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吴氏择地而居到“向心力”的聚散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4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提及吴佩孚的个性,认识他的人都说此人有点儿孤僻。吴佩孚的不合群由来已久。1920年到1924年间,他在洛阳第三师的司令部前修了一座亭台,请康有为题匾,名为广寒宫。这段时间正是他军旅生涯的鼎盛时期,也是他官场仕途中最顺利的阶段。洛阳的吴府高朋满座,谈笑鸿儒,但吴佩孚却躲进广寒宫里挥毫吟诗,懒得交际应酬。
人生得意的时候尚且如此,更何况败走南阳,亡命巴蜀之后。花甲之年的吴佩孚拍电报给张作霖说是要北上养老,进京之后吴佩孚真的信守了解甲归田的诺言,不仅没有重新出山,还办了一个“正一堂”来弘扬佛法。事情总是这样,“树欲静而风不止”,1933年到1939年,吴公馆从来未得清静,北洋旧部、侵华日军纷至沓来,吴佩孚也不得不随时面对选择—是坚持还是放弃。
试想一位孤僻的六旬老人想要终老北京,应该远离闹市,远离政敌。谁想到偌大的一个北京城竟然找不到一个清静的所在,吴佩孚在京的寓所,东城什锦花园明明是军政要人的聚居地,一块充满明争暗斗的是非之地。西北方向是府学胡同的段祺瑞府,西南方向是东厂胡同的黎元洪故居,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后,朱启铃、章士钊等人也都在附近留下过痕迹。
之所以吴佩孚会住在这并非清静的东四地区,据说是出于如下的考虑:在北京,想找一处能装下随行的八大处编制,又能尽显老帅风采的府邸并不容易。
从明朝开始,东四一带就是达官贵人的首选,藏在胡同里的大宅门不仅空间足够,住在东四,本身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当政治需要、门面需要、住宅需要“交集”在东四,也就是说东四地区几美合一、职能多样,吴佩孚选择什锦花园胡同就成了必然。
上溯几百年,东四都是京城的职能中心,其实北京的城市职能中心始终没能脱离城市地理中心。以紫禁城为圆心,环环相套,从皇宫到王府衙门、到官宅、到百姓、到市场,离心越远影响力就越小。这种城市职能的集中,让北京人不由自主地受了“向心力”的影响,把地理和身份联系起来,认为靠近皇城就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
手边恰好有一份1936年的北京地图,图中的特别政府、市政府、各部委,官宅都围绕在皇城周围。国民政府时期,紫禁城已经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可传统的城市格局却并没什么新突破,大量涌入的新的职能机构像洋行、医院等等也来城内见缝插针。北京的“向心力”并没有随着皇权的结束而消失,甚至波及到了外国人,他们看出靠近城市中心不仅意味着身份,跟顾客多少、赚钱多少也有关系。
到解放初为止,几百年来,北京城区的人口一直维持在一百多万,可如令,一百多万翻了十倍,北京城已经严重超载,可许多居民宁愿放弃广大天地,坚守市中心,“向心力”成了城市发展的阻碍。对这些居民来说,“向心力”与其说是一种心理因素,不如说早就物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尽管城市不断膨胀,但政府机构、商业区,学校仍然集中在城市中心,没有扩散。住在城市中心,和身份地位关系不大,但可以免去上下班奔波,可以买卖方便,享受繁华带来的诸多便利。、
据闻,在新的市政规划里,将来的北京应该分成不同的功能区,有很多个中心,因此北京人仍然“向心”,但不是同一个中心。如果这能成为现实,那么一个层层嵌套的圈,终于能分散开来了。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北总布胡同24号梁思成寓所
- 下一篇:南吉祥胡同吴佩孚故居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