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皖史风云—历史沧桑垓下之战始末(四)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但楚军得不到补充,而汉军由萧何从关中送来补充兵员,韩信又把败散的汉军聚集起来,使汉军实力得到恢复和增强。楚军则腹背受敌,疲于奔命,汉军则以逸待劳,东西出击,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划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项羽又过分相信楚汉和约,丧失必要的警惕,率军东归,又给汉军提供了可乘之机。固陵一战,虽击败汉军,却无力乘胜西进。刘邦却迅速调整部署,协调与韩信和彭越的关系,发动大规模的垓下决战。项羽从垓下突围,是因为对假敌情作出了错误的判断,结果,丢下十万大军,只带八百骑兵突围南去,造成东城的全军覆没。项羽一连串地失误,致使最后兵败自刻。如果指挥楚军转战楚地,战斗还是可以继续下去的。
有没有正确的政策与策略,能不能团结和重用人材,这是胜利与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刘邦非常重视政策与策略,进军咸阳与关中人民“约法三章”,受到人民的拥护。注意团结和重用大批人材,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有“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有“镇国家,抚百姓,给馈晌,不绝粮道”的萧何;还有周勃、陈平、樊哙、灌婴等。这一批文臣武将,为刘邦夺取天下,起了重要作用。他不惟广纳人才,还能听取部下的意见:进军咸阳后还军灞上,赴鸿门拜见项羽,兵出陈仓还定三秦,为义帝发丧,封韩信为齐王,离间项羽与范增的关系以及使韩信、彭越会军垓下,这些重大决策,无一不是采纳将领们的建议而作出的。
反观项羽则不注意政策与策略,杀人放火,一次就坑秦降卒二十万,杀死已降的秦王子婴,火焚阿房宫,大火三月不息,这些残暴的行为自然遭到人民特别是关中人民的反对。逐杀义帝在诸侯中失去了号召力;刘邦则乘机为义帝为丧,并且袒面大哭,得到诸侯的支持。他居功骄傲,不能团结有识之士,拒绝听从部下的正确意见,最后只落得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韩信、陈平原俱是楚将,由于得不到重用而离开项羽。“项羽不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及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范增有雄才大略,佐项羽成霸业。在鸿门宴上,范增认为刘邦是最危险的敌人,曾数目项羽对刘邦下手,项羽竟不为所动。范增气愤地说:“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在荥阳成皋战斗的关健时刻,项羽竟中了敌人的离间计,对范增产生怀疑并夺其军力,使范增感到“天下事已定”,一气之下告老辞职,归至彭城,疽发身亡。项羽失去范增,自断臂膀,为刘邦消除了灭楚的一大障碍,加速了项羽的灭亡。正如刘邦在胜利后,得意地说:“项羽有一范曾而不能用,此其所以败也。”
对项羽刘邦的评说
楚汉经过五年的连续战争,最后以项羽失败、刘邦胜利而告终。古往今来,人们对项羽刘邦这两个历史人物,进行许多评论。项羽出身于贵族,刘邦则是秦王朝的基层小吏,由于出身不同,各自怀有个人野心。当他们看到秦皇时,也就流露出不同的内心反映。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表示轻蔑和向往。刘邦则喟然太息曰:“大丈夫当如此也”。表示羡慕和赞赏。充分揭示了他们的出身和性格。
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灭秦之后,他们都想独吞农民革命的胜利果实,利用农民起义军为自己争夺统治权。对于项羽的失败,不但历史学家,许多文学家也有很多评论。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就指出:项羽“分裂天下,而封王诸侯”“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自矜功伐”,“谓霸王之业,欲以征战经天下,身死东城,犹云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这些批评是符合实际,也是非常中肯的。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毕竟是起义军重要将领,陈胜吴广失败后,他和刘邦仍继续进行反秦战斗,不愿偷生,最后不屈自刎,堂堂正正地死去,使后代许多文人学士对他的气节大加赞赏。对他不肯渡江东去,失去卷土重来的机会,表示惋惜。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乌江亭》一诗中写道: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安徽历史—皖史风云—历史沧桑垓下之战始末(三)
- 下一篇:古徽州的廊桥和亭桥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