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高文归一县(一)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五千年中华文化不同的时间定格于中国大地不同的地域,17世纪时定格在了桐城。这一次停留影响了此后中国文坛两百多年,而于桐城的影响则成为永恒。
桐城因其为桐城派的发源地而声名远播。作为桐城派的桐城,它包括今天的桐城市和枞阳县。桐城地处皖鄂赣交界的安徽西南部,这是一片空灵神奇的土地,“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枞川”,为江、山咸阳之地。盖古桐城春秋时附于楚,三国时隶属吴,后因其地又西邻湖北,东望江浙,便有“楚头吴尾”之称。
桐城物产丰富,山川亦“秀绝人寰”。明代理学家陈献章游桐城,写下《题王判府相桐乡深处》诗,说桐城是“十里溪流十里花,居民多在水之涯”,“僻静园林开栋宇,宽间田地种桑麻”,“天下原无此地佳”。
最能体现桐城“地佳”的,莫过于其境内之浮山。浮山突起于平川,三面环水。登临这“山浮水面水浮山”的浮山,人似乎要随山飘飞。春江水涨季节登山,鸟瞰浩淼的湖水,令人油然有“湖光荡漾欲飘天”的幻觉。浮山又以怪石、奇峰、幽涧著称。唐代诗人孟郊以“鬼斧何年开石室”称浮山之洞;宋代王安石游历浮山后,感悟到朱门的“翡翠鲛绡不值钱”。据说东汉道教丹鼎派创始人左慈曾隐居浮山,自后,浮山就成为历代朝廷官宦、方外高僧、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之地。据现存山上483块摩崖石刻看,唐之白居易、孟郊,宋之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明代陈献章,公安、竟陵两大文学流派创始人袁宏道、袁宗道、钟惺,都游历过浮山,留下了石刻、诗篇。
生长于桐城的明代大哲方以智说,浮山的“石头壁立常伸指”。方氏得以有后来如是成就,恐与桐城“石头”时常“伸指”指点不无关系。而只有方以智,以至于桐城人,才能体悟到桐城“石头”的“伸指”。正是经此悟化,得使斯地与斯地的人一齐活了起来,终于在明清时代孕育出了灿烂的桐城文化。
说桐城文化,首先得讲桐城文化的象征——桐城文庙。作为明清以来当地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文庙雄踞老城中心,其南面临广场,东西北三面为名人故居集中的老街所环拥,有如众星拱月。文庙始建于元代仁宗延元年(公元1314年),明洪武初年移建于今址,后因兵火与风雨侵蚀,明清两代修葺达19次之多。如今的文庙依然格局堂皇,古朴典雅,颇有皇家建筑风范。
文庙建筑群以大成殿为中心,以“御道”为中轴线,主要建筑有门楼、宫墙、棂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崇圣祠、土神祠、东西长庑等。门楼正中鎏金“文庙”二字,系赵朴初题书;红砖围墙上“万仞宫墙”四字据说是慈禧御笔。大成殿内供奉着一圣四贤十二哲的坐像。当年每至秋闱,这里便香烟缭绕,士子不绝。传闻“天启六君子”之一的左光斗、“百科全书” 式大哲学家方以智、“父子双宰相”张英、张廷玉以及桐城派鼻祖戴名世、方苞、刘大、姚鼐等众多名臣硕儒,于成名前均从泮桥上步入大成殿祭孔,以致金榜题名,故誉“泮桥”为“状元桥”。迄今,人们仍视登斯桥为吉祥如意之乐事。
不知是因为桐城浓厚的文化气息催生了文庙,还是因为文庙的兴建促成了此地的文风昌盛。总之,自有此文庙以来,桐城文化就开始崭露头角。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