧事。
皇姥姥大出殡
隆裕的母亲、慈禧的弟妹、人称"皇姥姥"的桂祥的福晋于光绪三十年(19 (抖年)春去世。
按照旧丧葬礼仪,灵床前烧倒头纸时,桂公府大门外也开始烧"烧活"。这种"烧活"可是用真绸真缎真呢子扎糊的、精致得足以乱真的各种陪葬道具,包括朱轮紫繮绿呢围的八抬大轿、顶马、跟马、车夫、轿夫、跟班诸等人及物。
门前右侧竖起一根三丈高的红幡。
院内搭起三丈余高的灵棚及经棚,前院跨院搭起客棚。皇室贵胄、王公大臣、亲戚本家吊祭来的马车如过江之鲫,差小多把芳嘉园胡同塞满。
"接三"时在北新桥烧一次"车马";"送库"时又烧了三座纸楼及真人大小的一群纸扎男女奴仆,为的是在冥冥地府有人继续候她;"放焰口"时由僧、道、喇嘛念经,撒馒头、撒白米给无家可归的野鬼游魂。
停灵五七三十五天后,皇姥姥大出殡。发引时,用32 人杠,把棺材抬出府门和胡同。到南小街,换64人大杠和大棺罩。抬杠人分三班,分别着蓝、绿、白色。共用200多名杠夫,八百多名执事。其中有一帮大兴县衙门的全班真执事和衙役。
在由32 个人抬着的大红蟠的引导下,殡仪队浩浩荡荡,纸钱撒得铺天盖地,看热闹的人山人海。红幡早过了北新桥,皇姥姥的棺材才刚出芳嘉园胡同。
送殡队伍经朝阳门内南小街向北到东直门内大街,转向北新桥,经鼓楼再向南,过地安门再朝西,沿北皇城根(今地安门西大街),进西皇城根,走西四牌楼、白塔寺,直出阜成门,到十余里地外的西郊墓地。
距离这次露脸的皇姥姥大出殡的九年之后,隆裕皇太后也被人以末世的旧殡仪式同样送进了墓地。大清王朝彻底完了,两千年帝制被彻底送进坟墓,曾显赫一时的桂公府的几位那拉氏的历史人物也随风而去。
只有北京城的胡同还在,仍在向人们讲述着江河横流、沧桑巨变的历史。
【来源:网络整理】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