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人文赋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白云悠悠,浮山巍巍。
人文盛盛,文明昌昌。
汇枞阳之灵,融江河之美。山川本雄壮,人文历代昌。五千年喧闹萧鼓,历史悠久;八百代霜钟遗响,人文瑞达。因以,大江东流去,无非枞川水;文派出鸿儒,大都在枞阳。安徽属地,山水之秀莫若枞川;安庆属县,人文蔚兴莫若枞阳。
经传扬名,史乘纪盛;丹心捧日,青史留芳。俯瞰滔滔之长河,映出古城之倒影;穿越悠悠之时空,传来历史之回声。秦始皇出巡至枞阳,留“千古骂名之辱”,悲也;汉武帝射蛟于枞川,作《盛唐枞阳之歌》,颂焉。
苏东坡吟诗咏刘彻,万古一帝;方孔熠作文叹射蛟,空台尚在。萧统尤爱“太子矶”,面壁著述;《文选》光耀照今人,泽被后世。孟郊刻石“烂柯亭”,摩崖奇观;平和典雅笔沉雄,苍劲有力。会圣岩边弈棋处,欧阳问法;远禄喻棋论佛事,醉翁折服。庭坚读书达观亭,佳话流传励后人;啸傲风月吟枞川,饱览美景不愿去。三国吕蒙建城战魏蜀,遗址依稀;太平天国开会望龙庵,会堂隐约。
震惊中外,陈玉成武略壮举,屡挫清妖,为太平立下汗马功劳;轰动朝野,李秀成丰功伟绩,数年抗强,替天国树立盖世奇勋。陈锡联驻兵陈氏宗祠,名载史册,光昭万里长江;解放军会师枞阳古镇,功垂宇宙,受益千秋百代。俊逸之气,放之四海而远扬;浩然之风,沛乎青冥而充塞。千秋琴趣,牵九渊之神龙盘旋浮山;地老天荒,引四海之仙蛟戏水白荡。涛响激石龙卧醒,钱桥生辉;月明华表凤声孤,麒麟产璧。射蛟台上望江流,江流千古,蛟台千古;浮山寺里卧佛睡,佛睡万年,山寺万年。
枞阳大地,钟灵毓秀;枞川人民,勤劳睿智。浮山钟气,人豪代起;英贤辈出,群星灿烂。群彦生辉,光照人寰;崇文尚武,文风淳厚。注重育才,泽被乡里;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唐宋以降,重教兴学之风大起;明清以来,桐城文派之名煊赫。大刀王胜,明朝开国功臣;巡抚阮鹗,抗倭民族英雄。忠臣左光斗,东林党领袖;名宦何如宠,大明朝宰相。
方以智,集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于一身,学坛巨擘,其《文章薪火》导起文派,乃桐城派奠基人之一也;钱澄之,溶大文豪、大诗人、大学者于一体,文坛宗匠,其《田间文集》拯救古文,实桐城派奠基人之二也。方望溪“义发”说,开创桐城派,一鼻祖也;刘大櫆“音神”说,扬弃桐城派,二鼻祖也;姚姬传“阴阳”说,综定桐城派,三鼻祖也。
家家桐城,文章冠甲天下;人人方姚,官盖荣满京华。曾国藩振兴桐城文局,功垂千古;吴汝纶力举文派大旗,后期之雄。挚甫办桐中而育才,开明教育大师;黄镇任大使而驻外,将军外交专家。农工党魁章伯钧,政治活动先驱;美学大师朱光潜,艺术光彩永放。计算机之父慈云桂,电脑大家;炸药包之王汪旭光,发明大师。抗联英雄童长荣,甘洒热血为人民;巾帼女侠施剑翘,大义凛然杀民贼。吴猛侠大节难移,名列江左三山;王步文忠心不改,威震江淮两湖。哲学家方东美,哲理思辨无人能及;词作家方君默,文学作品震撼神州。
文化之邦,标新立异于神州文坛;黄梅之乡,出类拔萃于华夏舞台。桐城派文风,融南北文化为其体;黄梅戏艺术,树鄂皖风格为其旌。文化造极,四海称颂;艺术登峰,五洲认同。文艺百家,不胜枚举;翰林逸事,浩如烟海。名垂青史,枞山常生精英;世人景仰,枞水孕育文豪。其名人巨儒,恒河沙数,多若繁星;饱学之士,璀璨寰宇,灿若星云。更时至今日,未见其衰,高考屡次摘取省冠!
