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徽文化

徽文化

安徽名人—胡适: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古徽州(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婺源)史有“东南邹鲁”之称。有人说,中国宋以后的文化思想史是朱熹、戴震、胡适三个徽州人共同创造的。上个世纪初胡适等人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又开天辟地,开启了“中华文化”的一个新时代。

“适之村”:一块立在乡人心中的丰碑

位于绩溪岩邑西端,有个美丽而又极具徽文化底蕴的古村落上庄,古称上川,距县城39公里,这是一个有着上百户人家的胡姓聚落。胡姓在绩溪可算得上是大姓。一百多年来村中外出上海经商者众多,加上本埠里坊商贸繁荣,曾雅称“小上海”;又因为是胡开文徽墨创始人胡天注的老家,俗称“徽墨之乡”。其实,史料记载,上庄还有一个以胡适名字命名的村名,叫“适之村”。据村里的老人介绍,原来村头杨林水口的大杨树上,挂着一块耀眼的“适之村”牌匾。1941年,村人有感于胡适先生(1891一962)在任驻美大使期间,为国家抗日奔走呼号,给中华民族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自发商请县府在胡适50岁寿辰之际上匾庆贺。如今,胡适故居里还挂着时任县长朱业云赠送、瀛洲仁里著名书法家程东屏书写的“持节宣威”的贺匾。次年,又在众人的倡议下,由族人教师胡乐丰先生负责向县政府及皖南行署备文申报,并在行署主任张宗良任内作了核准,改村名为“适之村”。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解放后此村名搁置未在使用。当然,发生在穷僻上庄土地上的这些故事,就连当事者胡适本人也并不知情。六十多年过去了,尽管人世沧桑,但心地善良的上庄人口传心授,将胡适的故事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坐落在上庄村西南的胡适故居,1897年是由胡适二哥绍之经手主造。这是一幢旧文化与新思想兼容的普通老屋,居屋三开间,前后进,通转楼式。这也是一幢结构严谨、精致典雅的徽派建筑。2001年胡适诞辰110周年之际,绩溪旅台同乡会曾捐款30台币进行了修缮。传统的东瓶西镜风格的徽州厅堂依原貌保存,还有胡适小时候简陋而精致的小书房也十分地引人注目。这幢民居,对于胡适的人生和上庄人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胡适见到它,就会想起儿时的一些记忆,而村人见到它,就会联想起胡适为国为村为家的种种好处。胡适虽出生在上海,后因父亲奉调台湾为官而随母留台二年,由于甲午(1894)中日战争爆发,1895年初,胡适与母亲冯顺弟转道上海回到徽州老家上庄。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启蒙教育时代则是在绩溪老家度过的。在上庄老家一呆就是九年(1895一1904)。次年,胡适父亲病逝后,生活较为艰难。十四岁那年,胡适随二哥到上海求学,1910年8月二十岁的胡适在友人的鼓励和资助下顺利考上了“庚子赔款”留美公费生,一去就是七年。事实上,胡适很少回家,大部份时间,都在国外和国内的大都市闯荡,1918年处理母亲逝世后事是他最后一次回家,直到1962年在台北病逝。但他关心家乡,与家乡族人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捐资办学,还是扶贫济困,其恋乡之情依然可昭。胡适夫妇出资托乡人维修杨桃岭古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是一条通往旌德江村的山道,也是胡适夫人江冬秀出嫁坐轿到上庄之路。如今,杨桃岭上弯弯曲曲的石板路道及乐安石亭依然如故,砖木结构的永和亭、怀荫亭却充满了对这位游子的无限相思。胡适曾作《秋日梦返故里》:

“抚枕一太息,悠悠回故里。

耿耿苦思家, 听人讥斥晏鸟。(注:造字,晏与鸟结合)”

三年前,台湾国立胡适纪念馆馆长杨翠环女士带着一批专家学者来绩溪上庄做学术考察和交流,她们对胡适的乡村少年生活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在胡适故居不肯离去,也由衷地赞叹这里的地杰人灵。

36个博士:毛泽东崇拜的“新人物”

胡适勤奋多思,博学而多才。胡适的同乡,前国家出版局副局长王子野1987年著文指出:如果生活在(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你向任何一个有知识的年青人提问,你最钦佩的人是谁?他会毫不迟疑地回答:胡适和陈独秀。

年仅26岁的胡适留美回国后,立即应蔡元培之邀到北大当了最年轻的教授。他与一批民族精英,积极投身《新青年”》杂志的编纂工作,引导着中国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变革。在中国哲学方面,致力于“整理国故,再创文明”,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胡适的最大功劳,在于提倡白话文。一九二0年三月出版了《尝试集》。这是一次新旧文化较量的产物。因为,它是中国新诗的第一本集子,是“创造了一种国语文学”。他又精于考据,在《红楼梦》、《水浒传》、《水经注》等研究领域均有新的突破,在国内掀起了一场考据热。时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的毛泽东说过,胡适是他“‘五四’运动初期崇拜的第一人”。可见当时以胡适、陈独秀为首的这批民族精英们的影响力。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跟斯诺的一场谈话中回顾他自己在这段时期的思想历程时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还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就开始读这本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了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又再次论及这个问题。他说:“‘五四’运动期间,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很对的。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

