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徽文化

徽文化

安徽历史—合肥历史—合肥地方戏曲介绍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庐剧,原名倒七戏,又称小倒戏。它流行于安徽省江淮之间的皖西、皖中和江南部分地区,是安徽省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
倒七戏因何得名,无史料可考。艺人的传说亦不能解释“倒七”为何意。历史上,主要流行倒七戏的地区如合肥、舒城、庐江、无为、巢县、六安、霍山等地均属庐州府或在庐州府周围。1955年7月1日,安徽省文化局报省委批准,以流行区古地名为由,把倒七戏改称为庐剧。
庐剧形成的年代,有史料记载可以参考佐证。1985年,在安徽省巢湖市烔炀河镇上,发现一块清代同治七年(1868年)刻的石碑。碑的上方刻有“正堂陈示”四个大字。碑文约400字,是当年在巢县任知县的陈炳所颁示的禁约。禁约计为四条,第二条即提到倒七戏。这块石碑的发现,不但证明了倒七戏这一剧种名称在130多年前已经出现,而且对其产生年代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线索:即倒七戏这一剧种形成的年代,能追溯到1840年前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
庐剧源于何地,说法不一。一说是产生在合肥、巢县一带。这是由于1949年前后,庐剧在这个地区极为盛行,唱戏的班社亦多。特别是在巢县烔炀河镇发现有关禁倒七戏的石碑之后,认为倒七戏就是从合、巢一带最早流行的门歌(亦称锣鼓书)小调、说唱发展而成。一说是形成于大别山一带。六安庐剧老艺人刘正元(1894——1964),1956年在六安举办的庐剧源流探讨会上曾说:“听前辈艺人传说,倒七戏初始于霍山、金寨、六安、商城、固始一带”,亦即皖西、豫南大别山区。合肥的庐剧老艺人王业明、董少轩、李凤山等都说过,他们年幼学戏,师傅多是六安一带的人。这几位老艺人如果活着,都是一百多岁的人了。
旧时庐剧班社大都是半职业性的(即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唱戏),长期流动于乡村集市。演出时一般不上舞台,只打地摊子。一般演员都缺乏功底,只要有副好嗓子,会些“辙口”就行了,久而久之形成了重唱不重做的倾向。所演剧目,多以“二小”戏、“三小”戏为主。唱腔多是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不用丝弦,三五人凑个班子即可演出,谓之“两打三唱”。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后来发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还未形成固定的角色体制。庐剧从前无女艺人,旦角多由年轻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庐剧班社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角色行当也相应增多,分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在倒七戏兴旺发达时期,每演出于各地,即吸收当地流行的戏曲或民间艺术来丰富自己。有的班社还时断时续地与徽班、京戏班合作,先由徽班、京戏班演出正戏,然后续演庐剧小戏,这种做法叫“四平带折”班或“乱弹班”。与徽、京戏的合班演出,使倒七戏演员在唱、做、念的表演和锣鼓伴奏上都有了新的不同的演变。而较有水平的倒七戏班不断入城演出,由于要适应城市观众的欣赏习惯,艺术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早期倒七戏的表演比较简单。“二小”戏与“三小”戏中虽有些舞蹈动作,但并不与剧情结合,且可在不同的小戏中运用。表演故事情节比较复杂一些的折戏和本戏时,主要是以唱来表现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内心活动,舞台动作很少程式,多为生活模拟,适当予以夸张。化妆也比较简单,用铅粉涂面,桃红或大红颜色涂在颊上。旦角多为男性扮演,头上扎着当时妇女装饰用的“勒子”,上面镶上几颗“银泡”,脑后梳一条假辫子。花旦上身穿花布短褂,青衣穿蓝色的,皆无水袖,下身穿裙子或彩裤,腰间系一条绸腰带,有时也把绸带扎在头上,手里都拿着小手巾。男的扮公子的穿蓝色大褂,扮劳动者的穿短衣,腰里也是系绸带,手里拿着扇子。后来,有的班社和徽、京戏合班,服装才有了改进。