诗人之窟、文章之府、气节之乡;学人之泉、文派之源、礼仪之邦。民风朴质,养育百代人杰,运筹帷幄,腾蛟起凤;山河壮丽,引来四海英雄,叱咤风云,倒海翻江。素有“山水之窟宅、优美之水乡”之盛誉;向为“稻谷之仓廪、鱼米之阜地”之美称。山河锦绣,文化古迹俯首即是;人文荟萃,历史丰厚源远流长。是以枞阳进士半桐城,良有以也;枞川三年两解元,不无由焉!
黄镇(1909—1989),学名士元,今横埠镇黄山村人。
1925年,黄镇先后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学画。毕业后,任浮山公学(今浮山中学)美术教员,后支持进步学生而被解职。1931年12月,参加了著名的宁都暴动,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途中,他创作了大量感人至深、鼓舞士气的写生画和漫画,后汇集出版的《长征画集》,成为长征中仅有的形象史料和珍贵的艺术品。抗日战争时期,他和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浴血奋战,参与创建了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1946年国共和谈期间,他任军调部执行小组少将衔首席谈判代表,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解放战争开始后,他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进入伏牛山区,策应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实现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部署作出了重大贡献。建国后,他转入外交战线,历任我国驻匈牙利、印度尼西亚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驻法国大使、驻美联络处主任等职,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奋斗了27个春秋,多次完成特殊的外交使命,深受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信赖。粉碎“四人帮”后,他先后任中宣部第一副部长兼文化部长、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中顾委常委等职,对国内文化建设和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解放后,他先后5次回到枞阳,他深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父老乡亲,为家乡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支持。
黄镇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外交家,是我们党和军队优秀的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领导者。逝世后,安葬在他生前战斗过的河北省涉县(原八路军129师总部驻地)。为纪念他,安庆市建立了“黄镇纪念馆”,枞阳县委、县政府也在积极筹建“黄镇图书馆”。
章伯钧(1895—1969),今后方乡育才村章家大屋人。
伯钧少时就读于桐城中学,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昌高等师范英语系,毕业后受聘为宣城师范学校校长。1922年,与朱德、孙炳文、房师亮一赴德国留学,并由朱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即参加第一次大革命,后又参加北伐战争,曾代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四一二”政变后,他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部队政治部副主任兼第九军党代表。起义失败后,流亡香港,与中共组织失去联系。1928年,他到达上海,与朱蕴山等建立了“中华革命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赞同并积极支持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曾到延安考察和商谈国事,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接见。这期间,他与一些进步人士一道先后建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后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统一建国同志会”、“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等。抗战胜利后,他积极从事爱国民主运动,为反对独裁和内战,争取民主与和平,同国民党当局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参加筹备和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委员、交通部长和第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长期担任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和民盟中央副主席,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章伯钧是一位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他的一生为民族和国家做了大量好事,功不可没。
