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徽文化

徽文化

诗人之窟、文章之府枞阳历史沿革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枞阳县,地处安徽省西南部,长江北岸,大别山之东南麓,东经117。5ˊ~117。43ˊ,北纬31。0lˊ~31。38ˊ。西以白兔湖、菜子湖与桐城市共水;西南一隅与安庆市毗邻;北与无为、庐江两县接壤;东南与铜陵、贵池两市隔江相望。面积为1808.1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枞阳镇。

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低丘漫冈,中部是犬牙交错的丘陵岗冲,东南部属沿江洲圩。境内主要山峰有三公山、柳峰山、城山、岱鳌山、浮山、藕山等,以海拔674.9米的三公山为最高。长江流经县域74.5公里。主要河流有横埠河、杨市河、钱桥河、罗昌河、枞阳河。湖泊有菜子湖、陈瑶湖、白荡湖、枫沙湖、神灵赛湖、羹脍赛湖等,总水面达42000公顷。

枞阳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人类便在此生息、繁衍,西周时为宗子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始设县治,名日“枞阳”。其县名由来,说法有三:

一、从古宗子国,《左传·文公卜二年》中日:“楚子孔执舒子及宗子,遂围巢。”杜注:“宗国为群舒之属,即枞阳,是古代偃姓方国,汉武帝在旧邑设县,以古国为名。”

二、《尔雅·释木》:“枞,松叶柏身。”《木草纲目》:“柏叶松身者桧也,松叶柏身者枞也。”《说文》中述,县城后山多枞木,“县城位山南,因名枞阳”。

三、古时枞阳多枞木,人们便将发源于大别山,流经城内,经菜f湖人长江河段的这段河流,定名为“枞川”。因县城坐枞川北岸,水北为阳,因而得名。

现据史籍、志书及有关资料查考,将其沿革概述如下:

旧石器时代(1万年以前),古人类开始在枞阳境内活动。

新石器时代(1万年——4千年前),为薛家岗、良渚文化领域,先民在枞阳生息繁衍,开始使用石锛、石斧等工具。

夏(约公元前2l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属扬州之域。

商(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属扬州之域。

西周(约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771年),封为宗子国。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为群舒之地。先属楚,后属吴,又属越。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属楚。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属庐江郡。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枞阳县,属庐江郡。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属庐江郡,隶扬州刺使部;省枞阳县,为皖县及龙舒侯国之地。

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80年),初属魏,后属吴,属庐江郡。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7年),属扬州庐江郡。

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属豫州庐江郡。

南朝·宋(公元420年——公元479年),初为舒县,属豫州庐江郡;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废舒县,置吕亭左县;后侨置阴安县,属晋熙郡。

南朝·齐(公元479年——公元502年),复置舒县,属庐江郡。

南朝·梁(公元502年——公元557年),废舒县,复枞阳县,置枞阳郡。属南豫州,后改属晋州。

南朝·陈(公元557年——公元589年),废枞阳郡留县,属晋州晋熙郡。同时置阴安县。

北朝·北齐(公元550年——公元577年),名枞阳县,改属江州。

北朝·北周(公元577年——公元581年),名枞阳县,属晋

州晋熙郡。

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阴安县并入枞阳,属熙

州;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枞阳县为同安县,属扬州同安

郡。

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初为同安县,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同安郡为舒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为同安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同安郡为盛唐郡,改同安县为桐城县,辖33里。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79年),为桐城县,属淮

南道舒州;先归十国·吴;后隶十国·南唐及后周。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为桐城县,属淮南路

淮南西路的舒州,政和五年(公元llll年)属德庆军。桐城县辖

4乡9镇,今枞阳县为其东、南乡。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为桐城县。绍兴十七

年(公元1147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

改军为府,属安庆府,仍隶属淮南西路。

元(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为桐城县,属安庆路总

管府。

明(公元l368年——公元1614年),为桐城县,先属宁江府,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属安庆府,直隶南京。现枞阳县域时为桐城县东、南乡,乡名清净、大宥。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为桐城县,初属江南省安庆府;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属安徽省安庆府。

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为桐城县,民国3年(公元1914年)属安厌道。民图17年(公元1928年)属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属安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9年(公元1940年)属安徽省第一专区。民国24年(公元1935年),今枞阳县境为桐城第四区、第五区。民国36年(公元1947年)12月,划庐江、桐城大部分地区置桐庐县,属中共皖西工委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1949年2月18日,划桐城东、南乡,庐江、无为两县少量地区设制桐庐县,县治初设项镇铺,后移汤家沟。1951年2月24日更名湖东县。属皖北行署安庆行政区人民专员公署,后属安庆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54年秋,县治迁入枞阳镇。1955年7月1日更名为枞阳县,先属安庆专区、安庆地区,后属安庆市。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