庐剧音乐包括唱腔和伴奏锣鼓,唱腔有主调、花腔两大类。主调唱腔曲牌计有二凉、寒腔、端公调、三七、小生调、老旦调、老生调、老生衰调9种,长于叙事或抒情,多用于传统折戏和本戏。花腔是传统生活小戏所用腔调的总称,多为专曲专用,名称多随剧目所定,如“打桑调”、“讨学钱调”等,曲调朴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传统庐剧唱腔无管弦乐器伴奏,唱腔的起板、收板、小过台和大过台之后的间奏、吆台托腔、换唱曲牌等,都用锣鼓。解放后,庐剧迎来了新生,政府文化部门建立了合肥地方戏实验剧场,开始对庐剧艺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导演制,改革音乐,建立乐队,将管弦乐器移植到庐剧音乐中,还革新灯光、布景、美化服饰,使庐剧面貌焕然一新。移植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一段音乐唱腔“十八里相送”尤为脍炙人口,流行全省。
庐剧著名老艺人王本银、丁玉兰、孙邦栋等在继承和发展庐剧艺术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在庐剧观众中有很高的知名度,深受观众的喜爱。
庐剧的传统剧目,可分为花腔小戏、折戏和本戏(包括连台本戏)。初步统计共有292个。花腔小戏多为“二小”戏、“三小”戏,内容以描写劳动生活和男女互相爱悦者较多,也有一些是讽刺戏和闹剧,计有《点大麦》、《打桑》、《卖杂货》、《借罗衣》、《讨学钱》、《卖线纱》、《打长工》、《采茶》等60多出。折戏,一类是独立存在的,故事完整,有头有尾;一类是由本戏中抽出来的,可以单独演出,又可连在一起演出,计有《花园扎枪》、《张太和休妻》、《侯美容降香》、《观画》、《山伯闯帘》、《英台打枣》等78出。本戏(包括连台本戏)计有《休丁香》、《秦雪梅》、《干旱记》、《薛凤英》、《合同记》、《白玉带》、《卖花记》、《乌金记》、《双丝带》、《花绒记》等。
庐剧流行区广,受各地语言、民间音乐和相邻剧种诸多因素影响,形成几种流派。西路(亦称上路),流行于皖西六安、霍山一带,唱腔高亢奔放,小嗓(假声)用得多,山歌味极浓。中路,流行于合肥、巢县一带,唱腔柔和甜美,兼收并蓄了西、东路的许多特色。东路(亦称下路),流行于长江沿岸的芜湖、无为等地,唱腔委婉细腻,多注重行腔韵味,形成独特的风格。
1951年6月26日,皖北行署文教处根据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的决定,接收当时由民间班社组成的合肥平民剧社,建立私营公助的地方戏曲改革试点单位(仍用原名),成为全省第一个国家直接管理的地方戏曲剧团。以后又几经改组,更名为安徽省倒七戏剧团、合肥庐剧、合肥市庐剧团。庐剧得以不断创新,艺术表现力日臻完美,喜爱庐剧的人也越来越多。
1957年4月,应文化部和中国剧协的邀请,合肥庐剧赴京演出。张治中、卫立煌和首都戏剧界、文艺界的名流、著名演员以及许多热心的观众一起观看了庐剧首演。最令合肥庐剧全体演员终生难忘的是,5月6日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省庐剧团的专场汇报演出,并在张治中的陪同下走上舞台,同演员一一握手,称赞他们的高超演技。
合肥庐剧在京演出历时40多天,在全国首次展现了庐剧艺术的魅力。《休丁香》、《借罗衣》受到了首都观众的欢迎和文艺界的重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等报刊,连续发表了著名作家赵树理、艾芜、姚雪垠,文艺理论家戴不凡等人的多篇评论文章,盛赞合肥庐剧这株“田野上的鲜花”。庐剧演员丁玉兰应国务院邀请,还参加了“五一”国宴,光荣地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