在那新旧思想碰撞的年代,胡适虽不时受到旧思想的挑战和新思想的诱惑,但实际上,骨子里汲取的是中华传统的儒文化。胡适把清代朴学的方法,归结为“大胆的假设,小心求证”,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他获得的正式博士学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是当时轰动整个学术界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而更令世人惊骇不已的,是他一生获得了35个荣誉博士学位头衔,并留下二千余万字的学术著述,这在世界学术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胡适“集35个荣誉博士于一身”,时间跨度从1935年至1959年。按学科分:法学27个,文学7个,人文学 1个;按国家和地区分:美国31个,加拿大2个,英国1个,香港1个。

相隔一个世纪后的2005年7月,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陈中行,带着当年全国的高考状元来朝拜这位中国文化先行者时不无感慨。他们在老校长塑像面前深深地掬了一躬,敬献了花蓝。无凝,他是二十世纪中国社会最有生命力,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民国七大怪事之一:胡适的婚事

故居中,胡适结婚时的新人房内的布置朴素而陈旧。尽管那支描金绘红的徽州满顶床看上去有些褪色,但却是最为显眼亮堂的,仿佛使人感觉到空气中还凝固着当时那股喜庆的气息。一个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却娶了一个没文化的乡村女子,一个山中的小脚女人。这在当时就是一场特大的“天方夜谭”。为此,胡适的婚事曾被列为民国七大怪事。从订婚到结婚,新娘整整等了13个年头,胡适曾自嘲“旧约十三年,环球七万里”。这是一场由他母亲张罗的包办婚姻,也是一个普通母亲一生的心愿。胡适同众多徽州男人一样,是个大孝子,深知母命难违。他说:与其让母亲和更多的人伤心,不如我一个人伤心。其实,胡适心里知道,春过秋来,未过门的媳妇早已翻山越岭往来于婆家替自己尽着孝道。1917年,胡适留美回国回家探母,顺道去了一山之隔的旌德江村。据说,未婚妻江冬秀不知是羞还是喜,躲在房内不肯与胡适见面,差一点让这位大才子下不了台。那年冬天,北大放寒假后,胡适再也放不下那个倔强的女人,匆匆赶上南下回家的车和江冬秀完婚。胡称这是实践“事于家庭之事,则从东方人”的诺言。

1917年月12月30日,胡适中西结合的婚礼在这里举行。他们既不拜天也不拜地,而是在证婚人胡宣铎的主持下,互换戒子,向母亲行了三个鞠躬礼。这件事,在上庄村却被族人传为才子佳人式的佳话。他当年在上庄的礼遇,无疑是旧小说里奉旨完婚的新科状元,轰动了整个上庄,整个绩溪。胡适本家胡毓蛟为胡适结婚写了一幅对联:“三十夜大月亮,廿七岁老新郎。”胡适在外漂泊闯荡多年,蜜月则是在上庄老家度过的。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满足。那段时光,胡适是最惬意的。 那段光阴,上庄是最热闹的日子。胡适曾作新婚诗回忆道:

记得那年,你家办了嫁妆,

我家备了新房,只不曾捉到我这个新郎!

这十几年来,换了几朝帝王,看了多少世态炎凉。

锈了你嫁奁中的刀剪,改了你多少嫁衣新样,

更老了你和我人儿一双一一

只有那十年陈的炮竹,越陈越响。

不过,胡适与出五服的表妹、才貌双全的曹诚英1923年夏季在杭州烟霞洞,有过一段短暂的情感插曲。曹诚英堕入情网之后,其爱情词写得如泣如诉。1943年,她在为纪念与胡适圆缘20年的《虞美人o答汝华》词中写道:

鱼沉雁断经时久,

未悉平安否?

万千心事寄无门,

此去若能相见说他听。

朱颜青鬓都消改,

惟剩痴情在。

廿年孤苦月华知,

一似栖霞楼外数星时。

与事业成功相反,曹女士的婚姻爱情生活并不美满,最终不得不与指腹为婚的丈夫胡冠英离婚。胡适离开大陆去了美国之后,曹诚英终身不嫁,孤身一人,1973年病逝于上海,享年71岁。根据其生前遗嘱“叶落归根”,骨灰葬于离上庄不到三里的旺川村口路边上,以还"至死也要等胡适回家"之愿,遗憾的是,胡适最终也没有回家。

兰花草:胡适品性的写照

胡适故居屋内卧室两边窗槛和两厢房落地门上的木雕,均以清一色的无土露根兰花为主题,这些雕刻,用刀流畅,镂刻精致,平底阴刻,出自民间大师胡国宾之手。胡适宛若一朵生长在故乡土地上的兰花,静静地开着又美又香的花朵。他是显得是那样自然、淡雅而高贵。徽州是胡适的启蒙地,也是他传统文化的营养基地。胡适有过一个快乐而充实的童年。他遍读上庄所有藏书,让他得到了“靡(注:造字,下面是“禾”字)先生”的绰号。胡适严父慈母,早期接受的是<四书><!--四书-->

上海是胡适的出生地,也是胡适新思想的萌芽地。上海求学期间,胡适祖辈赎茶家业衰败的徽商背景,让他深深地感觉到了生活的艰难。晚清国弱与腐败,民国军阀的巧取豪夺,国共两党的政治纷争,外患内忧,胡适则热衷于学术,幻想选择一条超越党派之争的救世道路。“兰为王者,香不与众草伍”。胡适自恃“多研究些问题,少谈点主义”,孤芳自赏,真是文如其人。上世纪七十年代,一首《希望》的校园歌曲唱红了台湾,也俏俏传到了大陆。这首充满乡愁,充满活力的诗的作者竞是大名鼎鼎的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里,希望花开好。

一日望三回,看到花过时。

急坏种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

但愿花开早,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簇簇,开得许多香。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