朱光潜(1897—1986),号孟实,今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
光潜6岁从祖父读书,16岁入桐城中学,21岁考取武昌高等师范国文系,后又考入香港大学教育系。毕业后,曾任教上海大学、春晖中学、上海立达学院等。1925年出国留学,先后用14年时间,就读于美国爱丁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等6所高校,最终走上研究美学的道路,成为我国美学的开拓者。他在法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历任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美学会会长、中国文联委员、中国外国文学会常委理事、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朱光潜是中国大量翻译介绍西方美学经典著作的第一人,这些译著在内容的准确程度和语言技巧上,都堪称一流,从而使中国学术界对西方美学有了直接而真切的了解。他在翻译介绍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美学——诗学作了重要的梳理和总结,把尚处萌发状态的中西比较美学向前推进了一步。使中国传统美学获得新的生命。他在美学理论领域主要成就有三:美学理论的翻译和介绍;著述了大量美学专著;总结与阐释美学史。这三者都处于学科前沿状态,充满探索精神和个性特征。他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审美范畴的诠释和印证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选择利用心理学成果方面,给当代中国美学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当代中国美学走向科学开创了一条新路。
慈云桂(1917—1990),今麒麟镇人。
云桂幼时在家乡读私塾,18岁毕业于桐城中学,22岁考入湖南大学,后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新中国建立后,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兼电子计算机系主任和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常务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曾当选中共第十届、第十一届代表大会代表。
云桂是世界著名的计算机专家,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父”。1958年,他研制成功了晶体管计算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地研制了“远望”号测量船中心处理机,并完成了试验任务。1977年,他任“银河”亿次计算机研制的技术总指挥和总设计师,经过6个春秋的奋斗,终于研制成功,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中国巨型计算机的空白,为此中央军委授予他科技成果特等奖,并记二等功。上个世纪80年代,他又开始对智能计算机进行研究,建立了专业组,为汉语语音输入及单字、词组识别与应用做了大量工作。1989年,他主持召开人工智能工具第二届国际会议,为多种型号计算机的研制开拓出新的途径。他的学术著作甚多,影响很大。他为推进中国计算机的发展与赶超世界水平,作出了卓越贡献。
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晚年号望溪,祖籍今义津镇方皋庄。苞生于江苏六合之留稼村,自幼聪慧,24岁至京城,入国子监,以文会友,名声大振,被称为“江南第一”。大学士李光地称赞其文章是“韩欧复出,北宋后无此作也”。方苞32岁考取江南乡试第一名。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考取进士第四名。时母病回乡,未应殿试。后因给《南山集》作序案发,被株连下江宁县监狱。不久,解到京城下刑部狱,定为死刑。在狱中两年,仍坚持著作,著成《礼记析疑》和《丧礼或问》。康熙五十二年,因重臣李光地极力营救,始得康熙皇帝亲笔批示“方苞学问天下莫不闻”,遂免死出狱,以平民身份入南书房作皇帝的文学侍从,后来又移到养蒙斋编修《乐律》,康熙六十一年,充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九年(1731年)解除旗籍,授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次年迁翰林院侍讲学士。雍正十一年,提升为内阁学士,任礼部侍郎,充《一统志》总裁。雍正十三年,充《皇清文颖》副总裁。清乾隆元年(1736年),再次入南书房,充《三礼书》副总裁。乾隆四年,被谴革职,仍留三礼馆修书。乾隆七年,因病告老还乡,乾隆帝赐翰林院侍讲衔。从此,他在家闭门谢客著书,乾隆十四年病逝,享年82岁,葬于江苏六合。