门 歌 

门歌是一种流行于皖中南地区的民间歌谣。歌词一般是“望风采柳”,如见到人家门口一棵柳树,就唱“老板门前一棵柳,放下柳树打笆斗,打了笆斗量大麦,量了大麦酿烧酒,五湖四海结朋友。”幽默风趣,乡土味十足。按歌词表现内容可分劳动歌、情歌、生活歌、仪式歌等,按表现手法有比喻、夸张、形容、对比等。门歌的表现方式一是走街串户演唱,二是逢年过节玩花灯、划旱船时演唱。门歌也有座唱形式,由众人凑钱,固定在一个地方唱几天,如同说书一般唱连台本戏,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居住在合肥市包河区骆岗镇大郢村的贾德云就是门歌歌手的佼佼者。
贾德云生于1928年。他自幼爱好门歌,每当村里来了唱门歌的,便跟在歌手后边,从这一村听到那一村。12岁投师卫大和尚(旧社会对无钱娶媳妇的寡汉的称呼)演唱门歌。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当地的口语、典故、民间传说了如指掌,因而创作的歌词纯朴、清新、自然,琅琅上口。解放后,贾德云参加工作,进了识字班学文化,在单位长期从事工会宣传工作,有丰富的舞台演出经验,加之勤奋钻研、天赋极高,因而他的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贾德云创作的门歌来自生活,来自民间,来自他本人的经历。门歌《插秧歌》“楝树开花你不做,蓼子开花把脚跺。”歌词来自在江淮地区妇孺皆知的一句劝戒懒汉的警世名言,以农村常见的两种植物不同的开花季节,暗喻人们抓住农时不误庄稼。
门歌《小长工》用强烈的对比手法烘托旧社会贫富不均,诉说小长工的悲惨生活:“七月太阳赛火烘,东家打着轻洋伞,太阳照着小长工。天降大雪赛鹅毛,东家盖着绫罗被,长工稻草当被筒。”
门歌《吴小林求婚》利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男女青年互相爱慕、互诉衷肠、渴望自由的心情。男唱“为妹走了多少黑夜路,摸了多少冷墙根,头碰多少蜘蛛网,脚踩多少牛屎墩。”此处连续用了四个排比句,紧接着再用夸张手法,“高高的山头踏平路,小埂草面踩成坑”。女方应唱后,男方又唱:“为郎我站着怕人看见,蹲着又挨蚊虫叮,手拍蚊虫有四两,脚踩蚂蚁有半斤。”歌词形象生动,夸张不失其真,对比不露雕琢之痕。
门歌表演所用道具极其简单,一鼓一锣。20世纪90年代,黄山音像出版社在编辑贾德云门歌集时,大胆尝试用二胡、笛子伴奏,并加上女声伴唱等手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贾德云的门歌,曲调中有庐剧的韵味,有江南采茶调的余音。音调随着歌词内容跌宕起伏,韵味悠长,余音绕梁,字字泥土香,句句家乡音,给人以美的享受。

曲 艺

合肥曲艺先后有安徽大鼓、快板、快书、坠子、评书、琴书、评话、评弹、相声、京韵大鼓和西河大鼓等曲种流传,其中安徽大鼓属于本地曲种,演唱韵味和语言具有浓郁的合肥地方特色,其它曲种均由外地传入。
安徽大鼓据考于清代中叶出现,一人演唱,说唱并重,表演者自击鼓、板,有“南口”、“北口”、“花口”三种流派和“立嗓”、“卧嗓”两种唱法,音乐上为上下句反复结构,曲目有书帽(段子)和长篇两种。传统曲目多唱历史故事和侠义、公案故事,有《杨家将》、《封神榜》、《水浒》、《三国》、《包公案》等。段子有“草船借箭”、“单刀赴会”、“猪八戒拱地”等60余段。合肥地区为南口流派,演唱又吸收门歌和庐剧唱腔,增加了浓郁的地方特色。解放后,合肥的安徽大鼓演员移植创编了反映现实的新剧目,有《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等多篇。每部长篇都要一连演唱多日,其故事情节性强,人物形象生动,语言诙谐,能紧紧抓住听众。上世纪50-60年代,在合肥地区形成了一股大鼓热,听众十分踊跃。主要大鼓演员有甘华福、刘正先等。“文革”后的1978年,大鼓演员刘正先在西市小剧场说唱传统书目《杨家将》,连续7个多月满场。
山东快书是流行北方的曲艺,早期专演唱武松故事,故又名“武老二”,演员持铜板说唱,间以简单的表演,合肥市曲艺团成立后,山东快书是保留演出的曲种。
评书又称评词,流行北方,解放前合肥就有过艺人演出,说书者为一人,只说不唱,以醒木、扇子为道具。“文口”以说表为主,“武口”说时辅以身段表演,书目以武侠故事为主,还有《济公传》等神魔故事。
河南坠子和相声均为上世纪50年代传来合肥,成了合肥的骨干曲种。河南坠子东路流派代表人物吕明琴演唱艺术很有造诣,她说唱的曲目《草船借箭》、《走马荐诸葛》等有声有色,引人入胜,极受观众喜爱。相声传入合肥后,因有一批骨干演员,听众又十分喜爱,故影响很大,发展较快,相声演出地位不断提升,成了市曲艺团的主要曲种。
安徽琴书原为山东流行曲种,因此艺人仍称之为山东琴书。演出时在扬琴、坠胡等乐器伴奏下,一人或数人演唱,曲目有长篇《月唐》、中篇《十把穿金扇》和短篇小段等。
20世纪50年代,上海一批工厂内迁来肥,苏州评弹相应来肥发展,曾作为合肥的一个主要曲种经常在剧场演出。
合肥曲艺在鼎盛时期曾发展到11个曲种,后来因种种原因,有的曲种退出了合肥的演出舞台。上世纪90年代,合肥曲艺又步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期,合肥曲艺团编创演出的相声《鱼老万》获全国评比一等奖。1993年,在合肥举办了中国相声节。之后,小品又作为新的曲种活跃在合肥的曲艺舞台上,1999年在合肥举办了金狮奖全国小品大赛,合肥市获12项大奖。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