方苞首创“义法”说,倡“道”“文”统一,论文提倡“义法”,为桐城派散文理论奠定了基础。后来桐城派文章的理论,即以方苞所提倡的“义法”为纲领,继续发展完善,于是形成主盟清代文坛的桐城派,影响深远,至今仍为全国学术界重视,方苞也因此被称为桐城派的鼻祖。其一生著文甚富,有《周官集注》13卷、《周官析疑》36卷、《集外文》10卷、《补遗》14卷等,另删订了《通志堂宋元经解》。
刘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今汤沟镇陈家洲人。
大櫆受教于同乡吴直,才华出众。20多岁以布衣入京,方苞见到他的文章,极其叹服说:“如苞何足算哉!邑子刘生乃国士尔!”并赞他是韩愈、欧阳修一流人物,一时名噪京城,士大夫多愿与其结交。雍正七年(1729年)、十年,两次参加考试都登副榜。乾隆六年(1741年),由方苞荐举应博学鸿词科,被大学士张廷玉压制落选。张后知大櫆同邑,深婉惜。乾隆十五年,张廷玉特举其参试经学,又未被录取。大櫆60岁后为黟县教谕。几年后告归,居枞阳江滨不再出游,以文学教授生徒。
大櫆师事方苞,深得方苞的推许;他又是姚鼐的老师,故为“桐城派三祖”之一。大櫆虽出方苞之门,但文风不同,方苞深于经学,对文章提倡义法,用笔严谨,简明确切;大櫆兼重古文的神韵,博采《庄》、《骚》、《左》、《史》、韩、柳、欧、苏之长,才气雄放,波澜壮阔。形成“日丽春敷,风云变态”的风格。不仅如此,大櫆对“阳湖派”的形成影响也很大。乾隆间,常州钱鲁斯受业于大櫆之门,后与大櫆弟子王灼一起以“师说”传诵于阳湖恽敬、武进张惠言。恽、张二人始尽弃骈俪之学,专治桐城派古文,传人日众,后称“阳湖派”。
大櫆修干美髯,性格豪放,纵声读古诗文,韵调铿锵,喜饮酒,好吟诗。大櫆著作有《文集》10卷、《诗集》6卷、《古文约选》48卷、《历朝诗约选》93卷等。逝世后,葬于今金社乡向荣村刘家苕箕地,墓为省级保护文物。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又名惜抱轩,祖籍在今义津镇姚王集,其十世祖姚之兰始迁居桐城城里。鼐幼嗜学,伯父姚范授以经文,又从刘大櫆学习古文,表现出非凡的天资。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3年后,散馆改主事,分属兵部;旋又补礼部仪制司主事。后历任山东、湖南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和刑部广东司郎中等职。清廷开四库全书馆,鼐被荐入馆充篡修官。书成,鼐乞养归里,不入仕途,时年44岁。
姚鼐在继方、刘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合一的主张,发展方苞的“义法”论,使桐城派的文论,更具有完整的体系和周密的理论性。鼐对传统文论的另一重大贡献是提出富有创见性的“阴阳刚柔说”,这对我国古代散文审美理论和风格特征是一次重大突破。鼐著有《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惜抱轩文集》16卷等。嘉庆十五年(1810年),姚鼐卒于南京钟山书院,时年85岁。嘉庆二十四年,与元配夫人张氏合葬于今义津镇阮畈村铁门口。今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今会宫乡老桥村吴牛庄人。
汝纶幼时家贫,刻苦读书,爱好古文辞,鄙弃俗学。清同治三年(1864年)中举,次年中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国藩爱其才,留佐幕府,为“曾门四大弟子”之一。国藩死,又入幕李鸿章。在入幕曾、李期间,曾、李奏议多出之他的手笔。先后出任深州、冀州知州。汝纶每到一地,首先重视教育,后弃官从教,任保定莲池书院院长;光绪二十八年,清廷任命他为京师大学堂教习,并加五品官衔。
汝纶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为国育人,以求“富国强兵”。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深入探求西方的科学和哲学。在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后,即赴日本考察学制。在考察期间,深入数十处学堂,不分昼夜,手录备忘,编成《东游丛录》一书,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介绍日本教育的专著。在日期间,明治天皇还特地接见了他。由日本回国后,途经省城安庆,借巡抚衙门南院,办起了桐城学堂,自认堂长,并请日本学者早川东明任教。为勉励后人,他亲笔题写“勉成国器”的匾额和“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的楹联。这所学堂即今桐城中学的前身,它是安徽省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吴汝纶推行新式教育的实验园地,其影响巨大而深远。
汝纶博学多才,著述近50卷,是桐城派的后期大师。卒后葬家乡吴牛山,墓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